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2021-04-21朱金红

实用医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诸城市食源性年龄组

刘 敏,朱金红

食源性疾病病例指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1]。食源性疾病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为了解诸城市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情况,对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了流行病特征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19 年诸城市22 家哨点医院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 上报的全部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主要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主要症状和体征、初步诊断和暴露等。

1.2 方法按照监测方案要求,医师在诊疗活动中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在规定时限内上报至“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区县级、地市级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级审核、上报辖区内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 软件进行归纳、整理,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诸城市2019 年共有22 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其中二级以上医院3 家,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 家。

2.2 年龄、性别分布诸城市2019 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 5666 例。其中男 2920 例(51.54%),女2746 例(48.46%),男女比例为 1.06∶1 ,男性略多于女性。所有病例中,年龄最小的2 月龄,年龄最大的92 岁。从整体发病情况看,40~59 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构成比为 33.71%,其次为 20~39 岁年龄组,构成比为 18.09%,3~6 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少,构成比为 3.14%。见表1。

2.3 职业分布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最多的职业是农民 3815 例(67.33%),其次为学生530 例(9.35%)和散居儿童 423 例(7.48%)。见表2。

2.4 临床症状分布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构成比为99.54%,其次为全身症状与体征,构成比为15.41%,见表3。其中消化系统症状以腹痛(67.03% )、腹 泻 (55.52% )、恶 心 (55.24% )、呕 吐(36.67%)为主,全身症状与体征以乏力(6.69%)、发热(5.68%)、脱水(3.58%)为主。

2.5 时间分布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为7~8 月份,其中8 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882例(15.57%),其次为 7 月份 744 例(13.13%)。见图1。

2.6 暴露信息分布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最多的暴露食品种类是水果及其制品(2449 例占 43.22%),其次是肉及肉制品(1025 例占 18.09%)和蔬菜及其制品(635 例占 11.21%)。见表4。

表1 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年龄与性别分布

表2 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职业分布

表3 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临床症状分布

2.7 进食场所分布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最多的进食场所是家庭(5211 例,占91.97%),其次是餐饮服务业(372 例,占6.57%),零售市场(45 例,占 0.79%)。见表5。

图1 2019 年诸城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时间分布

表4 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暴露信息分布

表5 诸城市2019 年食源性疾病进食场所分布

3 讨 论

从年龄来看,诸城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中,以40~59 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与宁波市报道的结果一致[3],与佳木斯市报道的 0~6 岁年龄段发病占比最高不同[4]。可能该年龄段人群多以务农和在外打工为主,从路边摊购买食物的可能性大,路边摊的食品卫生状况没有保障,易发生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因此应加大路边摊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报告病例数最多的职业是农民,可能农民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差,饮食习惯欠科学,很多人有吃剩饭和隔夜饭的习惯,剩饭特别是隔夜饭加热不彻底,极易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应加强群众的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和社区宣传的作用,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诸城市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为7~8 月份,与江苏省宜兴市和浙江省研究结果一致[5,6]。诸城地区夏季气温较高,且近几年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潮湿,易于致病微生物繁殖,使食物发生变质,从而导致食源性疾病高发。且夏秋季节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时期,易因误食毒蘑菇而发生食源性疾病。因此夏秋季节应更加重视食品安全的监管和食源性疾病的宣传工作,从而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提示,暴露食品种类以水果及其制品为主,与武汉市和金华市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8],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可能与家庭水果摄入量增多有关,特别是夏天,很多人喜欢将水果从冰箱取出后直接食用,冰箱内的食物易交叉污染,从而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率升高。因此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猜你喜欢

诸城市食源性年龄组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我的月球家园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不同年龄芦苇繁殖特征研究
中国梦,飞起来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初冬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