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短评”写作摭谈
2021-04-20王广清
王广清
文学牵引着人类的梦想,只有进入文学之门,才能尽赏“彩练当空舞”的壮美。随着整本书阅读的深入人心,近两年,一些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增加了文学短评的写作,以此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2021年教育部命制的八省联考,文学类文本《国文教员》就考查了一道文学评论,要求考生列出评论要点。文学评论,顾名思义,是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要求紧扣作品,有的放矢,陈述见解。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思想情感或是艺术特色。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文学短评呢?
技法梳理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这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只有如此,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受;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多角度地审视作品,选择最佳的评论角度。 评论的重点确定后,还要严格筛选评论的角度,为评论的展开或深入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最佳途径。角度要“小”,开掘要“深”。
3.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写出你独到的认识,表达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不能盲目引述某些“通用”的评价用语。“我”不能机械地转述别人的评论,也不能迎合主流而写出违心的评论,应该记录自己的阅读发现、思考、感悟。作为作品形象的“他”,一言一行,都是他性格的记录,一觞一咏,皆为情感的流露。文学短评真实的“我”与鲜活的“他”要同在,我们从文字中不仅要能触摸到“我”的脉搏,也要感受到“他”的体温和思想。
4.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要确定中心观点,围绕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论。
因为其“短”,所以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然后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或引用;应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阐释自己的看法。结构要小巧完整,语言要精练简明。
鉴赏指要
1.散文的鉴赏。散文是一种形式小巧而又知微见著,笔法灵活而又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散文短评要注意以下几点:(1)辨析类型,明确主旨;(2)找出文眼,抓住线索;(3)领会构思、表现技巧;(4)揣摩词句,品味语言。
2.小说的鉴赏。小说是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和完整的情节,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短评要注意以下几点:(1)弄清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2)把握作品的主题;(3)分析作品主要人物的形象;(4)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技巧。
3.古诗的鉴赏。诗歌是一种内容高度概括、感情强烈、语言精练的文学体裁。诗歌短评要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2)了解写作背景,把握作品主题;(3)领悟作品意境,体会作者情感;(4)分析品味赋、比、兴,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用典、讽喻,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等艺术手法的作用。
常见误区
1.复述内容――无评。只是对原词句作简单翻译,没有观点,没有评论。
2.曲解作品――错评。对文章的分析和评价脱离了作家创作的目的和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作品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无限拔高或贬低文章的思想和观点。
3.蜻蜓点水――浅评。只抓住表面,浅表性地进行评论。
4.面面俱到――散评。文学短论在很短的篇幅中,不可能涉及很多头绪,“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集中于某一个侧面,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泛泛而谈。
评论示例
1.下面是两个同学就徐志摩《再别康桥》写的文学短评,请说说哪篇比较好,差异在哪里。
(甲)很多人接触到徐志摩这个名字,是从《再别康桥》开始的。徐志摩把他那不落窠臼的构思,追求自由的个性,生动形象的语言,融进了自己对母校的离愁别绪中。读他的诗,犹如聆听大自然的天籁,好似观赏高山流水,云雾萦绕蒸腾,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康河的水拨动了诗人生命的琴弦,从他为河畔金柳动心的那一刻起,从他为波光里的艳影陶醉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把自己无私地交给了康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整首诗语言清丽柔婉,如诗如画,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梦一般的幻境中,使人沉浸在淡淡的离愁别绪之中,再加上音律的和谐,更好地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弘扬个性的时代精神。这一首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人情美于一身的《再别康桥》,上乘之作,当之无愧。
(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吟罢一连三个“轻轻”,脑中浮现出诗人渐行渐远的身影。深情的回眸,那是留恋的本能。多少与康桥为伴的时光,在手轻轻挥动的那一刻,从指缝间闪过;多少个寻梦的日日夜夜,就在回望云彩的一瞬间映入眼帘。诗人,在云霞中远去,轻轻悄悄,来来往往,却不曾惊动静谧的康河,而康河也确为诗人的远去而缄默。或者说,诗人与康河是一体的,因为唯有诗人那懂美爱美的特质才能与如画的康河相配,即使要远行,也有记忆中最美的康桥与心灵为伴。
康桥的世界,诗人视她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在康河畔,诗人是忘我的,不然,怎会有“甘心做一条水草”的勇气?水草,那是太朴素太普通的生物!它离太阳很远,更感受不到轻风的抚摸,可那又怎样?因为世界上没有比康河的柔波更好的归宿,扎根于康河河底的软泥,听晚虫的吟唱,看天边的星辉,嗅野花的气息,让纯洁的康河永远荡涤它的心境。“甘心”忘却人的欲望,甘心投入自然的怀抱,甘心与康河融为一体,哪怕是做棵小小、轻轻、飘飘的水草。
参考答案
乙文好。(1)甲文评论的目标分散,短短的两段文字,涉及到“不落窠臼的构思,追求自由的个性,生动形象的语言”等评论对象,蜻蜓点水;乙文的目标集中,从“轻轻”“甘心”两个关键词生发,找准了诗人的动情生发点。(2)甲文多是抽象空洞的语言,乙文则是具体的分析。(3)甲文行文的思路混乱,乙文条理清晰。(4)甲文有观点与材料不统一的地方,比如说“追求自由的个性”,没有材料能证明这个观点;乙文观点能很好地统率材料。
拓展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列出评论要点。
江南烟雨
□丁芒
这被雨水浸融了的江南,/ 哪儿是桃花,哪儿是杨柳?/ 绿叶儿都淡成了烟雾,/ 笼罩着远处依稀的红楼。
只有燕子像遗落的墨点,/ 在朦胧细雨中来往穿梭,/ 翅上驮着湿漉漉的春天,/ 为她寻觅个落脚的处所。
呵,燕子,你别再啁啾,/ 春已随稻谷播下了田畴,/ 你不见秧苗的连天翠色,/ 已经把乳白的云幔染透!
参考示例
①可评诗的图画美,“淡绿”“鲜红”相映成趣,“翠色”与“乳白”构成反差与映衬。②可评诗的对比手法。大与小的对比,如“秧田的连天翠色”和“像遗落的墨点”的燕子的对比;淡与浓的对比,“绿叶儿都淡成了烟雾”,而“红楼”与“墨点”则是醒目的浓红与浓黑。此外,还有静与动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等。
2.经典常读常新,文学短评的写作不能人云亦云,要有创新的勇气,要敢于突破已有认识。关于课文《阿房宫赋》的主题,一般人都认为,“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訓,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你能说出不同的见解吗?请写出你的观点,并列出评论要点 。
参考示例
观点:作者描写阿房宫只是一个浅表的引子,深层次是对“人性”的关注,是对秦朝统治者摧残“人性”的批判和揭露。理由如杜甫的《兵车行》中,“役夫敢伸恨”一句展现了百姓如草芥,被无情摧残的残酷现实。(只要结合原作,言之成理即可。)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