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属植物引种及适应性研究
2021-04-21罗建明
罗建明
(福州植物园,福建 福州350012)
冬青属(Ilex)是冬青科(Aquifoliaceae)的大类群,该科在我国仅分布有冬青属1属。属内植物多为常绿树种,树冠优美,果实通常红色光亮,长期宿存,为良好的庭园观赏和城市绿化植物,还是优良的蜜源植物、用材树种及药用植物[1]。近年来开发苗木花卉新品种逐步成为园林市场的焦点。冬青属植物种类丰富,但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的种类不多,仅有少数种如龟甲冬青(Ilexcrenata)、北美冬青(Ilexverticillata)、铁冬青(Ilexrotunda)等小范围用于公园和房前屋后[2]。引种冬青属植物,开展物候观测及适应性研究,有利于推广冬青属植物的园林应用价值,丰富苗木品种,带动园林产业发展[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本项目试验地设置在福州市晋安区福州植物园核心园区,紧邻福州后花园北峰、宦溪,所在区域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温暖湿润,生物多样性高,植物种类丰富,土壤肥沃。区内保存各类植物8 095种,是珍贵树种及其它野生植物资源的“基因库”[4]。
1.2 材料来源
2016年11—12月起,课题组先后从湖北、浙江、江西等地相继引入冬青属植物苗木,皆为野外采种培育的实生苗或扦插苗,有北美冬青、大叶冬青、光叶细刺枸骨、珊瑚冬青、花叶枸骨、落叶冬青、三花冬青、铁冬青、无刺枸骨、小果冬青等10种(表1),种植在福州植物园苗圃。
表1 引种冬青属种类情况
1.3 试验方法
1.3.1 栽培方法
将引种的种类每种各选择30株,分别分为3组,每组10株。进行露天、全光照栽培。采取统一施肥、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定期对生物学性状和生长量进行观察记录[5]。
1.3.2 观测指标和方法
观测10种冬青的园林观赏特性指标,包含当年生枝新抽发长度、地径、冠幅、叶芽萌动期、展叶期、叶变色期、落叶期、花芽萌动期、盛花期、结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落果期等[6]。
从2017年3月开始观察10种冬青的物候性状表现,一般间隔7 d观测1次,在物候转变期增加观测频率,缩短时间间隔,一般隔3 d观测1次,根据每种冬青自身不同的特性酌情增加观测次数[5]。观测时间为上午,从发现第一株进入某一物候指标开始计算,累计达到50%作为进入该物候期的指标。2017年3月起每季度观测10种冬青的当年生枝新抽发长度、地径、冠幅、当年生新枝叶数量,记录分析。同时观察并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引种的北美冬青物候期正常,相较北方的栽培物候期提前。观测数据表明北美冬青在福州地区能完成世代发育;在当年10月份果实开始转色,进入落叶期后,在12月至翌年5月期间果实通红,挂果枝条较壮观[7]。引种的大叶冬青、光叶细刺冬青、珊瑚冬青等因苗期未能开花结实。大叶冬青3月上旬至中旬叶芽萌动;光叶细刺冬青与珊瑚冬青大约在3月中下旬叶芽萌动。10种冬青中,大叶冬青和小果冬青展叶期较迟,在4月下旬,其余种类集中在3月上旬。有开花的种类如北美冬青、花叶枸骨、落叶冬青、铁冬青的盛花期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偶尔能延长至中旬,而三花冬青盛花期能延至6月上旬才结束。物候表现优良的是落叶冬青、铁冬青、无刺枸骨,其挂果量大、果实红色、景观效果佳。
2.2 年生长量
生长量大小直接反映物种适应性。年生长量是评价引种树种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从2017—2019年连续3年11月份测量所得的生长量数据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呈现递增趋势(表1)。
表1 2017—2019年冬青属植物平均生物量指标增长情况
大叶冬青、三花冬青、铁冬青在福州地区均有野生分布,引种栽培后的表现也较好。大叶冬青地径年增长量较高,达到0.71 cm。小果冬青虽在本区亦有分布,但本次引种的苗木在试验地表现不佳,成活率较低,成活的苗木能生长但长势较差,无开花结果,可能由于试验地海拔较低且基地潮湿排水不畅等所致。北美冬青可适应福州生长,因未去盆落地栽培,故与杨志莹等[7]研究结果对比,株高增长量、冠幅增长量稍低,分别为0.22 m、0.19 m。珊瑚冬青、落叶冬青生长情况最佳,地径年生长量较高。随着栽培年限增加,当年生枝条长度有增长趋势,但着生叶片数量无显著规律,需增加观测年限。
2.3 气候适应性
2.3.1 抗寒性
温度是影响引种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引种的冬青属植物种源地均在福建以北地区,2017—2019年冬季抗寒性的观测结果均表现为优(含冬季落叶型)(表2)。落叶型冬青如落叶冬青、小果冬青在落叶期表现正常;北美冬青耐寒性佳,在山东省临沂至福建明溪的栽培点的落叶期均表现正常,果量大,园林景观效果好,但由于福州市低温持续时间短,导致落叶期果、叶同树,落叶期持续时间长,景观效果不佳。
表2 冬青属植物引种适应性观测指标
2.3.2 耐热性
耐热性观测结果表明,引种试验的冬青属植物除北美冬青外,均表现为优,夏季未发现植株灼伤,枝条抽稍率大于40%。北美冬青在2017年高温季节有部分叶片灼伤现象,但程度较轻微,而持续高温时期北美冬青叶片发黄,故评定其耐热性为良。
2.3.3 抗旱性
冬青属植物种类多,分布范围广,不同种类生境有所差异,但大部分喜肥沃疏松、微酸性土壤,抗旱、耐贫瘠能力也较强。福建省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水分可以满足冬青属植物的栽培需求。3 a的抗寒性观测表明引种的冬青属植物抗旱性优良,除小果冬青个别有出现萎蔫症状,其余种类抗旱性优。
2.3.4 耐涝性
引种的冬青属植物多为浅根性树种,喜疏松排水良好土壤。雨季大部分冬青属植物均无特别现象,仅小果冬青怕涝且死亡率超过10%,随着栽培时间延长,根系腐烂、树干腐朽等现象逐步显露。因此栽培利用小果冬青必须选择排水优良的栽培点。
2.3.5 病虫害
引种的冬青属植物病虫害较少,在部分冬青试验地有发现蜗牛、蝼蛄踪迹,但总体上未对引种植物造成显著影响。北美冬青有发现3株苗木存在红蜘蛛危害嫩梢,经及时处理后无明显复发迹象。
3 结论与讨论
引种10种冬青属植物至福州,通过连续3年观测结果表明:10种冬青中除北美冬青、小果冬青外,其余冬青对福州地区的温度、水分、光照等均有较强的适应性,能正常生长发育,病虫害较少。北美冬青在福州地区的适应性主要受温度影响,福州冬季低温持续时间短,不利于北美冬青落叶及果色转变,相较于北方地区景观效果不佳。小果冬青耐涝性差,死亡率高除涝死外可能还与海拔相关,总体上在试验地的表现不佳。
适应性较强的8种冬青中,大叶冬青、无刺枸骨、铁冬青近年在福建省园林上有少量应用,但景观应用上缺乏总结和案例分析。从本试验结果中分析,大叶冬青、无刺枸骨、光叶细刺冬青、花叶枸骨、落叶冬青、三花冬青、铁冬青、珊瑚冬青可开展推广应用,特别是铁冬青、三花冬青、大叶冬青为福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尤其是铁冬青,7月起果实开始转色,挂果期长且树体高,野生铁冬青在乡村中常被引种至房前屋后作为观赏树木栽培;无刺枸骨具有挂果量大、果期长、果实大且通红等特性,可深入研究并尝试在多种园林造景环境下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