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生成逻辑
2021-04-22庞建茹陈洁
庞建茹 陈洁
[摘 要] 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生成,以系统逻辑和辩证逻辑为基础,由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医学生、介体(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的主体主导结构所决定,以要素、主体主导结构、教学情境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为条件,在系统与教学情境的联系和作用中,逻辑地生成导向功能,根据医学生受教育前后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否发生变化判斷导向功能的生成情况。
[关键词] 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生成逻辑
[基金项目] 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生命哲学对现代医学的价值研究”(2016SJB720003);2019年度南京医科大学教育研究课题重大招标项目“新时代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基于南京医科大学的考察”(ZDZB201901)
[作者简介] 庞建茹(1993—),女,安徽宿州人,硕士,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 洁(1976—),女,江苏徐州人,博士,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8-0026-05 [收稿日期] 2020-09-30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同年6月8日,教育部组织召开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贯彻落实这一要求,要深入挖掘高校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医学院校,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的重要课程,对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更需要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充分发挥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有利于形成医学院校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培养和造就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医学人才。因此,要对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进行研究。本文从系统科学分析的视角出发,根据系统科学“要素—结构—功能”的科学逻辑,厘清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生成逻辑,充分发挥其作用,优化其功能。
一、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生成的逻辑基础
弄清逻辑基础,是回答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为何存在的基本前提。逻辑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结构决定功能、事物的普遍联系。
(一)系统逻辑:结构决定功能
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并与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1]。这个定义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结构、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2]。要素是构成系统最基本的单位,要素之间依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形成系统的基本结构,其联系各式各样。在每一种联系中,都会有一个核心要素,核心要素的变化会生成不同的结构。结构与功能紧密相连,其中结构是功能的内部表现,功能是结构的外部表现。在要素与环境确定的前提下,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生成什么样的功能[3]。相应地,功能会反作用于结构,可以能动地优化系统结构,使系统更加完善。任何系统都不能独立于环境而存在,环境是功能发挥的基本条件。系统与环境之间将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4],从而产生相应的功能。这种交换方式必须是自发且连续进行的,才能保证系统与环境间形成稳定的联系和作用。
(二)辩证逻辑:事物的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5]只有在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结构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和作用时,医学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才得以产生。要素、结构及其与系统环境的关系反映了系统存在的不同状态:一是系统中要素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二是系统结构的存在及其与要素的关系和作用;三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状态不同,功能也不同。医学基础课程教育体系的要素、要素与结构、系统与环境之间不仅相互关联,而且在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动态地发挥导向功能。因此,在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逻辑中,对医学基础课程教育体系要素、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导向功能产生的过程和规律。
二、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生成的逻辑结构
明确逻辑结构,是形成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基本要求。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是由主体(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客体(医学生)、介体(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的客观存在的教育系统。有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进行研究,依据不同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发挥情况提出主体主导结构,认为主体主导结构在与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中生成了导向功能[6]。
主体主导结构是在充分发挥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对其他各要素进行搭配与排列形成的一种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师的要求体现了整个系统的目的和使命,成为系统存在与运行的内在动力,对系统中的其他要素起着主导、控制和支配作用,并在系统运行中起着确定课程目标、决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控制教育客体的作用,被称为“主体主导结构”。比如,医学基础课程教师讲解寄生虫病时,可以结合我国寄生虫疾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文化认同。还可采用案例法讲解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她对科学事业的严谨态度、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学习、效仿先进典型的美德善行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医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7]。
在主体主导结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一要依据医德教育目的和使命,结合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以及医学生的实际状况,拟订具体的课程目标,选择与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输出给医学生;二要根据医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社会发展需要,观察医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促进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三要根据医学生教育前后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评估导向功能的效果,检查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医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进而调整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结构,促使系统更加有效地运行。
三、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生成的逻辑条件
厘清逻辑条件,是回答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導向功能是否生成的基本前提。逻辑结构只是揭示了导向功能生成的可能性,要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实现功能的由“潜”为“显”,还应具备一定的逻辑条件。导向功能的生成,主要取决于要素与要素间、要素与结构间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联系。
(一)要素与要素间的关系
1.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与学生。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主要是指讲授细胞生物学、人体形态学、生物化学、人体机能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师。之所以选择这类课程的教师,是因为医学基础课程是所有医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医学院校课程模块中具有代表性。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作为医学基础课程的教育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具备深入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医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导向功能。
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和学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教师和学生相互依存,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是不可或缺少的部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要挖掘医学基础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把挖掘出的元素有效地传授给教育客体,即医学生。如果没有医学生,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就没有了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对象,教学活动将无法完成;反之,如果没有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医学生就失去了引导者,教学活动也无法完成。另一方面,医学基础课程教师根据授课前后医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来检验课程目标是否完成。医学生能动地接受教育并把结果反馈给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可以促使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及时调整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导向功能。其次,教师和学生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在系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作为主体要素,对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具有组织和协调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在整个系统要素群中发挥主导作用,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都是在主体的组织、协调中实现的。医学生作为客体要素,是系统存在的目的和作用对象,也是让系统运行下去的动力,在系统中处于受动地位。
2.介体内部三者的关系。介体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目标主要指育人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医学生。比如,人体解剖学的课程目标是让医学生学会感恩社会、敬畏生命、心系责任。教学内容主要是指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在课程中挖掘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公正、友善、爱国、爱党、爱心、感恩、助人、诚实、诚信、责任、担当、拼搏、敬业、用心、努力、法治、乐观、奉献、积极、人生观、世界观、向上、拼搏、敬业、负责、立德修身、艰苦奋斗、尊师重道。例如,教授生物化学入门课时,可向学生介绍中国一些伟大的生物化学家,如吴宪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并提出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对医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在将来为祖国和他人做贡献[8]。教学方法是指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将挖掘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传递给医学生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图片与视频、讨论法等,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比如,第一次人体解剖实验课上,学生会直接接触福尔马林浸泡过的实验用标本,由于气味难闻,许多学生会产生厌恶心理,从而不尊重标本[9]。这时可通过多媒体图片介绍标本的来源和制作过程,使学生意识到每件标本都来之不易,是他们的“大体老师”,从而更尊重标本,培养其生命文化素养及人文情怀。
介体作为连接主客体的中间环节,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系统运行中处于关键地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一方面,课程目标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内容要反映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要和教学内容相适应。另一方面,三者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课程目标对系统其他要素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制约系统活动方向、内容选择以及主客体的具体行动,在系统中处于先导地位。教学内容是系统各要素流动的物质、能量、信息等的呈现形式。教育主体只有先掌握教学内容,才能进行教育;教育客体接受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接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承载、传递的对象只能是教学内容,所以,教学内容在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教学方法是主客体有效互动的桥梁,只有借助教学方法,主客体之间才可能形成有效互动,系统的各要素间才能形成稳定的结构,因此,教学方法在系统中处于中介地位。例如,讲授激素对机体功能代谢调节的内容时,可以把课程目标设定为“培养医学生的爱国情怀”,依据课程目标,采用视频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我国著名生理学家王志均教授人工合成胰岛素的事迹,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与介体。医学基础课程教师是主导性要素,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要素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这一主导性要素,它们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只有被医学基础课程教师掌握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才能与主客体产生内在联系,构建稳定的系统结构。具体来说,拟定的课程目标必须被医学基础课程教师认可,选择的教学内容应为医学基础课程教师理解和认同,选用的教学方法是医学基础课程教师能熟练运用的。只有这样的内在联系,才能确保系统有效运行,从而更好地发挥医学基础课程的导向功能。比如,讲解衣原体时,首先要设定课程目标:理解科学家要有急国家之急、忧人民之忧的精神;科学研究要有不屈不挠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然后,根据课程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介绍汤非凡教授的生平事迹;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课上观看纪录片“百年湘雅第四集汤非凡”,并进行探讨[ 10 ]。
(二)要素与主体主导结构的关系
在主体主导结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师是核心要素,对其他要素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之所以将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作为核心要素,是因为发挥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关键在于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需要依靠医学基础课程教师。能否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决定了主体主导结构的稳定性。在主体主导结构中,虽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医学生属于一般要素,但这些要素会通过影响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对主体主导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只有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医学生、介体与主体主导结构的内在逻辑及其作用发挥是稳定的,医学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才可能生成。
(三)系统与教学情境的联系
在系统科学中,“要素与结构的关系是系统的内部规定性,系统与环境的联系则是系统的外部规定性。内部规定性决定功能生成,外部规定性则影响功能生成,并为其提供外在条件支持”[6]。发挥医学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关键在于医学基础课程教师能否从课程中挖掘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这里的环境主要指课堂上的教学情境,只有当系统与教学情境存在某种联系时,导向功能才有生成的可能性。一是系统与教学情境存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11 ]。这种交换会为系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医学基础课程教师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系统与教学情境间的交换方式是自发且连续进行的。只有自发的连续性交换才能保证系统与教学情境间形成稳定的联系,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从而更好地发挥医学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
四、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生成的逻辑过程
厘清逻辑过程,是回答医学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怎样生成的重要环节。导向功能是医学基础课程教育系统以主体主导结构存在,在与教学情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生成的。
生成情况分为三种:一是导向功能得以生成。医学生接受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逐渐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需求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提高了职业能力,说明导向功能得以生成。二是导向功能没有生成。系统运行过程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没有发生变化,职业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这说明没有生成导向功能。三是生成了负功能。医学基础课程教师传授教学内容时采用了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医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排斥行为,朝着课程目标相反的方向发展,此时就生成了负功能,没有生成导向功能。其生成过程如图1所示。
导向功能的生成,起点在于医学基础课程教师,终点在医学生。医学基础课程教师根据课程思政要求,结合医学生的具体情况,拟定相应的课程目标,即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医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与课程目标相适应,不能脱离课程目标独立存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时,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创造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医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医学生授课前后的思想行为变化,判断其是否完成课程目标。医学基础课程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判断:一是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发生变化,包括医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二是以医学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職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质是否发生变化,具体体现在医学生是否具有“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是否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从医的神圣职责等。三是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否发生变化,包括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如果医学生有了以上三方面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导向功能的生成过程。下面以“药理学”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章节为例,具体说明导向功能生成过程。
首先,医学基础课程教师要根据章节特点,拟订章节的课程目标:培养医学生的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唤起医学生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同理心和耐心。其次,医学基础课程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运用案例讲解麻醉药品滥用的后果,如用前脑叶白质切除术治疗精神分类症案例引出氯丙嗪是精神分类症治疗史上的里程碑,再用英国画家路易斯·韦恩的案例讲解罹患精神分裂症者眼中的世界[ 12 ],并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符合课程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法治、责任、同理心等。最后,在授课过程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师要把挖掘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课程目标,加强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苗东升.论系统思维(四):深入内部精细地考察系统[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2):1-5.
[2]张彦.论社会研究的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建构[J].晋阳学刊,2018(1):84-107+131.
[3]易小明.论系统思维方法的一般原则[J].齐鲁学刊,2015(4):57-63.
[4]孙健.浅析大学学术自由及其实现条件[J].前沿,2004(1):95-9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3.
[6]粟国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97.
[7]陈利红.医学高职高专人体寄生虫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8):19-20.
[8]孙吉凤,张淑芳,田小海,张晨,岳红.思政教育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探究和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8):121-122.
[9]陈晓佳,郭金华,李林科,崔晓军.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生命文化教育的探索与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5):377-379.
[10]胡阳,石立莹,李梅.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评价方法[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3):476-479.
[11]王永友,粟国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2018(3):45-51.
[12]果秋婷,张小飞.“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科技风,2019(2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