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弱视早关注,莫错失矫正时机

2021-04-22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弱视焦距屈光

目前,很多家长因对孩子弱视缺乏了解和关注,结果耽误了治疗,导致错失了最佳矫正时机,影响了孩子的视健康。在此,就和大家说一说有关弱视的一些基本常识。

弱视儿童的异常表现

孩子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眼健康,可从下列异常表现及早发现孩子的弱视。

首先,孩子两只眼睛注视的方向不一样,尤其是出生6个月以内就发现“对眼”现象,那孩子发生弱视的机会就比较高了。

其次,孩子看东西时喜欢眯眼、偏头、看电视总是凑得很近。有些年龄很小的宝宝也会表现出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

最后,弱视的宝宝由于视力低下,对身体其他方面的发育也会造成影响,比如肢体活动不协调,左右不分,说话颠三倒四等。

有一种情况最需要注意,那就是部分弱视的宝宝只有一只眼睛视力不好。通常难以发现这些宝宝视力的异常,更多的是在幼儿园、学校查体时发现的。因此,参加学校及医疗机构组织的体检筛查,才能及时发现宝宝的视力问题。

哪些原因会引起弱视

1.斜视性弱视 所谓斜视是指注视东西时两只眼睛的方向不一致,尤其是在出生6 个月以内发生的内斜视,也就是常说的“对眼”,那只经常偏斜的眼睛的视力发育通常会比较差。

2.屈光不正性弱视 最常导致弱视的是高度远视和散光,这两种屈光不正会让宝宝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不清晰,出现双眼矫正视力(戴上眼镜的视力)低下。

3.屈光参差性弱视 所谓屈光参差,就是两只眼睛光学系统的焦距差别比较大,就像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焦距正常的眼睛有良好的视力,焦距异常的眼睛看到的物体是模糊不清的,两只眼睛看到的影像互相干扰,宝宝只好关闭了模糊眼的图像,造成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 儿童先天或外伤性白内障、上眼皮下垂遮盖大部分瞳孔或者有角膜混浊白斑,就像遮光窗帘挡住外面的阳光,把屋子变得漆黑一片,视网膜缺少了外界多姿多彩的物像刺激,视觉神经功能发育受到干扰。这种类型的弱视通常程度比较严重。很多白内障宝宝做了手术仍然视力很差,需要长期大量的弱视治疗。

弱视治疗宜早不宜迟

人类宝宝的视觉功能在刚出生时还不完善,3 岁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7~8 岁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12 岁以上视觉发育的可塑性显著降低。应该赶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进行有效的治疗,视觉功能康复效果最好。不过,对于年龄大的孩子也不要轻易放弃,积极治疗仍能够有很大帮助。

弱视的治疗关键是坚持配戴合适的眼镜和坚持不懈的弱视综合治疗。首先,是要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

其次,是遮盖治疗。通过眼罩、眼贴主动遮挡患儿健康眼,强迫其使用弱视眼看东西,以提高视力。对于强烈抵触遮盖治疗的宝宝使用阿托品滴眼剂,滴在宝宝视力比较好的眼睛上,使用药物后,宝宝不能看清楚近处的东西,在看书、吃饭、玩玩具这些近距离活动的时候,弱视的眼睛开始启动工作,从而起到类似遮盖的作用。

最后,就是进行视觉训练。弱视的眼睛需要进行精细训练,比如串珠子,玩“连连看”,“找不同”等游戏,这些活动让弱视的眼睛充分使用,可以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部分宝宝视力提高到0.6左右会出现长时间停滞不前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台期,这个时候更需要坚持进行有效刺激,有些宝宝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视力异常,弱视的宝宝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眼部功能异常,比如调节能力低,阅读等近距离工作疲劳;双眼间的使用不协调,融像和立体视功能低于正常等。这些情况即使视力提高到正常还常常存在,需要进行视觉训练加以改善。

猜你喜欢

弱视焦距屈光
清芬凌霜
叶敏作品赏析
探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