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及增长潜力研究

2021-04-22刘金玲狄乾斌

生产力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潜力进出口

刘金玲,狄乾斌,2

(1.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已然成为衡量各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标志。2013 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指出中国将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1]。而东北地区受早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对外贸易起步较晚,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发展差距较大,2014—2018 年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平均仅为3.2%。长期以来,东北地区贸易伙伴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在贸易过程中以低价战略和出口数量扩张形成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探讨东北地区外贸增长潜力有助于了解东北地区在贸易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把握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国家间经贸合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国内外文献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2]。国外研究主要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可以提高中国经济和战略地位,同时对世界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3-5]。而目前国内学者重点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从国家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带来的贸易格局变化及其经济贡献。邹嘉龄等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社区发现法研究探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的基本特征[6-8]。杜运苏等基于离散持续时间模型和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9-10]。二是从区域角度探讨“一带一路”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的影响。邹嘉龄等分析了中国30 个省、市出口沿线国家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11];刘慧等从理论上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12-13]。尽管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学者将中国作为一个研究整体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但由于我国国土广袤,各个区域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对政策的推进情况也有所不同。东北地区具有发展外贸的优势和条件,现有对东北地区的外贸研究集中在从不同时空尺度探讨东北地区贸易格局变化[14-18],而“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为东北地区外贸发展带来影响以及东北地区基于当前基本情况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仍然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东北地区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东北地区进出口流量和流向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力模型测算未来东北地区与29 个样本国家的贸易增长潜力,进一步分析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进行讨论。

二、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及原因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演化情况,同时,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具有明显的时、空双维度特性,根据研究的目的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故选用2013—2018 年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演化特征。

(一)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时间序列分析

1.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整体情况分析。从区域整体来看(见图1),2014—2018 年间,东北地区外贸总额整体呈“倒U 式”增长,且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14 年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 792 亿美元,达到近五年来该地区贸易总额的最高值,随后开始出现下滑趋势,且在2016 年降到最低值1 215 亿美元。出现这一下降的原因既与2015 年起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有关,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自身产业结构问题,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优势正在慢慢减弱。在2015—2016 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东北地区进出口增速始终处于负增长的状态,直至2017 年有所回升,且在2018年出口增速达到7%,进口增速跃升至25%,对外贸易总体保持向好态势,这与新一轮的东北振兴战略深度落实有关。

图1 2014—2018 年东北地区进出口额概况

与贸易额增长趋势不同,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在全国地位保持平稳(见图2),进口额在全国比重平均仅为4%,出口额在全国比重平均仅为3%。呈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北地区经济转型相对较晚,国有企业比重过高,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营商环境较差,投资吸引力不足,同时由于东北地区周边国家政策不稳定,开放合作平台尚未完全落实,致使国家间贸易流通不畅。上述不利因素在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下,对东北地区外贸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

图2 2014—2018 年东北地区进出口额占全国比重

从区域内部来看(见图3),东北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外贸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且贸易逆差逐年扩大。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拥有大连港、营口港等多个港口,港口贸易发达,进出口总额由2014 年865 亿美元跃升至2018 年1 144 亿美元,领先于其他两个省份。辽宁省进出口增速与东北地区整体贸易增长情况相似,呈“倒U 式”增长趋势。其中,在2014 年贸易额出现骤降主要与该省份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有关,但随着辽宁省各方面作出积极调整,进出口贸易很快恢复发展。

图3 2014—2018 年东北地区各省份贸易概况

2014—2018 年间,吉林省一直处于较大的贸易逆差状态。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导致该省份出口额连年下降,逆差幅度持续扩大。进口额由2014 年206 亿美元下降至2018 年157 亿美元,出口额由2014 年57 亿美元下降至2018 年49 亿美元,与其他两个省份相比外贸规模和增速最低。呈现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吉林省保留了较多原有的经济体制,产业转型困难,同时封闭的内陆环境使其对外贸易难以发展。

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2%。但从外贸发展来看,该省由于缺乏便利的入海通道,而水运作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成为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约束条件之一。其次,黑龙江省出口多为资源消耗型产品,资源枯竭短期不可恢复,使得该省资源优势逐渐消失,以致该省出口额从2014年的173 亿美元跌落至2018 年的44 亿美元,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2.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结构分析。从贸易商品结构来看(见表1),2018 年东北地区主要出口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进口机电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特征。分省来看,黑龙江省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等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品;主要进口原油、原木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其中,石油进口额为148.4 亿美元,占全省商品进口总额的67%,且主要来自邻国俄罗斯。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长期以来两国的友好关系和互惠政策决定了原材料等产品成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商品。

表1 2018 年东北地区主要进出口商品及金额 单位:亿美元

吉林省主要出口医药品和纺织制品等初级加工产品。主要进口以汽车、仪器装备为主的工业制成品。其中,交通运输设备、机械器具和电气设备等商品在吉林省的进出口中均占有较高地位。近年来,吉林省产业发展以汽车、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这与吉林省进出口商品结构相符。

辽宁主要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主要进口机电产品、原油和高新技术产品,这与东北地区整体外贸结构相似。装备制造、冶金和石化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因此辽宁省主要的进出口商品均包括机械器具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其中,机电设备进出口更是占到全省贸易总额的35%以上。

(二)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空间格局分析

1.东北地区主要贸易国家分析。2018 年,日本、德国、韩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是东北地区主要的贸易伙伴(见表2)。分省来看:黑龙江省主要出口国家为俄罗斯、美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印度和日本,主要进口国家为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巴西、伊拉克和美国。因黑龙江省的沿边优势,俄罗斯成为该省最大的进出口国家,进口额高达162.0 亿美元,占黑龙江全省进口总额的74%,且进口多以原料产品为主。

德国和日本是吉林省主要的进出口贸易国,2018 年,该省对两国的进口分别占全省进口总额的35%和8%,此外,进口到俄罗斯、捷克和比利时等中东欧国家的商品集中在车辆设备、电气机械等各种机电产品。吉林省主要出口地为日韩等发达国家,同这些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总体来说,吉林省出口贸易具有总量低、出口目的地分散等特点。

表2 2018 年东北地区主要进出口国家及金额 单位:亿美元

辽宁省主要贸易伙伴均为一些发达国家,其中主要出口地为日韩国家以及欧美国家。辽宁省主要进口地较为分散,分布在东亚和欧洲部分地区。其中,自2015 年中澳协定签订以来,大大带动了辽宁对澳大利亚的进出口贸易,2018 年对澳大利亚进口51.9 亿美元,占辽宁全省进口额的33%,成为辽宁省最主要的进口贸易国家之一。

2.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内部空间分异分析。考虑到东北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存在差异,为了更精准地了解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空间分异情况,本文以东北地区地级市为研究的基本空间单元,运用ArcMap 10.2 对三省贸易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得出2018 年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见图4)。

图4 2018 年东北地区地级市单元对外贸易空间格局

从东北地区内部各地级市出口情况来看(见图4-a):2018 年,东北地区出口排名前五的城市均分布在辽宁省,这与辽宁省区位条件和产业优势有关。其中,大连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开放和副省级城市,出口贸易额高达291 亿美元,成为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最为活跃的城市。以营口、葫芦岛等为代表的沿海港口城市在东北对外开放中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区域优惠政策为这些城市的出口贸易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相反的是,以黑龙江省鹤岗市和七台河市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转型困难,出口动力不足,与东北地区其他城市外贸发展相比差距较大。

从东北地区内部各地级市进口情况来看(见图4-b):2018 年,东北地区进口贸易额排名靠前的主要城市分别为大连市、大庆市、长春市、沈阳市。其中大连市以432 亿美元进口额高居第一位,其主要的高新技术产品均依赖进口。近年来,大庆市通过推进全面落实增值税减税政策,扩大进口取得显著效果。长春市和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通过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聚集,促进了当地外贸发展,同时引领东北内陆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

三、基于引力模型的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潜力预测

(一)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1.引力模型简介。引力模型是探讨国际贸易问题的重要研究方法,最早应用引力模型的是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指出两个国家之间的单项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19]。在此之后,根据研究需要,逐渐引入其他变量,如人口变量以及表示两国是否接壤、是否同属一个贸易集团等诸多虚拟变量,均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20]。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包括区域经贸合作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和某一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21]。

一般认为,贸易引力模型可表示为:

为了便于回归,转为对数化一般形式为:

式中,α 是常数项,Tij为某一时期i 到j 国的进出口总额;Yi为i 国的GDP;Yj是j 国的GDP;Dij为两国之间的距离;μij为随机误差项。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在基本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用可以衡量一国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的人口变量,人口越多,需求能力越强,故取正值。引入贸易开放水平变量来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规模和水平,以贸易总额占GDP 的比重来表示,贸易开放水平越高,贸易流量越大。引入政策安排等虚拟变量,贸易作为一种交易,存在一定的交易费用,优惠的政策安排必然能够减少额外的交易费用,本文主要考虑“一带一路”倡议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中国于2015 年正式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但由于各国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时间不同,因此,根据各国实际签署的年份,在签署前取0,签署后取1,同时,两地接壤,社会经济联系加强,贸易的可能性增大。最终,建立东北地区贸易引力模型方程(3),对变量的解释说明如表3 所示。

表3 解释变量的预期符号和理论说明

2.数据来源与处理。鉴于世界经济受2008 年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数据出现波动,本文选取2010—2018 年东北地区对样本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流量为面板数据,各样本国进出口贸易、人口总数和贸易额均源自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自2011—2019 年三省统计年鉴;东北地区与样本国的接壤数据来源于CEPII 数据库;样本国是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依据中国一带一路网发布的相应文件;东北地区与各国距离根据Time and Date 网站中的距离计算器计算得出。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时间的连续性,贸易国家样本选取奥地利、埃及、澳大利亚、巴西、德国、丹麦、俄罗斯、菲律宾、法国、韩国、荷兰、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瑞典、瑞士、泰国、土耳其、新加坡、匈牙利、西班牙、印度尼西亚、意大利、英国、波兰、捷克、比利时和巴基斯坦,这29 个国家每年与东北地区的贸易总额占据了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对这29 个国家的贸易进出口基本上代表了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流量和流向。

3.实证结果及分析。利用样本数据,运用Stata 14软件对方程(3)进行线性拟合,假设模型满足混合效应并进行LM 检验,检验结果强烈拒绝原假设;假设模型满足随机效应并进行Hausman 检验,检验结果接受原假设,两者结果均认为应该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同时,由于对数据进行了对数转换,便克服了引力模型中的异方差问题。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引入解释变量越多越会弱化模型的解释能力,因此,在基本模型解释的基础上,引入拓展引力方程并在计算过程中采用向后剔除法,以得到拟合效果较好的模型(4)。

基本回归方程(2)和拓展回归方程(3)、方程(4)输出的回归结果如表4 所示,可以看出,决定东北地区与样本国贸易的主要因素为双方的经济规模、空间距离、接壤情况和贸易开放水平。测算过程中,在未改变回归方程有效性基础上,考虑到人口和BR 解释变量显著性过低,予以剔除,剩余其他解释变量均在0.1%统计上保持了较高的显著水平。在回归结果(2)中,人口变量不显著的原因在于人口因素对贸易的双重作用,模型结果中体现的是其总效应,所以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虚拟变量BR 不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一带一路”制度安排在东北地区尚未完全发挥作用。在回归结果(3)中,模型整体的R2值是在合理区间范围内的,且相较于基本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优,Wald 卡方检验结果(chi2(4)=435.79,p<0.0005)表示模型中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联合影响极其显著。对拟合结果(3)做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东北地区与样本国的贸易流量与双方的经济总量呈显著的正相关(0.1%),研究结果符合引力模型的基本定义,表明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是影响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

(2)两国贸易额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距离在双边贸易中起到显著的阻碍作用,空间距离越大贸易成本越高,从而限制双方贸易往来,由于东北地区贸易进出口商品多以原材料和机器设备为主,对运输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空间距离应更为敏感。

(3)贸易开放水平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各国的开放程度对双边贸易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与之前的预期一致。在0.1%的置信区间内,回归系数达到0.549,表明一国的贸易水平每提高0.1%,东北地区与其进出口贸易增加0.549%。

(4)两地是否接壤对双边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首先,两地接壤意味着双方克服了距离因素的阻碍作用,在贸易过程中交通运输成本明显降低,利于双方贸易往来。其次,两地接壤表明双方的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社会经济联系密切。因此,促进东北地区与样本国的经济文化往来对双方贸易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表4 模型估计结果

(二)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增长潜力分析

1.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潜力预测。引力模型是估算国家间贸易潜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回归模型可以预测东北地区与各国的贸易流量,即将实际贸易流量与理论上的贸易流量相比较来说明东北地区与各国的贸易潜力。该值越大表明贸易潜力越小,反之则越大。本文采用东北地区贸易引力模型模拟2018 年东北地区对29 个样本国的外贸潜力,并利用刘青峰和姜书竹(2002)[22]划分的贸易潜力分类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潜力再造型,此时的比率在1.20 以上。与该类贸易伙伴扩大贸易规模的可能性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接下来需要调整现有贸易结构,探索新的贸易模式。以下没有此类贸易国家。

二是,潜力开拓型,此时的比率在1.20~0.80 之间。根据模型分析,贸易双方还有可以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属于此类的贸易伙伴有巴西、澳大利亚等29 个国家,其中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国家占四成以上。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于寻找双方的互补优势,同时保持促进贸易发展的有利因素,并借助“一带一路”平台,推动双方贸易合作发展。

三是,潜力巨大型,此时的比率在0.80 以下。与此类贸易伙伴之间具有不可克服的距离障碍或存在一定的贸易壁垒,样本中没有属于此类的贸易国家。

表5 2018 年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潜力分析结果

2.东北地区分省份对外贸易潜力预测。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现状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内部各省份对外贸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分别建立相关贸易引力模型方程,以此为基础,对各省份外贸潜力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中,P1、P2、P3分别表示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的贸易潜力系数。

分省来看(见表6),根据上述实际值与模拟值的比值分类,黑龙江与大部分样本国属于第二类贸易开拓型,属于第三种类型的国家仅为埃及。吉林与多数样本国家具有进一步贸易发展空间,但同德国、匈牙利存在“贸易过度”现象。同东北地区整体贸易潜力预测结果相似,辽宁省与29 个样本国家均有一定的贸易潜力空间,表明辽宁省与样本国家的贸易发展潜力仍有待挖掘。

表6 2018 年东北地区分省份对外贸易潜力分析结果

四、结果与讨论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东北地区外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从区域整体来看,2014—2018 年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和外贸增速呈“倒U 式”增长,区域整体外贸额占全国比重较低,且内部各省份之间进出口差距较大。从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国家来看,2018 年东北地区主要出口机电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进口机电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是其主要特征,且日韩等发达国家仍然是东北地区主要贸易伙伴。在当前发展中,东北地区应保持对外开放的良好势头,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培育新兴产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面对贸易市场过于集中的问题,积极发挥“一带一路”对外连接作用,开拓多元化贸易市场,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从空间分异情况来看,大连、营口等沿海开放城市一直引领着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其次,长春、沈阳作为省会城市,进出口贸易优势显著。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通过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吸引资金、人才等要素集聚,成为东北贸易规模较大的区域。而松原、阜新和齐齐哈尔等分布在外围地区的内陆城市,人才流失严重,投资吸引不足,成为外贸发展相对较差的地区。因此,在未来发展中,沿海城市应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港口经济,引领东北地区外贸发展。省会城市应在原有产业基础之上加大科技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重视优势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外贸环境。

从外贸增长潜力方面来看,东北地区与29 个样本国的贸易流量主要受经济规模、贸易开放水平、接壤情况以及距离因素的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东北地区同部分国家签署的双边贸易协定尚未完全发挥作用,同多数样本国家的贸易潜力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东北地区内部各省份对外贸易增长潜力也存在巨大差异。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积极建设,东北地区应注重与周边国家发展贸易,积极发挥各省市优势条件,其中,俄罗斯、蒙古国和朝鲜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且目前基本处于开发不完全状态,日韩国家资金及技术实力较强,但自然资源贫乏。东北亚地区资源分布以及技术、资金的互补性,为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开展广泛的经贸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对外开放仍然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对该地区贸易潜力进行分析预测,该模型对于解释双边贸易量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以此丰富区域贸易研究。但由于相关统计数据的获取难度较大,影响双边贸易的有效因素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有关国际贸易中引力模型的深入探讨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潜力进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艺术的纯真潜力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