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探索性思维的培养

2021-04-22王思俭

王思俭

摘要:“八省联考”数学卷第20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符号抽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考查了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包括类比转化、抽象建模、整体思考、归纳猜想、演绎证明等。数学探索性思维是左右脑并用的,兼顾直观与抽象、直觉与逻辑、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等思维方式的。在数学教学(尤其是解题教学)中培养探索性思维,要特别注意:既关注证明,又关注猜想;既关注运算,又关注思考;既关注动脑,又关注动手。

关键词:八省联考;数学卷;曲率问题;探索性思維

一、“八省联考”数学卷第20题及其考情分析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江苏等八省市高三学生参加的2021年高考模拟演练的数学卷第20题如下: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图1)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各种弯曲空间的运用。刻画空间的弯曲性是几何研究的重要内容。用曲率刻画空间弯曲性,规定:多面体顶点的曲率等于2π与多面体在该点的面角之和的差(多面体的面的内角叫作多面体的面角,角度用弧度制),多面体面上非顶点的曲率均为零,多面体的总曲率等于该多面体各顶点的曲率之和。例如:正四面体在每个顶点有3个面角,每个面角是π3,所以正四面体在各顶点的曲率为2π-3×π3=π,故其总曲率为4π。

(1)求四棱锥的总曲率;

(2)若多面体满足:顶点数-棱数+面数=2。证明:这类多面体的总曲率是常数。

(一)试题分析

本题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成就为实际应用背景,引入大学微分几何中的曲率概念,仅考查简单多面体的空间结构(如顶点、棱、面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平面多边形的内角和,而不涉及常见的平行、垂直和空间向量等的论证与计算,颇有新意。

本题的第一问研究特殊情况,是铺垫性问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迁移运用的能力。第二问研究一般情况,有一定的难度,其常规解法如下:

设多面体的顶点数为V,棱数为E,面数为F。多面体的总曲率=V×2π-多面体所有面角之和=V×2π-多面体所有面的内角和。

仔细分析常规解法,不难发现,第二问除了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迁移运用的能力,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符号抽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考查了学生的探索性思维(没有现成的公式、结论可以套用),包括类比转化(如将所有面角之和转化为所有面的内角和、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抽象建模(一般化表示顶点数、棱数、面数以及各个面的边数)、整体思考(建立有关量的关系,如所有面的内角和与面数、各个面的边数的关系,总边数与棱数的关系)、归纳猜想(从特殊到一般)、演绎证明(代入消元、计算化简)等,可见其构思精巧。

(二)考情分析

此题江苏全省均分大约1分,而我校在没有讲评的前提下,限时15分钟,让学生再做一次,结果均分也只有2.56分。

分析错因,可以发现:(1)部分学生没有读懂新定义的“曲率”和“总曲率”,没有建立总曲率与各顶点的面角之和总和,即多面体的所有面角之和的关系;(2)部分学生缺乏转化能力(也可能缺乏整体思维),没有理清所有面角之和与所有面的内角和的关系;(3)部分学生缺乏符号抽象能力(也可能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只研究了棱锥和棱柱这两类符合题意的特殊多面体的总曲率,或者不能适当地表示有关的量;(4)部分学生缺乏整体思维(纠缠于局部),或缺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不能继续利用特殊多面体展开探索),不能建立所有面的内角和与面数、各个面的边数的关系,或不能建立总边数与棱数的关系;(5)部分学生推理和运算能力不过关。归根结底,主要还是探索性思维能力不足。

二、教学启示

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调:“高考命题,应有一定数量的探究性问题,适度增加试题的思维量,考查思维方法。”上述试题跳出了常见的知识考点,充分体现了对探索性思维的考查。

徐利治先生认为,数学探索性思维是左右脑并用的,兼顾直观与抽象、直觉与逻辑、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等思维方式的。因此,在数学教学(尤其是解题教学)中培养探索性思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既关注证明,又关注猜想

左右脑并用的数学探索性思维,往往集中表现为猜想与证明的有机统一。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就题论题,而要引导学生类比发散、归纳推广,猜想更多的结论,并尝试给出证明,从而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

【案例1】 一道数列题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例1,学生尝试解决。)

师很好!用斜率解题时一定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思路清晰,运算简洁,通性通法,过程严谨。由此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直线方程会产生不同的运算量。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回顾总结,积累解题经验,才能提高解题能力。

(三)既关注动脑,又关注动手

通常认为,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是符号化(抽象)的形式科学。但实际上,数学同时具有科学的实验(观察、操作)特征,也是体验化(具象)的内容科学。从关注单纯的动脑到关注综合的动脑与动手(包括运用其他感官),也是探索性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还要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也能提升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案例3】 一道立体几何题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例3。)

例3(1)给出两块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如图3、图4),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另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柱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案,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3、图4中,并做简要说明;

(2)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

(3)如果给出的是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如图5),要求剪拼成一个直三棱柱模型,使它的全面积与原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案,用虚线标示在图5中,并做简要说明。

师怎样由正三角形剪拼成正三棱锥?

生正三棱锥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三个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因此,要剪出一个正三角形和三个全等的三角形。

师你是怎样剪的?

生沿着某一个角剪出一个正三角形;将余下的图形,剪成三个全等的三角形即可,需要尝试。

师那么,这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侧面三角形的边长与它有什么关系?你考虑了吗?

(该生思考。另一位学生回答——)

生(出示图6)由于侧面三角形的一条边就是底面正三角形的边,折叠起来后有的边要重合为侧棱,因此,取三边中点连线,这样就分割成四个全等的正三角形,沿虚线折起就构成正三棱锥——实际上是正四面体。

师很好!其实正四面体沿侧棱剪开铺平就是正三角形,这就是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互相转化,即降维与升维。再来看怎样由正三角形剪拼成正三棱柱。

生根据正三棱柱的特点,需要两个正三角形作为底面,类似正三棱锥的剪拼方法,我考虑从正中间剪出一个正三角形。根据正三棱柱的特点,侧棱与底面垂直,我考虑从底面正三角形的边出发,剪出三个矩形。剩余的,我想办法再拼成一个正三角形。

师想法很好!其实,考虑三个顶点的对称性和数学美,也应该先从正中间剪出一个正三角形。那么,怎么操作呢?

(学生思考。教师组织全班拿出三角形纸片,动手操作。)

生(出示图7)取正三角形的中心,分别与三个顶点连线;取三条连线的中点再连线,得到一个正三角形,作为一个底面;从三条连线的中点分别向各边作垂线,得到三個全等的矩形,作为三个侧面;剩下三个全等的筝形可以拼成一个正三角形,它与前面的正三角形全等。

师很好!动手操作给了我们启发。请思考一个问题:一定要取正三角形的中心吗?取正三角形内的其他点可以吗?

生不可以。其他点的话,从三条连线的中点分别向各边作垂线得到的三个矩形不全等,宽不一样。

师为什么宽不一样?怎么才能使宽一样。

生三条连线必须是三个内角的平分线。

师很好!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才能剪出三个一样宽的矩形。因此,实际上取的是正三角形的内心。当然,正三角形的中心是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的“四心合一”。但是,取内心才具有一般性(可迁移性),而取中心不具有一般性。还有其他剪拼方法吗?

生(出示图8)从两个角剪出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作为正三棱柱的两个底面;将剩下的平行四边形剪成三个全等的小平行四边形,再将每个小平行四边形剪拼成矩形,作为正三棱柱的三个侧面。

师很有创意,有很强的思维灵活性和直观想象力。现在可以讨论第三问了。

生(出示图9)类似正三棱柱的剪拼方法,可取三角形的内心,分别与三个顶点连线;取三条连线的中点再连线,得到一个三角形,作为一个底面;从三条连线的中点分别向各边作垂线,得到三个等宽的矩形,作为三个侧面;剩下三个筝形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它与前面的三角形全等。

师很好!这里完全可以类比迁移之前正三角形中的剪拼方法。可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动脑思考,又要动手操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徐利治,王前.数学与思维(珍藏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3] 涂荣豹.数学教学设计原理的构建——教学生学会思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