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猴”成功了吗?
2021-04-20罗尔夫·多贝里朱刘华
罗尔夫·多贝里 朱刘华
来看一个小小的思维试验。我们假设有100万只猴子在股市上投机。它们疯狂地自然也是纯随机地买卖股票,一年后,約一半猴子的投资赚钱了,另一半亏钱了。第二年这帮猴子又是一半赚钱,另一半亏钱。长此以往,10年后大约只剩下1000只猴子每次投资都是正确的。20年后只剩下1只猴子每次投资总是正确的——它成了亿万富翁。
媒体会如何反应呢?他们会冲向这只动物,去阐述它的“成功原理”。他们会找到某种原理:也许这只“成功猴”吃的香蕉比其他猴子多,也许它坐在笼子的另一个角落里,也许它是头朝下吊挂在树枝上的……它一定拥有某种成功秘诀,否则它怎么会有这么出色的表现呢?一只20年来总是做出正确投资决定的猴子,怎么可能只是一只无知的猴子呢?不可能!
猴子的故事说明了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做决定的过程。这种思维错误又名史学家错误。
一个经典例子就是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事件。这座军事基地是不是应该疏散呢?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自然应该疏散,因为有大量线索说明,日本即将对其进行袭击。不过这些线索是事后回顾时才显得如此清晰的。在当时的1941年,存在着无数自相矛盾的线索,有的说明要袭击,有的说明不会袭击。要判断决定(是否疏散)的好坏,必须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过滤掉我们事后知道的一切信息。
因此请你切勿简单地以结果判断一个人或决定一件事。
【素材点拨】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你最好仔细研究一下这样作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是纯属偶然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这个决定是出于理性而作出的吗?如果是,那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作,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
【适用话题】过程与结果;学会判断;换个角度观察……
(王世全摘自《清醒思考的艺术》,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