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街道理念下的老城区生活性街道空间研究
——以南昌市聆江一路为例
2021-04-22李卓琪韩凝玉黄禹蒙
李卓琪,韩凝玉,黄禹蒙,陈 思,王 玥
(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0 引言
在新时代城市生活的大背景下,共享理念正在成为一个大有可为的发展主题。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的节约利用。”这一意见强调了共享理念在城市道路规划中的重要意义。共享理念的核心是将各自占有转变为公共拥有,在老城区的生活性街道里,如何将街道的公共空间进行重构融合,打造新的共享街道空间来唤醒生活性街道本该拥有的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概念界定
1.1 老城区生活性街道
老城区生活性街道一般存在于城市老旧居住社区中,是城市老城区中最常见的街道类型。该类型的街道车行道宽度一般以两车道为主,车流量较少,街道宽度较窄,大多为城市次干道或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较小,在满足基本出行安全的基础上体现出较强的生活性[1]。生活性街道除交通通行的功能以外,还是承载社区居民日常户外生活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体现城市面貌与传递社区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间。老城区的生活性街道按照空间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独门独户的院落围合的街坊型街道、建筑或者小区围墙围合的混合式单位型街道、封闭式管理的大型小区围合的封闭式物管型街道[2]。本文主要以南昌市聆江一路为例,研究由建筑或者小区围墙围合的混合式单位型街道的老城区生活性街道。
1.2 共享街道理念
共享街道理念最早起源于1963年布坎南(Colin Buchanan)在《城镇交通》的报告中提到的街道交通不应该只关注其交通承载量,更应该关注其环境质量,作为居民公共生活的载体,街道的重点还在于社会交往和步行等功能。他提出的这种道路使用者融合的观点形成了共享街道理念的雏形。它使人们重新开始关注人与车辆在街道中的平等路权,该理念在20世纪70年代被尼克·波尔(Niek de Boer)在荷兰以Woonerf(共享空间)的形式在一些低收入人群居住的社区开始实施,随后在德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发达国家得到推广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共享街道作为一种综合性街道设计方法是对公共街道多元化功能的一种强调,包括具有场所功能、公共需求的改变以及期望从机动车交通转移至面向全体使用者的可持续与安全的交通[3]77。
共享街道理念发展至今,由于国情不同以及城市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在中国的实践应用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关于共享街道如何顺应中国的特殊环境,转变为适合中国老城区生活性街道的有效更新理念仍然有待研究与探讨。
2 研究对象现状分析
2.1 生活性街道概况
图1 聆江一路现状卫星图
南昌市聆江一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道路全长456 m,横截面宽15 m,如图1。2017年聆江一路开始被划入单行道交通管制范围,且在道路前进方向的左侧禁止停放车辆。道路截面主要由两侧的步行空间、侧方位停车区域、车行空间三部分所组成。聆江一路存在于由城市主干道围合和中小街道分割的城市小街区中。这条东西走向街道的周围属于混合式单位型社区,其主要使用人群为周围各小区的居住人群。这些不同的小区大致形成于上世纪末及21世纪初,以多层的成排建筑为主,街道的边界靠建筑立面或者小区围墙围合而成。作为城市交通道路的末梢,聆江一路的居住人口比例以中老年人居多。周边分布的公园绿地资源缺乏,配套的生活运动基础设施较少。相比于南昌市区的大型快速道路,聆江一路的设计尺度相对较小,是一条典型的老城区生活性街道。
2.2 生活性街道的问题
通过对南昌市聆江一路的实地走访以及对当地居民的调查分析,本文将聆江一路现存的空间使用问题总结如下。
2.2.1街道空间功能杂乱,机动车权至上
位于老城片区的聆江一路建设由于年代久远,规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狭窄的路况导致人行道每边仅有3.75 m,且由于车辆的乱停乱放现象以及部分自行车和电动车对人行道空间的随意占用,不断压缩着本来就面积狭小的居民公共活动空间。在聆江一路上机动车的快速通行变成了街道的首要功能,挤占了街道作为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而在车行道上玩耍的儿童也同时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街道上不同类型的使用群体实为“占用”而不是“使用”着街道,如图2。
2.2.2街道小区各自封闭,公共空间分布不均
聆江一路道路两旁的用地性质均为居住用地,被九个不同的老旧小区围合的聆江一路两旁通常为小区的围墙、大门以及一些高层小区临街建筑的底层商铺,如图3。大多数小区内部建筑并不是临街而建,建筑与街道之间的这些没有明确意义的剩余空间被各个小区占为私有,并通过建筑围墙将其与街道空间以及其他小区隔离开来,同时这些形成于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即部分小区空间富余而部分空间明显不足,如图4。这些空间与现有的街道空间仅一墙之隔,却由于现有空间格局的规制成为碎片化不均分布的失落空间,如图5、图6。
图3 聆江一路周边小区分布
图4 聆江一路周围不均匀分布的小区内部空间
图5 聆江一路社区的场地肌理——建筑、道路、绿地
图6 聆江一路被围墙分隔的小区公共空间
2.2.3街道活力丧失,邻里关系淡漠
街道作为城市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它的活力应该更多来源于在街道空间内发生的公共生活与社交活动,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将街道定义为社会空间,而并非仅仅是人与汽车的交通空间[4]。充满活力的街道空间应该能够满足各年龄阶层的所有人群对公共生活的不同需求,并且具有足够的空间以及完善的设施来达成他们的空间体验。而聆江一路由于活动空间场所的缺乏以及街道设施的破败,这条老城区街道的活力正在逐渐丧失。街道使用者几乎不会在街道上发生社交活动,邻里之间由于缺少交流机会关系趋于淡漠。因此生活性街道作为连接邻里关系的重要纽带,在唤醒街道活力,促进邻里关系方面理应做出更多的贡献。
3 生活性街道空间更新原则
唐纳德·阿普亚尔德(Donald Appleyard)在《宜居街道》的研究中说到,场所如果有条件邀请人们开展公共生活且不受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时,社会生活就会呈现于街道上[5]。因此对于聆江一路这条生活性街道如何通过有效的空间更新达到重塑街道活力的目的,需要遵循一定的更新原则。具体总结为四点:
1)整体性原则。对街道空间进行整体规划。生活性街道空间的范围应该包括道路红线空间以及小区建筑退界以内的灰空间,将这些相邻的空间通过道路连接为一个整体,为街道空间的公共活动提供更充足广阔的场所。区别于传统的街道设计只关注道路红线以内的线性均质化空间,这种对街道空间的规划能够从全局上保持街道空间的整体性,同时道路空间的更新应该保持所有空间的连贯性,在整体布局上形成一定的特色。
2)共享性原则。街道空间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打造共享街道的理念首先在于道路路权的共享,即行人、机动车、慢行人群在街道中共同享有平等的路权。重新衡量慢行空间在街道中的比重,将更多比例的街道空间提供给慢行出行者。其次共享性原则在生活性街道空间中还可以体现为公共生活空间的共享,原先属于各个独立小区中被围墙分隔的大院空间与道路整合成为一体化的共享公共空间,从而实现街道上所有居民共享同样的公共街道空间,使得街道空间真正成为居民生活交往的户外场所,实现街道除交通通行以外的更多复合性功能。
3)遵循人本位原则。将街道路权回归行人,满足街道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将街道的路权重新交还给行人并重视行人的活动诉求。同时残疾人与老年人等交通弱势群体的道路安全也应该被考虑。
4)通过稳静化原则。提高慢行街道安全性。与城市快速路不同,比起快速交通的通行,生活性街道更为注重街道的生活交往功能。街道的稳静化在共享街道中必不可少,一方面,通过街道设施的布置来曲折化机动车行驶路线以及设置一定的减速带等都是实现道路稳静化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共享街道环境中路权的不确定性使得道路使用者依靠其对冒险的倾向和对危险的感知做出更谨慎的行为[3]85,从而降低他们在共享街道上的行驶速度。稳静化原则能够提高街道的安全性,同时有效减少街道中由于快速行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4 生活性街道空间更新策略
在遵循以上的街道更新原则的前提下,针对街道现存的几点问题提出了相对的更新策略,它们主要包括街道空间的功能转变、公共空间的融合共享和街道邻里关系的缝合。
4.1 空间的功能转变——城市客厅
聆江一路的街道更新在本质上是对街道空间功能的重新调整。对于老城区的生活性街道来说,街道的主要功能大致上可以分为交通组织和居民生活。由于聆江一路的使用人群主要为当地居住的中老年民众,其对于公共空间生活交往的需求相比于流动性的交通需求来说更为重要。在街道的主要交通功能完全可以由平行的其他道路分流的情况下,聆江一路的公共空间功能应该着眼于其生活交往的场景中。在兼具道路可达性的同时,街道还应该具有为居民提供交往场所,创造更多公共空间的功能[6]。将生活性街道的角色打造为美观舒适的有活力的城市客厅。
4.2 空间的融合共享——化零为整
聆江一路的街道空间两侧主要以周边各个小区的围墙以及大门入口为主,仅有部分建筑临街,如图7。各个小区内部的建筑退界空间被围墙区分为不同小区内部的庭院空间。单位大院的空间较为狭小,而一些较新的小区空间则相对宽裕,如图8。对于这些零散的小区内部公共空间选取其临街的部分空间与街道空间融合,拆除原有的临街围墙,以绿篱或其他街道景观设施作为划分空间的柔性屏障,将多个小区大院空间融合后与聆江一路原有的线性街道空间一起成为更新后的共享街道空间,如图9。公共空间融合之后可以有效扩大街道的公共空间面积,使得空间的碎片化不均衡分布变得均衡且整体。此策略主要是针对解决聆江一路现有的公共空间不足以及多个小区均存在不均分布的封闭式碎片空间的问题。下面主要从平面和立面两个方面详细阐述街道空间的融合共享策略。
图7 原有线性道路空间
图8 周边小区公共空间
图9 融合共享的道路空间
4.2.1平面的融合共享
从平面上来说,主要是在拆除小区临街围墙的前提下将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与街道空间融合,运用重新设计的铺装流线将这些空间整合为一个平面,保障聆江一路街道的流畅性,扩大街道空间面积,为使用者提供更多公共的户外活动场所。在平面上街道空间范围向两侧的建筑退界延伸,街道宽度也在道路走向上发生不同变化。绿篱、休憩设施、景观小品等构筑物在平面上的不均等分布重新代替了原有的硬性护栏以及围墙,成为街道空间划分的柔性屏障。
4.2.2立面的融合共享
从立面上来说,聆江一路的立面融合共享首先立足于原有道路路牙的拆除,即消除原有的机动车行驶空间与人行道的高差,使得街道空间成为一体化的平面。在立面上不再人为设置高低差来划分空间的所属权,可以使道路的使用者更为融合,达到共享街道的目的,如图10、图11。其次在立面上通过铺装的轻微凸起为残障人士打造无障碍通道。另外在街道的入口设置立面的入口标识作为共享街道的一个主要特点,目的在于告诉驾驶者正式进入减速慢行的共享街道区域。
图10 聆江一路原有道路高差
图11 消除路面高差后的聆江一路
4.3 缝合街道邻里关系——社交融合
共享街道在聆江一路上的应用还应该致力于改善街道居民的邻里关系,通过将居民所属不同小区的空间与街道融合成为共享空间后,居民的社交活动范围也逐渐相互融合。街道的空间由于融合进周边大小不一建筑退界在平面上形成类似拉链状的空间格局,街道两旁的邻里可以获得更多在街道上发生社会交往的空间与机会,使聆江一路成为缝合邻里关系的重要纽带,如图12。
图12 街道“拉链”
同时街道风貌作为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其文化的挖掘与注入在街道更新中同样不可忽视,街道文化可以有助于提升街道使用者即附近居民对街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唤醒街道活力,形成具有文化内核的城市公共空间[7]。聆江一路可以通过挖掘老南昌的一些民俗文化,在街道的景观设施如入口标识、花坛布置、景墙、座椅等方面加以体现。引入社区邻里共治的概念可以唤醒居民对于街道建设的兴趣,也在行为上促进邻里对于街道空间的认同[8]。
5 结语
老城区生活性街道的更新改造有其特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老旧的空间格局是特殊的时代产物,随着城市的变革发展,老城区的街道更新势在必行。老城区生活性街道的空间更新可以在共享街道理念的支撑下,结合小区开放的政策实践,实现空间以及路权的共享共荣。这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社区空间质量,唤醒街道活力,充分利用社区公共空间资源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南昌市聆江一路的街道更新研究通过将街道空间与小区的建筑退界融合共享打造具有活力的慢行共享街道。这是对共享街道在老城区生活性街道应用理论上的一个大胆尝试,可以为城市中相似类型的街道优化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