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材建设
2021-04-20徐晓艳
【摘要】2017年底教育部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不仅应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健全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课程思政背景下推进大学英语教材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英语;思政;出版;教材
【作者单位】徐晓艳,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研究”(2019SD0058A);烟台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4.0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各高校以“立德树人”为使命,紧紧围绕“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2017年底教育部下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教育界持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材也经历了若干次教材完善的过程,这源自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向影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教育部在2020年5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十分必要。大学英语教材出版需要充分发掘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化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导向,在教材编写中融入思政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学生课程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020年8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该教材基于“导学”的视角,从学习意义、学习要求、学习策略、学习资源、学习实践等多角度对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进行全面阐述。同时,该教材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不仅应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并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健全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
一、编者思想决定图书内容的高度
《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由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鹏教授担任主编,徐慧霞、季丽珺两位老师担任副主编,副校长陈红教授担任主审专家。出版方在编者的选择上紧密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经验实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体,以推进学生“批判性讨论能力”和“跨文化场景沟通能力”为两翼,并将“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建设紧密联结,全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对于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大有裨益。因此,江蘇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导学”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先导环节,导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是典型的英语导学读本,其以全国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学生为读者对象,内涵丰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该教材编者的思想脉络: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阐述大学英语课程的时代使命,挖掘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内涵,使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善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取得扎实的学习成效。
《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前言中提到,“作为一门集语言、文化和思维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还要帮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拓展国际视野、具备世界眼光、理解西方文明与思维方式,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想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要帮助学生通晓中国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理解并坚持中国社会文化立场与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反思差异、展开对话的基本立足点。笔者认为,编者的思想决定了图书内容的高度。江苏大学的编写团队不但编写思想符合时代要求,而且编写经验丰富,因此,他们编写的教材立意深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内容细节决定图书内容的宽度、深度
从图书的内容细节来看,《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知识体系,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统一。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不仅要增加知识储备,还要培养人格、塑造品性。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我们应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洗礼和情感陶冶。
《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是国内第一本融思政教育和课程导学于一体的大学英语教材,具有开拓性意义。该教材将中国社会文化立场和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导学当中,于润物无声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新时代视野。该教材分为四个部分,先后回答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新入校大学生关注的英语学习焦点问题。其一,该教材从加强国际沟通、助力国家建设、实现个人发展三个层面入手,阐述了学习大学英语的意义。其二,该教材提醒学生在大学英语阶段应注重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沟通能力、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其三,该教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案例、学习资源、学习计划,帮助新生尽快进入大学英语学习的高质量快速通道。在该教材中,策划者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知识体系中,并以导学的方式,为学生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引领正确的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注重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思辨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从学习意义、学习要求、学习策略、学习资源、社会实践等多角度对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进行全面阐述。其一,在英语思政导学教程的学习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强化学生的思维教育,让学生肯思考、会思考,在学习中思辨,在思辨中成长。其二,在第二部分《大学英语学什么?》板块,专门设置《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章节,该章节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中英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上有哪些差异?英语学习与哪些思维能力相关?大学英语学习中应该坚守哪些价值观?并概述了英语学习中的论证能力及人文素养相关内容。这种内容设置方式既提出了问题,又给出了答案。此外,章节的每部分均设置“常见误区”“释疑解惑”和思考题,帮助学生厘清英语学习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引导他们深入反思,巩固知识,精进英语能力。从《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编者始终在引领学生增强认识批判思维,他们认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喜欢探求真理,思想开放,具有分析能力和系统化能力,具有自信心和好奇心;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知识的增长包括对原有知识的不断修正和更新。批判性思维的内核是论证能力——言之有物并言之有理,这些理念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素养提升要求。从整体上看,编者不但在图书内容中阐明了思辨理念的內容及重要性,还通过成书实践诠释了该理念的内涵。
再次,重视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一般来看,大学英语新生导学重点是要解决怎么学好大学英语的问题,《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从培养学习能力、运用学习策略、制订学习规划、积累学习资源等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了实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基于大学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的编者除介绍学习能力外,还开设了学习策划、学习规划、学习资源等板块,并通过学习者案例还原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这些学习方法更为鲜活、有针对性,方便学生阅读和掌握。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的需要,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效率。总体来看,大学英语的学习是不断“通关”战斗的过程,《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打开了“竞技场”(水平测试、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的大门,让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最后,融合出版助力智慧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学习形式的多样化(音频、视频等)、学习终端的多样化(手机、电脑、Pad 等)及学习内容的多元化。《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配备了编者精心制作的系列微课,既可以作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工具使用,也可以作为教师课堂讲解素材使用,实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自学的互动结合。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进入“外研社微服务”,在线收听或者打包下载书中资源,也可以登录官网,下载配套资源。这些免费的资源提升了图书的品牌力,拓展了图书内容服务的范围。
三、《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的启示
当前,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强化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和通识基础教育,拓展外语学科人文性和应用性的内涵,有关单位和部门也在积极作为。出版社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更是引领出版方向的灯塔。从《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高质量教材要紧跟时代需求,提高政治站位,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出版始终。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社要联合高校、编者、作者,在教材出版中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教材为载体,关注教材内容细节,于细微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做实事、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因此,出版社的教材选题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为新时代育新人奠定基础。
其次,高质量教材要有好的编者,要将育人实践与理论相统一。好的教材出版创意依靠好的编者。所谓好的编者,一是要有驾驭出版选题的能力,二是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要将两者紧密结合,实现育人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为此,出版社要善于发现优秀选题以及优秀编者,策划出版高质量的教材,为教育服务,进而实现双效发展。
最后,高质量教材要在融合出版中体现公益精神和担当意识。当今时代,是向融合出版要效益的时代。这里的效益不仅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的在线微课体现了出版者的公益精神和担当意识,体现了教育出版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先的责任担当。这种责任担当既提升了图书的品牌价值,也提升了实体图书的销量。
总而言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加强配套的教材体系建设。教材是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教材的编写与出版需要各高校与出版社合作,共同谋划,在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培养理念和内容,体现新时代、新要求,牢牢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先进文化教育的弘扬传承,进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R]. 2017.
[2]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R]. 2020.
[3]刘晓阳.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5):126-128.
[4]王慧芳.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教材体系建设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58-159.
[5]汪承平,胡玉明,陆秀东. 高校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思考[J]. 皖西学院学报,2019(4):12-14+32.
[6]吴鹏,等. 大学英语思政导学教程[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7]杨国斌,龙明忠. 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建设方向[J]. 中国高等教育,2019(2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