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证书制度下电子商务技能技术人才中高贯通培养的探究
2021-04-23应森林
武 昊,冯 洋,应森林
(1.金华广播电视大学 国际商务学院电商教研室,浙江 金华 321000;2.金华高等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0)
0 引言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云计算、物联网、5G 移动通信等信息数字技术的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依托信息网络技术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电子商务活动,在商品类型、技术手段、业务范围、运作模式、市场范围甚至营销理念上不断创新发展,赋予了电子商务新的形态和功能,对符合新时期新商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技能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为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传统的中职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需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重点、以产学研用融合为途径的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贯通的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适时地为培养符合新时代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1 电子商务专业实施1+X 证书制度概述
学历证书“1”代表德智体美劳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内核,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代表相应专业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外延,是“1”的补充、深化、拓展、创新、完善,两者相互协调并密切融合,这种紧密关系让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实现途径更加明确、聚焦。
电子商务专业目前有网店运营推广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这两个试点证书。这两者从初、中、高三个等级层次突破职业院校难以实践培养但又是电商行业、企业急需的专业技能和岗位(群),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2],这要求职业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1”和“X”有机衔接,深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发挥实训基地作用,深化“三教”改革,服务职业技术技能培养。
2 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贯通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因定位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校企合作等内在学校因素影响,也因政府配套政策、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行业企业特色、电商商业氛围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导致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不畅,存在着割裂、重复、脱节、不贯通的现象,专业课程重复、杂糅、断层,专业教学标准不明确,同时课程内容未与课程标准相匹配,教师师资能力未与专业技能教学相匹配,实习生产过程未与校企合作相匹配,校企合作不紧密甚至缺乏合作企业[2]。
3 电子商务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构建中高职贯通培养是推进电子商务专业高质量发展,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径。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推进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有机衔接,探索基于“1+X”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1+X”的课证融合专业课程体系,实施基于“1+X”的教学与评价方式,通过育训结合,书证融通,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3]。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院校对受教育者培养规格的最高目标和总体目标,也是职业院校教育实施的基础,表1 为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通过院校内实施逐次递进的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一步明确电商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反映职业活动中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以“1”学历证书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针对电商行业特定岗位(群)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以“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衔接递进的中高职电商专业岗位(群)培养目标。
表1 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
3.2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构建基于“1+X”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将基础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性课程依据电商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需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融合,如表2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课程所示,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中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要求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搭建模块化、项目化、实践化课程教学[4],增强学习者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质。
表2 1+X 网店运营推广等级标准及相关课程
3.3 完善教学模式
不断完善“三实一体,二元并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引入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整合职业教育校企资源,搭建基于“1+X”的“专业+企业”的合作学习平台和信息化平台,通过云端技术、数字化技术进行线上职业等级证书理论和实践学习,结合线下实践课程教学与实践练习,实现学生碎片化、移动化、数字化自主式学习,锻炼学生实岗、实操、实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根据电商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特点。其核心有以下三点:
(1)动态资源库建设。根据职业等级证书标准整合融合各类教学资源、企业资源、行业动态、互动生成性资源、软件平台的动态资源,做到精准教学,形成岗位化、项目化、标准化、数字化动态资源库。
(2)基于020 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活动。通过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活动,全方位对接企业环境与要求,利用数字化技术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据反馈的结果、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以项目化任务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竞赛,实现师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动,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
(3)基于1+X 证书制度试点的教、课、赛、证融通,学分替代与学分银行。通过1+X 技能等级认证、技能赛、创新创业赛等各类赛事实现教、课、赛、证融通,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积极主动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课、赛、证”四合一教学链路,为开展技能证书和课程融通的学分银行建设奠定基础。
3.4 创新教育教学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将模块单元评价与整体教学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并进行实时数字化、可视化呈现,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实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方式,实现精准教学,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人数、通过率检验教学效果,同时注重教学过程中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的考核。
3.5 深化产教融合
探索灵活、共享的产教融合运行新模式,选派专任教师团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线上线下培训并获得资质认证,培养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同时引进企业高精尖兼职导师,优化专业教师团队结构,不断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5],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作领域、能力要求与企业岗位职责要求相印证,全面提升电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创业创新能力,完善实岗、实操、实战的“三实一体”实训链路。
4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分析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主要面向中职和成人高职人群的脱产全日制学习,同时是第二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店运营推广(初级、中级)”试点,笔者依据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申报要求和方案,探索1+X 证书制度下电子商务技能技术人才中高贯通培养,获得以下分析与实践:
(1)组织保障。成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小组,按要求实行工作动态定期报送制度,准确报送工作进展,总结工作经验,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和正常运行。
(2)课程保障。根据“1+X”网店运营推广试点工作理顺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衔接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将专业课程与试点工作紧密对接,同时依据行业企业发展态势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形成具有专业化、岗位化、模块化递进式课程体系,并初步尝试技能证书和课程融通的学分替代。
(3)师资队伍保障。组建1+X 网店运营推广教学团队,形成1+1+1 模式,即1 个老师+1 个企业导师+1 个班级的模式,“双师型”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教学、实践,保障每个班级学习情况和效果;积极参加全国“1+X”网店运营推广师资培训和浙江省“1+X”网店运营推广项目协作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教学团队共参加培训30 余人次,6 位教师获得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4)教学资源保障。依据网店运营推广技能标准、鸿科经纬云平台课程资源和配套书本教材,结合学校已有教学资源进行校本化、项目化、可视化、模块化处理,在新冠疫情期间通过超星学习通建设包含PPT、微课、录课、任务单等内容的线上网店运营推广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端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测试,学生学习访问量85 万人次,教师可以根据后台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并调整教学策略。
(5)实训软硬件条件保障。优先安排“1+X”网店运营推广实训课程,实现一班一实训室的实训环境,便于学生充分实践及集体模拟测试,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局面,同时通过小导师制和学习平台数据化分析呈现实现师生互通、互动、互评、互相竞争,共同完成整个班级螺旋向上的教学实践。
表3 “1+X”网店运营推广(初级)成效
通过试点工作的不断摸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半年全国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取得的成绩见表3。
5 结论
本文通过1+X 证书制度探究电子商务人才专业中高贯通培养模式,不断优化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产教融合等方面,为实现“三教改革”提供了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电商人才提供了保障,而提升校内师生1+X 考证规模、通过率和更高等级,并发挥职业院校组织开展社会性培训服务职能是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