大班班本课程“古桥”的实践探索
2021-04-23吴菊香
吴菊香
一、课程来源
说起江南,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出烟雨朦胧的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以及古朴的石桥,我园地处江南水乡——宜兴,在老城区和古镇上常有一座座小桥横跨两岸,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与梦想,见证了两岸岁岁年年的沧桑变化。依托这样的家乡资源,并结合我园“墨趣·童心”的水墨课程研究,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我们开展了以“古桥”为内容的班本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
本次课程从了解现代桥梁入手,认识桥梁的结构、造型和作用,再通过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大胆地进行表现,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培养他们爱家乡的情感。
二、课程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桥,了解桥梁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
2.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古桥的作用和建筑风格,感受古桥的造型美。
3.欣赏、观察家乡古桥的不同造型,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和历史,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通过观察古桥的模型,感受古桥的不同形态,尝试对着古桥的模型进行写生。
5.幼儿大胆尝试用水墨来表现古桥,并添画周围的景物,萌发对古桥的喜爱。
三、课程资源与环境创设
宜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素有“陶的古都,洞的天下,竹的海洋”之称,最为著名的就是古桥。宜兴的古桥众多,其中以石拱桥居多,在宋代有蛟桥、南仓桥、张泽桥等,元代有著名的王婆桥、和桥,明代有大浦桥、永安桥、升平桥等。一座桥,一个故事,如一颗颗溢彩的明珠,优雅秀丽地点缀在碧水之间,为宜兴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不同寻常的色彩。这些有底蕴的课程资源给予我们很好的学习和探究机会。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生活中很重要的老师,《指南》中也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都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因此我们在开展“古桥”这个课程时,创设了多方位、立体的美育环境。如利用宜兴本地的地域资源,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带领幼儿去探访各地的古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幼儿一起讨论创设问题式的主题墙,如:“什么样的桥是古桥?”“古桥和我们现在的桥有什么不一样?”一起收集古桥的照片,布置于墙面上。区域环境创设时,在美工区投放各种古桥的模型,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创作。在建构区投放各类纸盒、纸箱,提供古桥的一些照片,让幼儿自由搭建古桥。在阅读区投放关于古桥的书籍,供幼儿自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古桥的知识。
四、课程内容
通过多领域课程活动的有机结合,提升幼儿对古桥造型、色彩和构图的把握,课程内容层层递进,逐步展开,让幼儿由浅入深地了解家乡的古桥。
1.认识桥梁,激发兴趣
在活动开展之前,发放调查表“我们身边的桥”,鼓励幼儿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身边的桥,说说它的名字和样子。接着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我们身边的桥”,通过图片介绍,让幼儿知道了桥的种类有公路桥、钢架桥、斜拉桥、立交桥等。通过讨论“桥有哪些形状的,它由几部分组成”,让幼儿感知桥的形状和组成,知道大部分桥有桥墩、桥洞和桥面组成,认识桥的外形、结构。说一说桥的用途,为什么有的桥建在河流上,有的建在马路上,知道桥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走进宜兴,了解古桥
在对桥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宜园的桥”,在出发之前我们出示了古桥和现代的桥的图片,通过对比,和幼儿讨论:这两座桥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在对比中幼儿发现古桥与现代桥梁的不同,然后我们一起出发,寻找古桥,在找寻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古桥的特征、风格:你找到宜园的古桥了吗?它们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有的幼儿惊喜地发现:“老师,你看,河里还有一座拱形的桥。”“这是桥的倒影,上面的古桥和桥的倒影组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形,真美呀!”“老师,古桥上的花纹可真多呀,每个桥墩上都坐着一只狮子。”“是呀,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些狮子就像古代的将军一样守护着我们。”还有的幼儿说:“老师,这个古桥看上去年纪很大了。”幼儿在观察中有了自己的发现。回到活动室我们又进行分组讨论,请幼儿说一说喜欢的古桥,并把自己看到的古桥画下来。通过实地观察,幼儿了解了古桥的建筑风格,感受到宜园古桥的多姿多彩,更萌发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家长资源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仅仅是宜园的古桥满足不了幼儿探究的热情,我们趁热打铁开展了亲子活动“探访家乡的古桥”,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宜兴地处苏浙皖交界处,河网发达,一座座古桥随处可见,古桥造型不一。有些桥上的石板已经斑驳不堪,透露出一种岁月的沧桑感与古朴之美。有些桥在父辈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带着孩子寻访儿时的记忆,不仅能引导他们近距离观察古桥,还能通过共同完成小任务,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3.尝试表达,再现古桥
在对古桥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后,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古桥的模型,让幼儿近距离地仔细观察,尝试对古桥的模型进行写生,提升对古桥造型的把握。结合我园的水墨课程,我们又开展了水墨活动“古桥”,让幼儿尝试用水墨的形式来表现古桥,并鼓励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古桥周围的景物、事物添画上去。不仅如此,我们还给幼儿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材料,如各种纸箱、纸盒、奶粉罐等,让幼儿在建构区自由搭建喜欢的古桥,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大胆地进行表达、创作。
五、課程评价
通过班本课程的实施,幼儿从了解桥梁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到进入宜园实地观察古桥的多姿多彩,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家乡的古桥,已经对古桥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古桥模型的写生,幼儿对古桥结构造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萌发了幼儿对古桥的喜爱。最后幼儿用水墨的形式来表现古桥,不仅关注古桥的形态,还捕捉到了古桥周围的事物。
幼儿在对创作物体充分感知、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创作时才会更加丰富,表达也更大胆,更自信,同时在欣赏、评价作品时也会更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实施,我们还发现主题式的课程远远比单一的水墨创作呈现的作品更丰富,层次更多样化。至此为止,我们的班本课程还没有结束,教师还需要更深入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在水墨创作区,投放一些大师作品,让幼儿发现、感受和创作。我们还可以带着幼儿的作品到生活中的古桥边做展览,可以收集身边关于桥梁的资料,开展“我知道的关于桥梁的故事”等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桥梁的发展史,了解古桥背后的文化。
(责任编辑: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