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基础 科学运用
——访“安全永无止境”公众号创始人邵海燕

2021-04-23袁辉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3期
关键词:海燕人员资源

本刊记者 袁辉|文

某德资企业中国区EHS 总监、知名安全类公众号“安全永无止境”创始人邵海燕

记者: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各类“安全资源”,您认为,对于“安全资源”应如何界定?

邵海燕:我认为,可以借鉴质量管理方面的概念,将资源界定为“人、机、物、料、法、环、测”,即人员、机器设备、物料、原料(能源)、组织给与的正确操作方法、创建的工作环境、对于符合性的检测验证等等。

那么,按照这个思路,“安全资源”可以理解为:合格的人员(包括重视安全的领导、中层管理人员,以及经过培训且授权上岗的员工)、带有安全保护装置系统的机器设备、供给组织生产所需要的动力(能源、资源)及各类物料、成熟的作业指导书、组织创造的安全且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及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上述这些方面都可以视为安全资源,每个元素都能够影响企业的安全绩效。

记者:您刚才提到,“安全资源”包括人员、机器设备、各类物料、作业指导书等等很多方面。那么您认为,企业在统筹运用各类“安全资源”的过程中,容易存在哪些问题?

邵海燕:第一,缺乏安全资源。在实践中,由于成本压力、价值观等因素,很多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是缺乏安全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安全资源不够用。因此,要谈统筹运用,那企业要先确保“有”安全资源。如果企业连基本的安全资源都没有,那显然就谈不上统筹运用了。

第二,“用不好”或者“不用”。一般来说,企业“有”安全资源用不好或者不用,主要是因为相关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或者一些安全资源本身设计得不够人性化,导致员工选择弃而不用。另外,当企业有紧急生产任务时,有时相关人员为了“走捷径”,也可能会舍弃、甚至拆掉相应的安全设施,致使安全资源被“浪费”。

第三,缺乏沟通。虽然一般安全资源还算完备的企业,统筹运用通常都做得不错,但有时会在内部“沟通”层面存在问题。比如,有些企业对于某些关键部位零部件施行了“零库存”,那么相关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备品备件,使设备带病运行。表面上看,这是采购部门的问题,但仔细分析的话,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缺乏沟通。因为从采购部门的角度来看,他们往往并不知道哪些部件是影响安全的关键部件。这就需要相应的责任部门及时与采购部门沟通,确保备品备件的“充足”。所以,企业统筹运用各类安全资源时,要特别注意沟通,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沟通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资源”。

记者:您认为,对于企业统筹运用各类“安全资源”而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都有什么?

邵海燕:第一,安全资源的统筹运用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基层员工决定的,而是由企业(组织)高层的价值观、愿景、使命和行为方式决定的。

第二,就是相关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目前,有的企业,尽管有相应的安全预算,却由于人员的知识、能力不足,没有将其合理地运用到“刀刃”上。比如,有些企业为了做好受限空间作业管控,虽然购买了气体检测仪,但由于选错型号、使用方式错误等原因,致使相应安全资源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记者:您认为,企业应如何解决或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如何才能统筹运用好各类“安全资源”?

邵海燕:首先,我认为,安全资源统筹好的企业,必然有一个安全价值观良好的企业领导层、拥有良好安全知识和素养的中层和认真负责的属地管理者。再加上务实的安全培训,那企业一定会把安全资源运用好。

其次,想要运用好各类安全资源,还需要良好制度的支撑。企业高层在设计制度框架和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其效用,要更多地促进人的积极性发挥,而不是一味地约束。良好的制度可以让企业运营更安全、高效,让安全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关于资源利用,有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就是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目前,某些大城市地铁口旁,共享单车的停放总是杂乱无章,甚至还会给过往行人带来隐患。而对于同样的资源,上海市的共享单车则被管理得井井有条。这主要是因为上海市的共享单车管理单位在其APP 设计上有一条,大意是“如果您不能停放在指定的划线区域,APP 会直接扣除这部分违停费用”。显然,几乎没人愿意为此多支出这笔费用,于是大家几乎都按规定摆放好再离开。尽管,有个别人不在乎,仍然违停,但毕竟是极少数,从整体的角度看,这项管理可以说是成功的。

同样,对于安全资源的统筹运用,也是一样的道理,企业应积极运用科学的制度约束和鼓励相关人员,进而让安全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请您从实践角度,为企业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邵海燕:安全资源的运用,最终目的是防止事故的发生。那么我认为,在企业已经具备各项安全资源的情况下,应在制度设计上完善“不安全即停工”这一“法宝”。

人毕竟不是神,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失误,因此企业需要在制度设计上完善“不安全就停工”这一“法宝”。这一“法宝”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诸如杜邦、GE(通用电气)等很多安全绩效良好的企业中。“不安全就停工”,顾名思义,即员工被赋予了一旦发现不安全,即可以停工的权力。当员工发现危险停工后,剩下的事情,则会由各相关职能部门一起来解决。

虽然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但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制度设计,还缺乏可行性、可操作性。

如果企业能够完善“不安全即停工”这一“法宝”,切实赋予普通员工“不安全即停工”的权力,相信很多事故都可以避免,同时,还能“倒逼”各部门尽责,进而更好地配置与运用各类安全资源。

记者: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及VR、AR等相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您认为,这些对于企业统筹运用好各类“安全资源”会产生哪些影响?企业又应如何在统筹运用各类“安全资源”时利用好这些技术?

邵海燕: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运用这些数字化工具开展各项工作,确实能够助力企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基础工作到位,那这些数字化工具则会让企业如虎添翼,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提升。

但如果连最基础的安全管理都做不到位,那这些数字化的工具也无非就是个“高级记账簿”而已。

猜你喜欢

海燕人员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资源回收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Friendship
赏春
赏春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