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湾区明珠”乡村振兴绘新图

2021-04-20麦婉华杨瑞祥

小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斗门科技园区生态农业

麦婉华 杨瑞祥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一条鲈鱼给宋代诗人范仲淹带来了传世的创作灵感,一条鲈鱼同样给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带来无限的新机遇。

位于园区内的白蕉镇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人工养殖海鲈。30多年间,白蕉镇海鲈养殖区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2015年,园区谋划在白蕉新港片区打造一个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集水产品深加工、展销、交易、仓储、冷链物流、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内培育了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家,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广东强竞农业集团(以下简称“强竞集团”)正是其中一员。

近日,記者来到强竞集团在示范园内的基地。据悉,基地包含10万吨国际标准冷库、日产量达2000吨的全智能化水产品加工车间和食品技术研发中心等功能。“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对白蕉海鲈产业的规划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未来斗门白蕉海鲈现代农业产业园对于白蕉海鲈产业的推动作用会更加明显。通过精深加工不断推动产品升级,提高白蕉海鲈的附加值。”广东省海鲈协会会长、强竞农业董事长刘强说。

白蕉海鲈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之路正是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蓬勃发展的缩影。记者了解到,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作为珠三角地区规划范围最大的生态园区,重点围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休闲健康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构建都市农业全产业链,朝着高科技、现代化、生态化的国家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目标砥砺前行。

十年芳华造就“湾区明珠”

“为统筹斗门区北部几个农业大镇、水源保护区、生态保育区的发展,斗门区谋划成立斗门生态农业园,从筹备到建立再到现在蓬勃发展,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已历经11年。作为园区最早的一批建设者,我们见证了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年来,园区建设驶入了快车道,一路走来,园区发展成果丰硕。”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黄悦民说。

2010年7月,推进珠海市斗门北部生态农业园建设筹备组成立,开启了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的征程。2013年2月中共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委员会、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2013年9月,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同年11月,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管理委员会成立。

记者了解到,园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之一的珠海。其占地312.7平方公里,包括莲洲镇、鹤洲北垦区和白蕉镇、斗门镇部分区域。该园区规划以生态发展思想,科学统筹生态园经济、社会、产业、基础设施、文化事业和环境保护等重大生态系统工程,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图

其中,作为“园中园”的白蕉海鲈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上发力。2019年6月,白蕉海鲈产业园跻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据显示,2020年,斗门白蕉海鲈现代农业产业园海鲈养殖面积达4.17万亩,产量14.9万吨,产值达28.3亿元。当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海鲈养殖基地,海鲈产量占全国海鲈总产量的50%以上。

而在另一个“园中园”莲洲休闲农业产业园的岭南大地、十里莲江、停云小镇、逸丰生态养生园等一批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的设施配套工程和一批乡村振兴试点村居帮扶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

建园区不只盯着园区,搞农业不只盯着农业。作为“园中园”的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在1年多时间内完成14个新兴制造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超139.44亿元。其将发挥龙头集聚效应,以“龙头+配套产业”的发展模式,引进10个以上优质智能制造项目,争取招商签约金额超100亿元。

“十四五”乘势而上绘新图

经历十余载的发展,目前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已拥有国家级“七区三乡一基地”。珠海市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斗门生态农业园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小到强,已经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是斗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体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上,如何走好新征程尤为重要。在珠海市斗门区区长马洪胜看来,要推动生态农业园发展,场面上要热火朝天,局面上要你追我赶,脸面上要意气风发,展现斗门新气象。要打造特色产业项目,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全力推进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产业发展新高地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统筹处理各项要素,为园区建设和发展注入最优资源和持久动能。

珠海市斗门区委常委、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进则表示,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优化现代农业布局,抓好农业创新发展,加快三产融合步伐。同时,园区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聚焦农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文化农业和旅游农业,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近日,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由此,珠海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跃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该园区聚焦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和新一代技术,瞄准5G、芯片、半导体及高端上下游产业供应链等行业前沿领域,打造千亿级智能制造园区。

“力争到2030年,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珠海斗门生态农业园)成为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粤港澳智能制造先行区、珠三角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试验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黄进说。

编辑/余弘阳

猜你喜欢

斗门科技园区生态农业
发现斗门 畅游无限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斗门地标新生传统非遗佳作
用音乐认识斗门
美味体验 清鲜滋味 斗门美食节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关于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探讨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