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国水利文化的发展与形成

2021-04-22王晓璐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利水利工程价值观

王晓璐

水利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水利文化是推动水利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与国家的重要着手点,并且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国水利文化发展方向是向科学文化进发以及与多领域建立联系,因此要基于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建设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水利文化符合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形势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审视中国水利文化的发展意义

(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重要支撑

首先,发展水利文化有助于“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水利事业利国利民,其具体功用更为突出,比如水利工程能带来多种便利以及规避水患,而正因为如此,水利文化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以及精神意志,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比如治水、用水之策可以让人对“水”心生敬畏,而护水、赏水之策则让人懂得“水”的宝贵,此处的“水”能够升华为自然界,引导人们探索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之道。其次,发展水利文化有助于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开展。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水资源不断降低,如果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进一步恶化。因此要将科学用水、护水等理念融入水利文化中,反过来也能通过科学发展观教育引领全社会懂得保护与珍惜水资源,为水资源持续造福提供保障。

(二)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首先,发展水利文化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水利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水利文化既能从精神层面发挥教育人民、引领风尚等作用,也能从物质层面推动优质水利工程的打造,从而更好地服务整个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秉承物质与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才能获得更好的建设效果,才能向繁荣发展进发。其次,发展水利文化有助于提升水利工程与水利环境的文化内涵。水利文化并不是凭空而生,而是产生于丰富的水利实践中,因此发展水利文化能够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水利实践经验,这不仅能避免水利工程陷入“就工程建工程”的错误思想中,也能为提升水利工程与水利环境文化内涵提供支持,比如三峡大坝水利工程除了引以为傲的兴利除害治水功能外,其建造过程中融入的文化元素也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与精神慰藉。

(三)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工业化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人们逐渐认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会贻害无穷,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开始成为共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只有保护水、节约水并合理利用水才能避免水危机的产生,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发展水利文化有利于提升社会公众水利文化意识,让社会公众从更深層面认识水、了解水以及能够自觉遵守相关水利法律法规,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水”为引,逐步扩展至整个生态自然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深入人心,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创造条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国水利文化发展方向

(一)向科学文化进发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水利文化,比如修建于战国末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直到现在依然发挥着作用,并且还获得了“世界水利工程鼻祖”之称。随着时代发展,水利文化需要不断革新,而科学文化则是重要发展方向。新时代的科学文化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两种思潮曾“携手合作”,也曾“分道扬镳”,而随着实践的积累与验证得出,两者只有交融协调才具有意义;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有侧重,其中自然科学偏重技术,社会科学偏重文化,两者交叉赋予科学技术文化特征,使其在文化发展中具有更大价值。中国水利文化向科学文化进发是必然趋势,这不仅有利于优化水利事业服务功能,还能为开启水利文化新历程、促进水利文化绚丽多姿注入巨大活力。

(二)与多领域建立联系

中国水利文化要与多领域建立联系,这是水利事业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以及满足社会公众审美的必然要求。水利文化要与建筑领域、生态领域、城市规划领域等建立联系,比如在建筑领域中,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建筑技术支持,但由于重技术、轻艺术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水利工程中鲜有标志性项目出现,从而让水利文化失去展示自身魅力的平台与机遇。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水利文化中融入更多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元素,而后通过向建筑领域渗透,推动水利工程更具艺术性。生态领域、城市规划领域与社会大众密切相关,而水利文化需要与它们建立联系,如此才能切实发挥其利国利民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国水利文化形成途径

(一)建立健全水法律法规体系

水利事业发展需要得到法律制度的支撑,而这也是形成水利制度文化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水法律法规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挥“指南”作用使水利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该体系必须具有立体交叉特征,即横向与纵向兼有,其中横向指的是法律法规涵盖全面,能够对水利事业的各个领域做出指导,如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等;纵向指的是法律法规由国家到地方、由政府到各个部门紧密联动,进而保证法律法规可以贯彻落实,为水利事业的扎实推进提供有力保障。水法律法规体系既要遵循水利活动科学规律,又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从而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水利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大生态水工学与河流伦理学学科建设力度

水利事业讲究科学性,只有始终遵循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兴水之利、除水之害。加大相关学科建设力度是保证水利事业科学性的重要举措。从目前情况看,生态水工学与河流伦理学属于新型学科,这两个学科对于推动水利规划治理整体化以及管理决策伦理化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伦理层面值得深入探究。比如在对某项水利决策的判定中,“好”与“坏”、“对”与“错”等主要是从相对层面进行考量,而这样的考量会因为判定主体内在倾向渗入主观性,从而影响决策可行性的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伦理判断能够发挥其否决权来否定可行性不足的决策。加大生态水工学与河流伦理学学科建设力度还有利于深化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使珍惜水源、保护水生态环境等理念融入水利文化中。

(三)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效益评估与分析机制

建设水利工程是发展水利事业的重要部分,是水利事业发挥利国利民作用的“前沿阵地”,也是形成先进水利文化的重要载体。想要确保水利工程项目收到成效,需要在项目开启前进行综合效益评估与分析,比如分析工程设计的合理性、计算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评估工程项目美学效果是否符合核心审美等。诸多方面必须统一考量,尽可能使水利工程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能够成为教育典型,引导人们尊重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追求真善美,这对于发挥水利文化的导向、凝聚、教育、规范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大力发展水利文化产业

在中国水利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中,发展水利文化产业既有利于相关文化理念更好地传播与传承,也能通过产生经济效益为水利文化建设的可持续进行提供支持。目前,水利文化产业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利旅游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外出旅游逐渐常态化。大力发展水利旅游業不仅能让人们深入了解水利工程,还能体悟内部蕴含的精神文化,比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展现出的古人智慧,三峡大坝背后的科技壮举,等等。二是城市景观设计。人们可以将水利技术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中,如设计户外景点、公园景观等,这样可以让水利文化渗入日常生活中,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熏染作用。三是水利新闻出版业。新闻出版业可借助信息传播优势实现大面积传播水利文化的目的,让人们更加了解水利文化。在信息时代,水利网络建设也要提上日程,如水利网站、水利数字出版等均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马云.基于水文化传承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7.

[2]邓俊.水利遗产研究[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

[3]李妍芳.北宋三渠与中原水利文化遗产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4]郑琼.基于体验感测度的水利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20.

[5]杨帆.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合肥市水利旅游开发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7-33.

(作者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水利水利工程价值观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水利工会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