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2021-04-20官学全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中学生

官学全

【摘要】初中生正是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未发育完全,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不良的后果。初中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同时又拥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在初中阶段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让他们在最美好的岁月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做对的事。《道德与法治》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三观的重要课程,也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受益终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中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是世界思想的碰撞,随着网络的发展,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社会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中学生往往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容易导致学生三观丧失。《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生意识形成的初期打下堅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道德与法治》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初中生已经存在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判断,但由于是青少年阶段,经历的事也较少,长期生活在家庭和校园的保护下,缺乏社会经验,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不足。同时,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思维不成熟,无法理性去看待问题,在面对问题时容易偏激,如果没有正确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为提升青少年思想品德水平,普及法律知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找准定位,增强其是非判断能力,抵制诱惑。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策略

第一,摒弃传统教育模式,勇于创新。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除了课堂上的交流没有其他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不了解,且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及教师对不需要考试的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课堂沉闷的气氛。通过设立相关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上,将学生带入实情实境当中,让学生感同身受,有利于学生融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遵守规则》内容时,可以将生活中不守规则的实例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明白违反规则的严重性。如一些车祸视频,大多都是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通过这些视频让学生明白,不遵守规则有时候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求自己遵守社会规则,与人方便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方便。

第二,建立学习小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自学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助的能力。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不同的分工,又相互协调合作,共同商讨问题,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细致地学习课程的内容。教师在进行小组自学之前,应提出需要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设置讨论的提纲,再由学生进行组内的学习讨论,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能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人的发言可以很好地启发大家的思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深度。例如,在学习《合理利用网络》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对“网络对学生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了解,更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利用网络学习时应该如何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掌握到知识,又能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自然无法脱离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社会热点以及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适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课文内容的含义。例如,在学习《积极奉献社会》一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爷爷奶奶聊天、帮按摩或到马路上协助警察叔叔指挥交通管理秩序等志愿服务,从中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习雷锋精神,用自己的能力奉献社会。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性格,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第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学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章时,教师可以联系祖国发展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必要性。例如,可以展示抗战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故事或建国后为国家利益奉献的伟大人物,通过先进事迹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教师在做相关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行检索相关历史案例,并制作成PPT的展示,在课堂上进行演讲,以此加深学生对先进事例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目前国际间的时事政治入手,讲解当前中美之间的经济、政治摩擦,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国际关系对自身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国际政治的思考,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从国家利益出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五,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作为教师应该端正自身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不断地改善教学环境,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生意识形成初期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为学生做好榜样,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对于初中学生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勇于创新,建立学习小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素养,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葛维佳.增进初中学生政治认同的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八年级《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0(6):49-50.

[2]柴杰卉.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初中学生身心成长的策略[J].文渊(中学版),2019(9):24.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中学生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