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特征、热点与展望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2021-04-22王华敏
王华敏,杨 萍
(1.2.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庆 北碚 400715)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新要求,这些都深刻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主题。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通过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用量化与可视化的方式客观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研究领域的基本图景,能为未来的深化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本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平台的高级检索中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进行检索,来源类别选择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检索出文献795篇。同时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以人工的方式对检索结果进行二次精练,剔除会议综述、新闻报道、征稿启事等与学术研究关联度较弱的文献以及与研究主题相关度不高的文献,最终得到629篇有效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来源。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动态特征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研究机构及作者、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动态特征。根据样本文献的数据,将CiteSpace软件参数设置中的时间跨度设为“1992—2020”,以一年为一个时间切片,阈值设置Top N=50,即选择每个时间切片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0个数据进行分析。
(一)文献的年度走势:数量呈波动式递增的趋势
文献的年度走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阶段变化,还具有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意义。借由Excel表格工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相关文献在数量和时间维度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发文量年度分布图
可以清楚地看到,文献数量整体呈波动式递增的趋势。最早的相关文献出现于1992年,而后十几年发文量都较少。在辛亥百年的2011年,出现了一次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小高峰,学者们重点关注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及意识的形塑。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自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断后,学界开始广泛关注并积极响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发文量开始持续增长。2018年至今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更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文量呈现出成倍式增长的态势。
(二)期刊的来源分布:文献多见于民族类刊物
期刊的来源分布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研究主题的分布领域和期刊来源的水平和特点。利用Excel表格工具对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载文量及排名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相关文献多见于民族研究机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院校主办的刊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其中发文量超过30篇的北大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有3种,超过20篇的有8种。这些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的发文量共为290篇,约占全部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发文总量的46.1%。期刊分布较为集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这一研究结果也可为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定的匹配刊物的投稿建议。
表1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高频期刊(Top10)
(三)机构的统计分析: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
通过对高频研究机构的整理可以反映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主要阵地,了解科研力量的分布情况。评价各研究机构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即发文量。利用Excel表格工具对研究机构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样本文献共来源于147家机构,研究机构较为广泛,其中中央民族大学发文量最多,共计69篇,其余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如表2所示。可以得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这些高校中既有民族类高校,也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但各高校研究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呈现不均衡发展。同时,多数研究机构的发文量仅有1篇,表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缺乏持续性的关注和研究。
表2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高频机构(Top10)
(四)作者的共现分析:作者间合作交流较少
作者是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所在,通过CiteSpace软件的作者共现功能可以反映出某一研究领域的合作情况,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科研动向。运行后得到节点数为46,连线数为12,密度为0.0078的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图中的节点代表作者,节点形似年轮,轮环越大表示发文量越多,节点间连线代表合作关系,连线越粗,表示合作次数越多。图2的结果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研究领域的论文以个人发表为主,各作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进一步的合作有待加强。
图2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同时,根据普赖斯定律N=0.749 (N为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Nmax为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来统计发文的核心作者,已知发文量最高的作者金炳镐发表12篇,计算出N≈2.59,取整数3,即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作者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共计26人,如表3所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领域26位核心作者共发表论文138篇,约占论文总数的22%,远低于普赖斯定律的50%的标准。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表3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核心作者(N≥3)
(五)研究的前沿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突变词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出现频次变化较大的词汇,观察突变词的时间分布及变动趋势可辨识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突变词检测,得到关键词突现图谱,如图3所示。根据关键词突现图谱,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突变词随时间的变化有所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认同”和“铸牢”曾分别作为研究前沿出现,构成了不同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华民族”这一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主题的突现强度最大,突现时间最早,突现持续时间也最久。此外通过突现时间可以看出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对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图3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热点主题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浓缩与提炼,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能反映研究领域的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68个关键词及90条关键词间的连线,构建出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
图4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其中节点数是关键词个数,节点字体大小代表其中心性,节点的轮环越大表示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越高。连线代表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共同出现,连线越粗表示关键词间的共现频率越高。通过关键词的频次分析和中介中心性分析,制成高频关键词表,如表4所示。
表4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高频关键词表(N≥20)
关键词的出现频数反映学界对知识节点的关注程度,关键词中心性衡量知识节点在研究领域的影响程度[1]。为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本研究结合关键词的频次和中介中心性的大小共同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因此结合图4和表4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范畴密切关联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四个方面。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
目前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展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华民族的内涵以及二者的概念衍生逻辑研究。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2]杨鹍飞认为在没有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之前,中华民族就已经以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形式而存在[3],这一概念强调了中华民族之“实”, 明晰了共同体内部各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龙金菊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是在共同体的框架下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实现了一次新的自觉[4]。与中华民族相比,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强调了“共同”的民族实体意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精神文化、共同的责任使命、共同的前途命运[5]。学者们普遍认为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简单的词汇变化,而是有着一定的基本逻辑,是蕴含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当中的,是由“中华民族”的内涵属性决定的。如冯育林认为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这种概念衍生,既得益于党和国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是由“中华民族”本身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与性质决定的[6]。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目前学界关于二者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培育等方面展开。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必然要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王延中认为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实体性、整体性将不断增强和牢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7]。青觉和赵超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以无形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8]。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并在近代中华民族自觉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如王文光、徐媛媛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背景下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发展和充实[9]。此外学者们从文化、经济、教育等多个角度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刘吉昌和金炳镐认为精神家园是民族团结的精神动力,因此可以通过构筑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来培养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10]。沈桂萍认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增进经济利益共识,改变对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的偏见[11]。范春婷、王华敏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具体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文化认同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在强调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中文化认同重要性的同时也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徐杰舜认为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基础,文化基因促使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13]。王希恩把中华文化认同划分为各民族自我认同、各民族间相互认同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提出了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首要条件这一观点[14]。龙金菊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复杂族情出发强调要以文化的力量构建适合中国具体族情的“政治屋顶”,防止民族分裂主义渗透的危机[15]。林存光探讨了新时代的文化认同危机,认为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于不断扩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生生不息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16]。方堃认为要从中华文明史中探索中华民族的优秀根本,从而激发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聚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文化动力[17]。宫丽从文化资源整合、中华文化的塑造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三方面提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路径[18]。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于二者的关系研究,目前学界的观点可以归纳为结构论、愿景论和超越论。第一,结构论。这种观点认为二者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如金刚和子央从新时代中华民族与世界民族的关系出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19]。赵杰对共同体的结构进行思考,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中国“部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整体”,两者之间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有逻辑联系、有程度先后的自然延伸[20]。第二,愿景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想愿景,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和内在目的。乌小花、艾易斯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将视角范围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向更大领域的进一步扩充,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了进步空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最终理想和形态[21]。第三,超越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蕴含的国家观是对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一种价值超越,与互惠共赢的世界秩序有着紧密的联系[22]。徐梦从国家政治的核心维度分析,认为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过程是从自觉向更大的自觉跃升的逻辑过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超越性关怀[23]。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未来展望
回顾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讨论,为未来的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客观地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仍然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因而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如下方面:
(一)协调与整合: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系统性
第一,加强学科互动融合。在现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成果中,学者们多从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角度展开研究,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应该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将来的研究应该多借鉴各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争取形成多学科协同的研究新局面,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系统性。受制于学科研究习惯,现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研究大多采用传统的内省思辨的方法进行演绎推理,统计量化的方法运用较少并且分析层次较浅。深化相关研究,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扩展使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如借由问卷调查等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现状和原因;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获取当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功经验与突出问题的第一手资料;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群体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等的形成和影响机理等,由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证据支持。
第二,加强主体合作交流。如前所述,现有研究者及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交流较少,缺乏系统与合力的研究,不利于深入探讨和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单兵作战”使得在研究中容易发生方向转向和焦点转移,这也是很多研究机构影响力不高的重要原因所在。因此应该鼓励研究者间的学习交流、增进研究机构间的协同合作,以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层次。此外,有必要构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学术研究网络。政府层面要加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资助力度,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上升为国家战略问题;高校应继续勇于承担研究主体责任,并积极促成跨地域、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的形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各级科研机构要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积极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全方位支持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发展。
(二)反思与借鉴: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科学性
第一,准确把握相关概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概念的把握是对其进行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的相关概念存在嫁接运用甚至是滥用误用的情况。比如,对“中华民族”这一元概念的使用存在“狭隘化”“混乱化”和“虚无化”等错误倾向[24]。这些错误倾向不仅不利于深化相关研究,还会极大地伤害少数民族感情,不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因此有必要对以上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科学性。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相关概念,需要在历史进程中去把握,反对将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虚无化。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但我们仍需辩证看待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产生的历史和时代背景,科学把握“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这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出发点。此外,对中华民族的结构性特征、中华民族认同等重大理论问题,都需要学界对其有基本的把握和框定。
第二,深化拓展比较研究。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与世界的交流、互动日益密切。当前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多为独立研究,相关的比较研究较少。国外的“民族认同”“民族共同体”等研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且研究成果颇丰。因此要深化拓展比较研究,重视在国内外比较视域中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的理解,重视在国内外对比研究中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开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国际视野。此外,要加强不同群体的比较研究,关注特殊区域特殊群体。现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群体,而对其他社会群体的研究较少。今后,应充分考虑对不同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状况进行全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如既从大学生群体的全视角研究,又从民族地区大学生、“00后”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视角来研究,只有对不同群体进行比较研究,才能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更有科学性和效力性。
(三)回应与互动: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针对性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25]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研究更加务实和深入。没有问题或者说没有“真问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是不可能得到长远的发展的。目前民族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西方多元主义价值观的传播等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叠加影响,使得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面临着不小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此外,“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只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但已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研究多是在学理上进行阐述,而鲜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因此要从抽象化的、一般性的理论研究中走出来,多去关注教育实践乃至整个社会实践,切实找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现存问题,从问题出发,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向纵深拓展。
第二,把握时代境遇。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历史条件需要我们主动把握时代境遇,从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针对性。在历史视域中,依据纵向时间轴做事实的梳理和论证,呈现其形成发展的演进历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的部分。对此,目前仍旧存在大量重复研究的情况。未来的研究在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生成的同时也要把握其时代境遇。一方面,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世界局势的变化必然会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元文化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是亟待加强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愈益得到关切和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未来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议题,争取形成系列创新性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