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模式在小学古代建筑艺术欣赏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22陈淑贤
陈淑贤
摘 要:泛在学习具有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相融性、学习资源泛在性的特性,推动着美术教育的变革和创新,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模式。在小学古代建筑艺术欣赏课中,改变传统美术欣赏课教与学的方式,在课前、课中、课后通过有无情境、真实情境、虚拟情境下的泛在学习,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多元感知、多维度欣赏,激发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鉴赏能力,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泛在学习;小学美术;古代建筑艺术欣赏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美术六年级《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相关知识庞杂。对于如此众多的古代建筑艺术内容,如何实施教学?教师如何调动学生欣赏、思考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民族文化的艺术探索、传承与发展中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泛在学习具有了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相融性、学习资源泛在性等特性,由此推动着美术教育的变革和创新,泛在学习成为培養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模式。泛在学习模式是在移动通信的基础上,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终端设备获取学习资源,从而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泛在学习模式在古建筑艺术欣赏课中的应用研究,让美术教师对传统美术欣赏课教与学的过程产生了新的思考。
二、应用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当前,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书籍外,还有各种微信公众号、App、课程平台等。教师通过学校泛在学习网平台、平板电脑电子书包为学生提供论证、分享、交流、质疑的空间。同时,教师对利用泛在技术所提供的良好契机,引领学生进行古建筑艺术欣赏的深度学习。利用学生课前的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内进行探究和取证,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排除杂质、聚焦精髓,从而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泛在学习研究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所有的教与学必须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储备及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来构建、开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与学情有深入的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属于“欣赏、评述”的课程,是六年级上册《古建筑的保护》的延续与进阶,重在欣赏古代建筑艺术的布局、造型、结构、色彩之美,为第四学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会通过网络、书刊收集相关信息及整理资料,能够合作探究,会制作PPT;初步了解了我国古建筑的分类,会写调查报告,初步掌握了欣赏文物的方法。本节课的认知瓶颈是掌握鉴赏古建筑的方法,辨别古建筑屋顶的外观造型的不同,了解榫卯连接方式,认识斗拱构件。基于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遵循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来设计,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
学生在泛在学习环境中,运用自主收集、整理资料的办法,采用讨论、比较等方式参与合作探究性学习,更新美术观念: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布局、外观、结构、色彩、类别及风格特点,品味古建的美,能用简单的语言对古建筑进行赏析、评述;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工匠精神;发展学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创意实践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三、应用研究思路及实践
泛在学习包含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更注重学习内容及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和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师应该发挥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课程的组织策略上。
泛在学习模式也包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是动态生成的,强调活动、社会交往、情境、协作的重要性。知与行是交互的,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教师将泛在学习模式融入课前、课中、课后,通过情境教学法,多维度欣赏古建筑,设计了“我国古建筑艺术鉴赏达人”闯关游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
1. 课前泛在学习模式的探究学习
泛在学习为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拓宽了视野。泛在学习具有及时性及可获取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古建筑的文档、数据、图片和视频等学习资源,学习时间可实现碎片化。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习者应具备决策信息能力,而这对教师的课堂管理策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整理及归纳能力。所以教师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任务驱动古建筑欣赏学习,防止利用泛在学习模式搜集到的古建筑知识流于碎片化,不成系统。
课前,教师可通过小游戏“古建筑刮刮卡”,激发学生领取学习任务的兴趣,以小组完成古建筑调查表及古建筑分类介绍PPT为任务驱动,在主题中进行有目的的泛在学习。
(1)运用有主题的无情境泛在学习(普通的资源检索与浏览)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运用收集、整理资料的办法,尝试实地调研,初步了解我国古建筑的艺术风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搜集资料、探究学习后,形成调查报告及制作成PPT,上传至学校泛在学习网。学生通过多元化的途径进行古建筑分类资料的收集,生成动态资源,将碎片化的知识凝结在一起,与大家交流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支架作用,既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对检索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指导,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调控。
(2)基于真实情境下的泛在学习(教师带学生到家乡古建筑陈氏古祠堂进行实地探究)
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带领学生到家乡古建筑陈氏祖祠五大祠进行实地探究、考察,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泛在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观察、分析、欣赏的眼光了解古建筑的整体布局、外观造型、建筑结构及装饰色彩等。
学生在泛在环境下的探究学习,都具有目的性及指向性。资源不是教师准备好的,古建筑艺术知识的学习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单向传播向主动的多向性传播转变,具有动态的生成性。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师生与泛在学习平台之间都具有了交互性,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分类整理,归纳出我国古代建筑的分类——宫殿、楼阁、塔、亭、祠堂等,并分别就具体、典型的古建筑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如研究宫殿一组的同学深入研究故宫,研究亭台的小组专注于我国四大名亭等,对古建筑的了解,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完成古建筑调查报告,汇总成PPT。泛在环境下的探究学习,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