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游怒怼游客:汶川地震遗址前,请多一点敬畏与尊重

2021-04-20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同胞汶川敬畏

勿忘过去的苦难、同胞的伤痛,携手共进,这是一种基本的修养,

更是我们凝聚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内在力量。

近日,一则导游怒怼游客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1月24日,一名导游带着一群游客在四川阿坝汶川县映秀地震遗址参观,正当导游指着一栋伤痕累累的白色建筑进行讲解时,队伍中传来嬉笑声。导游当场怒怼:“请文明祭奠,如果再笑请出去!”

对这一幕,网友们纷纷点赞。四川汶川映秀震中遗址是纪念汶川地震的重要场所。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之殇,留给我们沉甸甸的悲痛。每当想起受灾同胞失去亲人的那一声声凄惨的哭嚎,很多人心中都会隐隐作痛。对许多人来说,这都是一段无法被抹掉的伤痛。在震中遗址说笑,既冒犯了在地震中不幸逝去的生命,也冒犯了国家和民族对罹难者寄予的哀思,理应得到谴责。

旅游是一种消费体验,但更是公众和眼前的景色产生情感互动的一种方式。必须明确的是,地震遗址和一般旅游景点不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人们悲痛的记忆,记录着灾难来临的瞬间和抢险救援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在参观时应该抱持的态度和心理——这里,不是笑逐颜开、寻开心的地方。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绝大多数人对于一些苦难都能生出共情,悲欢相通、休戚与共。然而,在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当下,也有少部分人丢失了道德的行囊。比如,面对即将跳楼的生命,有人大喊“你倒是跳啊”;面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的一个个亡灵,有人在馆外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搔首弄姿地拍照……此前还曾有相声演员在表演中拿地震苦难抖包袱,称“大姐远嫁唐山,二姐远嫁汶川,三姐远嫁玉树”“三个姐姐多有造化,都是幸存者”,受到舆论一致批判。后来,涉事演员在致歉时承认,这是对死难同胞的不尊重。

强化民族记忆,捍卫民族尊严,是全社会应尽之责。同理,旅游观光,虽是放松心情愉悦自我的,但有一些底线绝不能僭越。

●媒体评点:同理心是一个心怀善念者最起码的感情认知。面对灾难,面对逝去的生命,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怀着一份哀思,从灾难中梳理出让生活更美好的新路。而对于嬉笑无知者,当然必须给予严肃庄重的告诫、教育。这不仅是对逝去亲友的尊敬,也是对生命、对灾难最好的态度。

勿忘过去的苦难、同胞的伤痛,携手共进,这是一种基本的修养,更是我们凝聚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内在力量。让更多人心中始终装着别人的喜怒哀乐,需要道德教化的力量。悲欢相通,才是人性的光芒。(张立,天府评论;樊树林《工人日报》)

◎话题拓展:地震遗址前,请多一点敬畏与尊重;悲欢相通、休戚与共;人性的光芒;强化民族记忆,捍卫民族尊严;有一些底线,绝不能僭越……

(資料来源:《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澎湃新闻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猜你喜欢

同胞汶川敬畏
两岸同胞一家亲
云上远眺新汶川
一些敬畏
敬畏先烈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
敬畏 果决 笃信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