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课堂+过程性评价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①

2021-04-23杰,闫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实验课药学

白 杰,闫 冬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1药理教研室,2实验中心,乌鲁木齐830000)

根据2018年教育部对我校药学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药理学实验在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修订中进行了调整,成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在药学专业课程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课时数也由36学时增加到48学时。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专注于实验项目,需要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操作、主动思考,增强互动感和参与度。这表明,教师不仅需要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优化,还需要运用现代教学工具,探索更优的教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考核。

以往仅有临床医学专业将药理学实验作为“机能学综合二”的一部分进行考核,其他专业如药学、临床药学、中医等不对其进行考核。因此这部分学生对药理实验课重视度和配合度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而过程性评价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察,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体现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的价值取向,使教师能够对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做出更加系统准确的评价[1]。雨课堂作为一款智慧教学工具,在我校推广应用已有两年多,为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受到师生们普遍接受和认可,但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尚不广泛。本课题以药理学实验课为试点,探索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的作用。

1.1 对象与方法 以药学2018-1班43名、临床药学2018-1班55名本科学生为试验组,中医2017-2班57名、针灸推拿2017-2班56名本科学生为对照组,其中试验组98人,对照组113人。

1.2 研究方法 试验组以雨课堂作为自主学习平台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工具,对大量过程性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管理。教师的主要工作为:上传资料、发布任务点、发布作业和统计分析结果及查询作业进度等;学生的主要任务为:上传作业、观摩优秀作品、测试并查看评价、小组互评等。对照组以传统实验授课方式,老师课堂讲授实验内容,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课后书写实验报告。

1.2.1 试验组实施过程(1)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平台发布预习作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视频、带有微课视频和实验内容的PPT、习题、讨论题目和思考题,建立药理学实验课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2]。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交,并利用雨课堂记录完成情况及正确率。评估学生课前预习情况。(2)课堂上根据课前自学情况,对不明白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利用雨课堂实时抢答、弹幕互动,根据发言积极情况及质量计分[3]。各小组将实验结果拍照上传提交,全班一起讨论分析,对完成较好的小组加分奖励。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知识掌握度。(3)课后是课外延伸环节,利用雨课堂上传难度较小的基础题及一些有挑战性、创新性的思考题,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做,同时进行评分。评估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1.2.2 对照组实施过程 老师课堂讲授实验内容,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课后书写实验报告。老师根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1.2.3 试验组实施方案 将实验教学环节分成6个模块:预习导学、预习检测、疑难突破、课堂展示、互动小结、巩固提升,具体实施过程见图1。

1.2.4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 试验组实验课考核由5个部分组成:预习情况、课堂参与度、实验数据、实验操作和课后拓展(见图2)。

1.2.5设计、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星向药学2018-1班和临床药学2018-1班本科学生共98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7份,回收率98.9%,问卷调查包含10个客观型问题和8个开放型问题,所有问题以匿名方式作答[4]。

图1 试验组实验教学实施流程图

图2 过程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构成比

2 结果

2.1 试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报告成绩比较 将一学期所有实验内容的实验报告成绩取平均值,试验组为(91.40±5.63)分,对照组为(83.21±9.52)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57,P=0.046)。可以认为实施雨课堂+过程性评价提高了实验报告成绩。

2.2 实验报告与过程性评价相关性分析 将试验组实验报告成绩与过程性评价做Pearson线性相关,结果显示二者呈中度相关(r=0.728,P<0.010)。

2.3 试验组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对药理学实验课实施雨课堂+过程性评价总体满意,平均满意度为85.4%,其中对“增加了课堂与老师的互动”满意度最高,达95.9%。见表1。

表1 试验组实施雨课堂+过程性评价满意度调查

2.4 学生反馈结果 雨课堂+过程性评价体系中最满意的环节是课堂互动大大增加了,雨课堂的弹幕功能能让学生畅所欲言。雨课堂+过程性评价体系中最不满意的环节是手机来电或新信息会影响使用雨课堂,导致雨课堂中断;同时若几门课程均采用雨课堂,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大大增加。传统的实验授课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教师讲解清楚透彻,学生听课轻松。传统的实验授课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参与感不强。以实验报告成绩评价不能激励学生学习动力。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药理学实验课是能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价实验学习应把过程和结果有效结合起来。相对于传统实验课授课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雨课堂+过程性评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3 讨论

3.1 雨课堂+过程性评价的优势(1)在药理实验课中引入雨课堂等教学工具,可提高学生参与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学生消极厌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2)改变学生长期以来依赖老师“教”的学习习惯,以“学会、会学、乐学”为目标,实现学生“学会、会学”代替“教会”的课堂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的自主性[5]。(3)过程性评价体系中如预习时间、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回答问题正确率、发言次数、用时等动态数据都可以通过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轻松管理。同时雨课堂可将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和成绩分析等数据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困难学生可及时发现预警,通过谈心谈话,大大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管理效率。(4)雨课堂轻松实现了无纸化教学,节约资源,与时俱进。

3.2 雨课堂在药理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使用雨课堂的科目不能太多。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若一学期有5门以上课程都用雨课堂,而每位老师都建立一个雨课堂班级群,学习资料太多,学生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大大延长。各任课老师之间宜事先沟通,相互协调好。(2)对于药理实验课来说,实验内容PPT、预习习题、操作视频等大量课程资源目前比较缺乏,任课老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建立雨课堂资源库。若各高校共同建设并资源共享,课堂效果会更好。(3)目前雨课堂功能尚有一些不完备的地方。如文件格式较大的视频不支持直接上传,造成许多不便;雨课堂中上传的PPT、习题等学习资料不支持下载、转发及保存;签到点名功能不能显示学生实时在线状况及在线时长等。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使用中的这些问题已反馈给雨课堂客服,期待不断改进完善。

3.3 过程性评价在药理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与学相结合。美国教育评论学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教学评价的核心是评价教学效果,应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教会了没有?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会了没有?[6]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更好地促进教学?今后也应该纳入到过程性评价中。(2)效果与过程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更要重视学习效果。完美而毫无纰漏的学习过程不一定有理想的学习效果。卷面考试成绩并不能全面衡量学习效果,对实验课尤其如此。如动手操作能力,小组沟通协作能力,应变和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这些如何在过程性评价中得以体现是今后应思考的问题[7]。(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体系中如安全防护意识,动物伦理等,不仅要有定性评价,若结合可量化的评分标准,在学生互评时更便于操作,评价结果也更客观。(4)区分与描述相结合。药理实验通常分小组进行,每组4~5人。同一小组内的不同成员之间横向比较如何体现差异和区分度(互评),同时学生自己纵向比较(自评),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取得的进步(如学习态度)如何在评价体系中得以肯定,从而达到正向的激励鼓舞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人说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使用科技的教师却可以取代不用科技的教师。怎样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好雨课堂工具,什么地方用,怎样用才能更好地进行过程性评价,是值得每个一线教师去探索和思考的。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实验课药学
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