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探源忠孝持守传统风景更美好
2021-04-21黄祖顺
黄祖顺
202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代表全国人民向志愿军将士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和最诚挚的问候: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声望和评价,全在一个字———“忠”: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何谓忠?字面义曰:“忠者,敬也”,“尽心曰忠”(《说文解字》),“上思利民,忠也”(《左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作为儒家仁爱思想中的忠恕之道,“忠”意指真心对人对事的态度,诚实为他人谋事做事的行为。
《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问战鲁庄公:“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论语》中。鲁定公问政,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无论是曹刿的判断,还是孔子的回答,都说明“忠”是儒家奉行的一种道德伦理规范和为人处事原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品德。
以死效忠国家和人民的志愿军将士们,永垂不朽!
忠何以为范?就不得不说“孝”。
“孝”字最早出现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小孩搀扶老人。何为孝?《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后来孝逐渐转指为尊长去世后晚辈要遵从的礼俗。在《孝经》中,不同阶层孝的规范和标准也各不相同。如天子之孝:“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它实际上要求天子之孝要立身为范,以身体力行带动天下百姓的孝;庶人之孝“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则要求百姓安分守己,谨遵秩序,奉养父母。由此可见,不同阶层的孝都具备一个共同的内涵:善事父母。从而其成为一种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准则。
我们知道,封建时代是家天下的统治秩序,父是家庭的权威,君主是国的权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把家庭伦理道德推及到社会伦理道德,理论上讲,家国同构,忠孝是和谐统一、并行不悖的,孝是忠的基础,孝行天下,忠自然盛行于世。然而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忠孝的和谐受制于社会发展变化,忠孝观念的权重是变化的。我国古代不少朝代大多是通过流血与不流血的篡权夺位和叛乱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从赢胡亥篡权夺位,外戚王莽篡权建立东汉,曹丕取代汉献帝,司马炎三国归晋到武夫刘裕“定乱代兴”取代东晋成为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再到杨坚继禅位统一天下建立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等等,若以忠治天下,就很难站得住脚,况且,对于升斗小民,忠于国家离己很远,作用甚微。在统治者看来,改朝换代不容易,登上皇位更难得,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少不了要出台一套维护和恭颂太平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倡导一种风尚,而倡导孝行既现实又更容易践行落实,而且自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于是,因循祖上礼制,以孝治天下,兼济家国,正如鲁迅所言:“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虽然鲁迅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孝治天下的虚伪性,但这种理念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于是,“孝”成了立身处世的标准,特别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孝道便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进而走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封建家长专制的思想基础,“以孝治天下”也就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倡导孝行,褒奖孝悌,兴举孝廉,大肆宣扬“冠冕百行莫大于孝”(《宋史·孝义传》,使孝成为贯穿封建社会思想发展的一种主旋律。难怪后蜀亡国之臣李密能以一篇纯孝至情的《陈情表》感动晋武帝,辞不赴命,逃过一劫,魏时的孔融、嵇康也因“不孝”的罪名而被杀。以孝为重,不忠也无损大节,更有甚者,背国投敌,因至孝且效命于顶头上司而扬名显赫之人士在那个时代也不鲜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宋代,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科举选才制度的实行,旧有的贵族门阀制度的瓦解,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民众总体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尤其是宋王朝当时的外部压力日益增强等等因素,时人的忠孝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变化,一方面士大夫们继续遵循礼制,格外强调子女之“孝”“顺”,“父可以不慈而子不可不孝”“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唯父母有不慈而子不失孝,乃为可称”(《宋史》);另一方面,对于忠,宋人开始特别地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国若不存,何以家为?最终将忠的含义日益固定为“以死奉国”“死事一君”,强调“节”、强调“操守”,从而将孝和忠的伦理要求都推向了极致。渐渐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文化成为高尚的伦理道德,“以天下为己任”则成为一种高标、一种胸襟,忠甚至越来越居于孝前,“舍孝尽忠”“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毁家纾难济苍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忠的典范被予以高度褒扬,正是在这种忠的理念影响下,三百多年的宋王朝涌现出了一大批竭忠尽智、力保王朝江山永固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王安石、包拯、岳飞、杨门豪杰、文天祥、辛棄疾等,正是他们的垂范,使得以维护民族国家的生存太平,民生的安定和谐为终极目的忠孝成为美德,成为中华民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伦道德规范准则。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的瑰宝。一大批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坚贞不渝的志士仁人和民族英雄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生存发展的历史上如群星闪耀,光彩夺目。
今天,中国正处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时代,当代中国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要用传统文化来支撑,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尤其要弘扬中华孝文化和忠诚文化,在文化理论建设上,探源忠孝文化,有助于理解和践行忠孝观念,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正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各方面的威胁和打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妄议、诋毁中国的发展进步,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台独”“港独”势力猖獗,试图蛊惑民众,制造事端、分裂国家,为此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忠孝文化,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忠孝文化的氛围,树立忠孝典型,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思想观念深深植根于民众中(尤其是青少年),在各行各业中培育一大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忠诚卫士,戮力同心,同声相应,在高速提升国力的同时,提升文化软实力,坚定捍卫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让中华民族的伟业、中华民族的精神坚不可摧!
因此,习总书记的讲话可谓是又一次吹响了加强立德树人、弘扬忠孝文化建设的号角,尤其是教育领域,广大教师要大张旗鼓地传播忠孝文化,把“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的道德修养溶进学生的思想里,加强爱国主义情操和孝亲敬老意识的教育,在教材方面特别是在思品、历史和语文等课程里加大忠孝内容比重,用本民族典范的爱国故事和感人的孝亲敬老的佳话和唱颂忠孝道义的经典诗文辞赋教化和熏陶青少年,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大力歌颂学习爱国英雄和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感染和激励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形成崇尚忠孝风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偶像观,让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道德意识成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本内容,让中国发展的步伐紧紧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精神和崇高信仰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大道上越走越坚实、稳健、快速。
让我们团结一心,上下共进,孝行天下,忠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