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五大调的词曲结构及其文化内蕴
2021-04-23
一、鲁南五大调源地的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
(一)地理环境
鲁南,即山东南部,主要包括临沂、日照、枣庄、菏泽、济宁5 个地级市及其下属43 个县,面积5.05 万平方公里,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整个鲁南地区东临黄海,南接江苏、安徽,此外,其内部还有京杭大运河等若干条河流经过,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南北文化的聚集地。临沂地区的郯城县东倚马陵山,西临沂河、白马河,而郯城县的马头镇又紧靠沂河,水路的便利以及省域的毗邻等天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马头镇成为历史上重要的通商古镇,商业贸易的繁荣将苏北一带的民间音乐文化带入郯城马头,因而鲁南五大调与苏北的海州五大宫调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也造就了鲁南五大调其独有的音乐风格。
(二)历史文化
临沂建城史两千五百多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临沂建城之始名“启阳”,西汉年间因避讳汉景帝刘启之名改为“开阳”,公元80年,琅琊王刘京自莒县迁至临沂,“开阳”改为“琅琊”。
早至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着丰厚的远古文明。1984 年10 月,山东考古队发掘了黑龙潭白鸡窝旧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工具,对研究鲁南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文物资料。“在音乐方面,凌阳河遗址出土的‘笛柄杯’是我国出土的历史最悠久的陶制横吹管乐器;沂南北寨村乐舞百戏的汉画像;银雀山汉墓群出土的带有说唱人物的漆器;临沂出土的汉代铜鼓等等,无不体现了临沂这块土地上曾经音乐艺术的繁荣和昌盛的景象。”到了近现代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临沂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激烈的抗争,沂蒙山区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如《沂蒙山小调》一样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由此可看出,这片土地有着极为浓厚的音乐氛围,同时也成为鲁南五大调生生不息的沃土。
(三)鲁南方言
山东方言又称鲁语,属于汉藏语系。由于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山东方言内部仍存在差异,所以钱增怡、高文达等学者根据各地方言的特点又将山东话分为了东、西两大区,其下含有四个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临沂郯城等地属西鲁小区,该区在发“r”音时均发音为“y”,如“人”发音为“银”;“shu-”音发“f”,如“水”发音为“非”等,这种发音特点在民歌演唱中就造成了民歌中音乐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走向,在旋法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地方性影响,如咬字发音时声音较紧,嘴的开合度较小且靠前,因而鲁南五大调的唱腔大多秀丽柔美。除此之外,衬字在鲁南五大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装饰性作用,同时也是其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如谱例1 中就大量运用了“哎”“咳”“哟”等衬词,仔细分析可发现,大多数的衬词韵母为[e],这也印证了前文所说的鲁南民歌中音乐旋律与当地方言联系密切且有着较为鲜明的地方性走向。
谱例1
二、鲁南五大调的题材及唱词结构
鲁南地区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体系。鲁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故事、民间传统风俗习惯、民间传说以及该地区人民热爱生活的向上精神都在其民歌中有着鲜活的体现。鲁南五大调五种曲牌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男女爱恋之情的“五盼”:盼情书、盼佳期、盼冤家、盼晴朗;有描写风景之秀美的“五景”:春、夏、秋、冬与总景;还有赞颂英雄或人物品德的“七赞”:孔明赞、春头赞、三国赞、楚霸王赞、孟德赞、耕读渔樵赞、肉头赞等。近些年,鲁南五大调除传统曲目外还增加了许多新创作的作品,其题材主要围绕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如根据“二十四孝”典范故事改编的《鹿乳奉亲》;提倡清廉官风的《反腐倡廉转清风》等。
鲁南五大调的唱词虽简单朴素却不失考究,它脱离了民间歌曲中普遍存在的大俗,再加上别致委婉的曲调,使得鲁南五大调的每首曲目都如江南小曲一般柔美。此外,鲁南五大调的歌词内容大都积极向上,在有着极高观赏功能的同时还有具有良好的劝世教化功能。鲁南五大调普遍采用五字句至七字句不等的唱词结构且多押尾韵[e],如谱例1 所示,其唱词每句均以[e]作尾韵,每句唱词分别落在“采”“开”“蔼”“快”“来”等字上,具有很强的韵律性,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再加上装饰性的衬词使鲁南五大调的演唱更加的地方化,也更符合当地人的审美要求。
三、鲁南五大调的文化内蕴
从古至今,文学艺术始终承载着一个地域的时代精神与风土人情,每一种艺术繁盛的背后必然有着丰厚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同样,每一种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也是因为它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表达着人们不同的精神诉求。就鲁南五大调而言,它一方面汲取了齐鲁文化的优质养分,另一方面,这些曲目无不体现着山东人民勤劳善良的品质以及山东人民充沛细腻的情感。
(一)人民的情感寄托
以曲牌“满江红”为例,明清时期鲁南地区日照等地的渔业发展迅速,商业贸易远至黄浦江一带,当时的渔业以家庭承包为主,因此每家的渔船被称作“家小船”,“家小船”要在水上漂流很长时间,为缓解疲劳与枯燥,渔民们就会顺手拿起碗碟敲击并哼唱一些小曲自娱助兴,这些小曲加以方言改造就成了“满江红”的雏形。现今“满江红”流传的主要曲目有《四盼》 《小冤家》等,大多数表达愁绪离思之情,曲调婉转清丽。以《四盼》为例,四盼即代表“四季之盼”,盼春、盼夏、盼秋、盼冬,这思念是何等的强烈,才能让人一年四季,季季盼望,《四盼》将一名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思恋之情寄托在四季各月所开的花之中,以花寓情,把恋爱中小女子望眼欲穿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劝世教化的载体
鲁南五大调的题材、内容多样,且大都积极向上,赞美英雄、赞美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及风土人情,又因其曲调婉转动听唱词高雅秀丽,被当地人誉为“咱老百姓的雅歌细曲”。明清时期五大调就受到了大批青年的追捧,他们纷纷学唱五大调,并自发成立起同乐会等班社,从中了解到人情世故、伦理纲常,从而培养起了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避免了沾染恶习。建国之后,因其演出场所、人员更加专业规范,更是有了专业创作人员根据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改编而成的诸多新时代优秀作品,如由国家一级编剧张铁民先生填词的《鹿乳奉亲》等,这些作品不但反映了当代社会面貌,更是弘扬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三)日常功用与娱乐的载体
在明清海运经济繁荣的时期,“家小船”的现象使得很多劳动人民都是在船上生活的,生活中的娱乐因素及其匮乏,鲁南五大调就成为这些人缓解疲劳的重要娱乐方式。这也促使了鲁南五大调逐渐成熟,形成了其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并逐渐出现了半职业、职业化的艺人,为许多人提供了谋生之路。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鲁南五大调的发展更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逐渐从民间艺人团体进入到专业化团体,并在一些节日或典礼上演出,这时的鲁南五大调起到调节气氛,舒缓心情的作用,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四、结语
鲁南五大调作为山东民间艺术的瑰宝不仅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更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内蕴,本文通过对鲁南五大调的初步论述旨在将这一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形式展示在年轻人面前,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鲁南五大调的内在力量。
注释
1 秦鹏楠.临沂民歌“鲁南五大调”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