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趣味课堂教学管见
2021-04-21范淑亚
范淑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诸多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凭直觉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这些研究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听得津津有味,而对那些自认为乏味的内容,就心不在焉,不当一回事。结果导致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气喘吁吁,学生却收获甚微,成绩也提升不起来。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兴趣。
一、讲故事激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有趣的故事内容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故事,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例如,我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时,讲了“朝三暮四”的故事:王伯伯给一群猴子喂桃,他对猴子们说:“早上给你们喂三个,晚上喂四个,行吗?”猴子们一听都嫌桃子太少了,大声嚷道:“不行!不行!”王伯伯想了想笑着说:“那好吧!早上给你们喂四个,晚上喂三个。” 猴子们听了王伯伯的话,都笑了。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及时抓住时机做引导:这里面还藏着数学知识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激趣
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知识时,可以利用生活案例进行举例,并按照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不再陌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测量”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准备尺子以及一些可测量的生活物品,并带入课堂,然后给学生讲解基本的测量知识,包括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测量,并要求将不同被测量物品的长度记录下来,要求学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教学情境,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时间,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激趣
小学生的天性就喜欢游戏和玩乐。课堂上教师要适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与所学知识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和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游戏的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中选取,最好要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到新知识,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激发了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学生开心极了。
四、多媒体激趣
在教學中,我经常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静为动、化虚为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解决 “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了6只,还剩几只?”这道题,我在教学时先出示一张一棵树上画有9只小鸟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而后说出树上有几只鸟。屏幕上播放从原来树上的9只小鸟里飞走6只小鸟的画面。这时我问:飞走几只?这6只小鸟是从哪里飞走的?学生回答后,再让他们观察现在树上还有几只小鸟,并问学生:现在树上的小鸟数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这样通过PPT的直观演示,不但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理解题意、表达题意的能力。
五、操作激趣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动手操作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架起桥梁,而且适应了他们好动的特点,使他们学有乐趣。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准备好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1—100),每数10根扎一捆;再一捆一捆地数(数10捆)。然后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5个十和3个一是多少?等等,同学们摆着、数着、想着、说着,教师再用记数器进行演示,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实现了由感性向理性的过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激趣”教学策略,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