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对学龄初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影响

2021-04-22王小勤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发展影响家庭教育

王小勤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家庭教育备受关注,为了体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及优势,许多家长着眼于孩子的良性成长和发展要求,站在孩子的角度通过教育策略和教育理念的有效革新来更好地体现家庭教育的实质作用。对学龄初期儿童来说,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行为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必须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掌握恰当可行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在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的基础之上保障学龄初期儿童能够在主动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互动,顺利完成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此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入分析和解读家庭教育对学龄初期儿童适应性行为发展的影响,针对问题产生的实际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龄初期儿童  适应行为  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2-0127-03

一、引言

家庭教育对学龄初期儿童的成长发展影响颇深,与学龄初期儿童的个性形成息息相关。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它在一个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一直发挥着“明灯”作用,指引着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前行,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在对学龄初期儿童的行为特征以及学习习惯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不难发现,许多儿童的年龄偏小,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较少,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待提升。家长是与孩子接触最为频繁的人,因此对儿童的行为以及心态产生的影响最大,对于孩子学龄初期的发展现状来说,在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行为障碍,其中家庭教育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和重要影响,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水平,家长必须要充分关注家庭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有效改革,抓住新时代背景之下家庭教育的新内容、新标准和新要求,以此来实现有的放矢,为学龄初期儿童营造良好外部成长环境。

二、学龄初期儿童适应性行为发展的因素分析

国内许多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针对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以学龄初期儿童为分析对象,了解这一阶段儿童的适应性行为发展情况,抓住不同影响要素对孩子行为发展的影响。大部分学者明确强调,家庭教育的影响最为深远。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发展,学龄初期儿童待得最久的地方便是家里,他们深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行的影响,其适应行为发展自然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存在不同的细节,因此在对家庭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抓住不同的细节要素,不断实现灵活调节和有的放矢。

(一)家长对孩子心理生理以及思想方面的影响

不同学龄初期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学习行为习惯、家庭教育背景有所区别,学术界在对目前的学龄初期儿童适应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为基础,通过统计学意义的分析以及研究来了解家长对孩子心理生理以及思想方面的影响。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不难发现,在孩子学习教育方面,有超过六成的家长会主动地询问孩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超过三成的家长只是在平时对孩子进行简单的作业检查并督促其完成作业。另外,当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出现问题以及成绩退步的过程之中,有一部分家长会主动与孩子取得联系,与孩子共同商量原因并分析相应的对策。因此,这种以孩子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方式既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还能够保证孩子真正做到独立自主。由此可以看出,学龄初期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与家长的指导有着直接关系,若是家长过多的帮助学龄初期儿童,过度保护他们,不让其受到一丝一毫挫折,便会导致其适应行为低下,影响其成长发展;若是适当对学龄初期儿童做出指导,与他们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自然能够培养其独立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思想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家长的指导,学龄初期这一阶段的孩童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需要格外注重其成长变化,容不得马虎。家长需要做好榜样作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此使孩子受到良好的熏陶,规范其言行,从而促进其健康茁壮成长。

(二)零花钱对学龄初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影响

有一部分家长在对学龄初期儿童进行行为引导的过程之中会给孩子相应的零花钱,让孩子在学校中自由支配,为的是鼓励孩子,使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以促进其适应行为发展。其中,不同家长对孩子零花钱的支出情况以及给予方式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之上所产生的儿童适应性发展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有59%的儿童没有零花钱,有30%的儿童每个星期的零花钱不足50元,另外家长给零花钱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民主自由的家庭教育在给零花钱的过程之中会让儿童自由支配,但是对于一些管制较严的家长来说要么不给你花钱,要么会严格的限制零花钱的额度,其中前者更加有益于学龄初期儿童自主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后者则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导致其对父母过于依赖,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和基础。

(三)任务行动对学龄初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影响

据调查表明,许多家长忽视了对学龄初期儿童行动力的培养,影响了其适应行为的发展。大多家长为了保护孩子安全,为了给孩子一个绝对安全的成长环境,便不让孩子做任何可能会出现危险的事情,更多时候会直接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孩子便坐享其成,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独立发展,导致其心理极为脆弱。事实上,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安排任务,鼓励孩子迎接挑战,积极面对困难,以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使其更好地適应环境变化,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为其未来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学龄初期儿童处于对一切事物好奇的阶段,他们的探索欲望较强,家长应该顺应其心理特征,陪同孩子一起探索奇妙的世界,以此促进其综合发展。

三、家庭教育对学龄初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影响

从上文的简单分析不难发现,在各类影响因素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最为深远,为了保障学龄初期儿童在社会生活实践时不断地提高个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主动与他人构建良好的社交关系,家长个人必须要重新调整家庭教育方向,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适当地对孩子放手,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的性格,以此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

(一)家庭教育基本情况的影响

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提出,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会直接影响学龄初期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其中父母的教育程度、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类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类型的影响最重。从目前来看,独生子女的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许多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对家长非常依赖,一旦遇到问题和困难就无法保障个人行为的正确性。另外,对于一些城市非独生儿童来说,大部分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为主体,这一部分儿童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对自己的认知较为浅显。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之中,家长个人必须要注重自我提升,掌握恰当可行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抓住家庭教育的核心和重点,通过对家庭教育基本情况的分析以及判断来调整后期的教育策略和方向,坚持儿童的主体地位,采取符合儿童个性化发展要求的实践引导形式,保障学龄初期儿童能够在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之中主动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动。家长可以记录孩子的成长变化,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与孩子平等地进行交流,和孩子达成一致目标,形成合作关系,以此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便于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其心理素质不断提升,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家长应尽量避免“包办一切”,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规划好,以防孩子产生极度的心理依赖,形成胆怯畏缩的性格。另外,家长需要善于用艺术方式给予孩子鼓励,以此激发孩子积极向上,使其形成阳光、乐观的心态,从而促使其健康成长。

(二)家庭教育理念及方式的影响

除了基本情况之外,家庭教育理念也会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以及意见的采纳会直接影响学龄初期儿童的适应与行为发展。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的教育态度、家长对孩子意见的尊重以及采纳情况。有一部分家长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并与孩子做朋友,认真倾听孩子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意愿,这一点对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保障孩子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说出个人的真实意见和看法大有裨益。但是有一部分家长却直接包办所有的事情,没有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以及肯定。对此家长个人必须要反省自己,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关注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掌握适当可行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手段,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孩子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虽然学龄初期儿童的年龄较小,但是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依然应当被尊重。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家长不能理所应当地凌驾于孩子之上,应尊重其意愿,与孩子平等交流沟通,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庭教育理念及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影响较大,家长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导,用正面思想感染孩子,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其规范言行,做好该做的事情,以此促进其综合发展。同时,家长需要注重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以此为其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便于其更顺利地进入到校园学习。

(三)家庭环境带来的影响

学龄初期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学龄初期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存在探索心理,他们会打量周围环境,用他们的潜意识来对待环境。若是学龄初期儿童长期处于一个充满“爱”和“积极、奋斗、拼搏”的环境,他们自然会受到感染,能够形成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性格,这对他们的适应行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需要注意家庭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尽可能地给孩子打造一个良好成长发展的空间,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拼搏之心,帮助孩子认识更多事物,给予孩子德育教育,使其形成优良的品格,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简单任务,以此发展其行为能力,促进孩子的适应能力不断提升。

四、结语

家庭教育对学龄初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和明显,与学龄初期儿童的个性形成有着紧密联系,家長需要格外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成长变化,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抚育孩子健康成长。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影响学龄初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应当关注学龄初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实质条件及内容,坚持正确的引导方向和引导策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视其独立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家庭教育的实质作用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思喆.家庭教育对学龄初期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影响[D].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2]张桂香,蔡盈,朱萍,et al. 家庭辅助训练及家庭教育对多动症儿童适应行为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36):183-185.

[3]洪琦,卓秀惠,陈文采.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18):41-42.

[4]谢伟,梁莉.早期运动干预对学龄前唐氏综合症儿童适应行为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12):116-118.

猜你喜欢

发展影响家庭教育
网络营销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研究
浅谈企业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