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2021-04-21胡俊忠
胡俊忠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回归生活”成为新时期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新一轮教育理念,“教育回归生活”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我国教育事业顺应教育的发展潮流,积极推动教育走向生活化。《初中思品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生活化教育的目标还相差很远,针对以上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教学生活化,教师得转化理念
教师与学生相比较,更加了解教学生活化理念,认识到教学生活化符合新课程标准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认同坚实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开展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条件,认为教师是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但是在现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并未完全施行,未能真正落实推行教学生活化。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占据主要的地位,因此,教学生活化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虽然道德与法治课每个课时都安排了探究内容,这本来是实施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让教师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探究内容也就形同虚设,很多教师根本没有开展探究,而是直接以提而过或直接跳过。由于教师没有在教学生活化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导致教学生活化的普及很受影响,学生自然也对教学生活化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相当多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生活化中不应该是学生的管理者,让学生在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如探讨、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社会调查,自由发挥他们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和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无疑是好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如果在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生的自由,容易产生放纵现象,不利于教师对教学生活化过程控制,会导致教学生活化开展得轰轰烈烈,但秩序混乱、不能完成原先制定的教学生活的计划,不利于提高教学生活化的效果。
二、教学生活化,课堂内容要多样化
俗话说“兵马没动,粮草先行”新课标教材虽然强调要与时俱进,增加教材的生活性,从每个单元知识点中的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插图、探究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新课标教材内容仍需努力。教材要增加最新的贴近社会生活的知识点,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相关内容。但是从教材的内容看,很多案例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相符合的,学生很难能体验到,例如经济生活的“一带一路”的相关案例,学生最多也只能从电视报纸上关注到,自己亲身参与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教材中的案例更新得也比较慢,很多案例虽然很具有代表性也具有生活性,但都是已经过时的案例,显示不出道德与法治课应有的时效性。现在学生阅读面窄,对时政、社会热点关注比较少,学生从报纸、电视、网络上关注时政、社会热点比较少,一天到晚生活在学校,也没有机会接触社会。初三的学生为了升学考试只要多背背课本、多做练习,就可以拿到比较好的成绩,也因此不怎么关注时政热点。也因此,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把课本的知识点与时政、社会热点很好地结合起来。这说明,学生的对国家、社会生活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不利于教学生活化的实施。另外,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面向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辅助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时政热点新闻。时政新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都是政治课的重要知识,这些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关注,教师、家长需要留时间让学生去关注政治新闻,并引导学生去关注相关的政治新闻。如教师在讲完课本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布置一两个任务让学生练习当前的时政热点或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带着任务去关注时政新闻并学着分析,从中培养对社会问题、时政热点、重大会议精神、国家政策方针的关注。多渠道取材教学生活化素材,教学生活化素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生活化的重要资源,丰富的教学生活化素材是顺利实施教学生活化的基础条件。鼓励教师、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教师自身经历、社区生活、学生环境等多个渠道提取丰富的教学生活化素材,如社区或居委会的基层民主组织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居住环境体会基层民主,使抽象的课本理论知识通俗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
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教学方式欠缺。为了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应倡导多种教学方法,如对话法、探讨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有利于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此外,应多开展实践活动课,这样有助道德与法治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践活动课无疑是很好的一个渠道,可以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培养沟通交流和团队精神,改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劳动,如种植树木、清洁卫生、板报活动,校外的实践活动课显得比较少,而且学生参与度较低。针对此情况,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实践情况,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例如,在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重大比赛赛事、重大社会活动等社会活动中提供更多的名额给学生参与。学校方面,需要根据学习的需要,尽可能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课,并和教师共同引导、管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家长方面,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给以学生孩子必要的鼓励、支持和帮助,而不是由于成绩而反对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作为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新进的教学方法,为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生活化,更好得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我们需要克服传统教学以讲授式为主的一些弊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任重而道远,大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共同推進教学生活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