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职工在学区房压力下如何买保险
2021-04-20文熙
文熙
基本情况
章女士,1989年生,她和先生都有稳定的工作。先生比她年长一岁,两人育有4岁的男童,且不打算要二胎。目前夫妻俩居住的房子是几年前买的,算是职工福利房,以低于市场均价购入,6000元/平米,如今市场价2.3万元/平米,是总面积89平方米的小三居。
尽管政府在倡导改善教育资源,但学区房还是当下非常热的话题,依旧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儿子在上幼儿园,附近的小学,章女士觉得不太行,所以一直想置换一套学区房。但附近的学区房,单价需要三四万元,他们计划明年9月前换房成功。
跟很多家庭一样,虽然接触过各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但因为身体一直不错,觉着保险没什么意义,所以到现在也没给家人配置一份保险。这次她决心购买,一是看到了一些疾病或者突然离世给朋友带来的压力,二是体检结果一年不如一年。
章女士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用保险来转嫁家庭可能的经济风险。
以下是章女士家庭信息。
1. 家庭成员概况
2.资产负债表(元)
3.现金流量表(元)
情况分析
1.家庭年收入24万元,扣除日常开支后结余17万元,保费控制在收入的10%~15%,即2万元内较合理。
2.家庭财富积累能力足,合理的开支不会对基本生活水平造成影响。选择储蓄型保险产品,在保障的同时也兼具储蓄功能,且市场上储蓄型产品的功能也较消费型全面很多。但一定不要选择分红型保险,没必要和钱过意不去。考虑即将面临的学区房购买,保费也要控制在较低额度。
3.日常生病就诊,因常去三甲医院的国际和特需部,医疗险的配置需要涵盖这类机构的医疗费用报销,让医疗品质不被影响。
4.长期财务缺口较大,尤其孩子的教育储蓄和养老储蓄。但这部分不是目前最迫切的,结合学区房的购买投入,教育金和养老金储备可以纳入第二价段考虑范畴,也可以结合一部分基金、股票、货币理财等方式做储备。保险产品的选择,一定关注保底收益部分是否够高。
5.在产品选择时,偏重服务和保障内容,因此外资公司及新兴险企可以作为考虑对象。
方案解析
重疾险保额选定为50万元,其功能并不是等着拿钱治病,更重要的在于收入损失的补充。此次方案选择了综合服务好的外资公司,产品有多次赔付功能,解决一次重疾后不能再买保险的问题,且因为癌症的发病率是所有疾病里最高的,故选择用多次赔付的防癌险与重疾险做搭配。两次赔付间隔期长短也很重要,这直接影响到享受多次赔付的概率。
重疾险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投保人的保费豁免,比如夫妻互为投保人,一旦其中一人发生风险,获得赔偿的同时,另一方的保费也不用再缴纳。这在给孩子买保险时更为重要,毕竟不能因为发生风险后,影响孩子继续获得保障的权利。
意外险因为功能单一,则直接从市面上挑选了性价比高的做组合,对于服务和公司规模没有过多要求。
医疗险,因为涉及到的使用频率较高,故要注重公司的配套服务及理赔的便捷性。作为不能保证续保的一年期产品,对承保公司的持续续保能力评估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停售再买其他产品,会对健康状况再次做审核。保额的选择上,太高了没必要,太低又不能解决实际需要,且日常的、发生金额小的医疗费用,不会对家庭造成多大影响,所以可以剔除该部分的赔付,降低保费,将产品的杠杆拉伸一个高度。
一听学区房,脑海中想到的词一是“贵”,二是负债额度“高”,全款买房太不划算。也许有人会说,为了买学区房,压力都这么大了,哪里还有预算买保险?其实,负债越多,保险配置越有必要,因为发生风险时,需要承担的经济压力更大。
所以,如果章女士明年因换房产生了更多负债,可以再添置购买寿险,保额覆盖房贷即可。之所以现阶段没有考虑覆盖车贷,是因为车贷不多,且2年内就要基本还完。而目前的积蓄也够覆盖车贷,所以没有考虑寿险。
保险配置,不一定要一步到位,但对身体健康要求高、费率随着年龄变化有较大差异的部分,还是尽早配置为好,比如防癌险。
财务状况分析
1.资产负债分析
从客户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金融资产全部为银行存款,雖然安全性较高,但收益偏低。
2.收支情况分析
从现金流量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收入是以工资为主。目前无任何风险管理规划,我们将在以下的方案中进行补充。
3.财务比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