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实践研究
——评《高校教育创新及其管理体系的建设》

2021-04-20姚琳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体系

书名:《高校教育创新及其管理体系的建设》

作者:解方文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7380-5

出版时间:2020 年10 月

定价:88 元

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信息化成为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高校作为我国未来优秀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国家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石。信息化浪潮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与时俱进,成为教育信息化现代转型的重要环节。由解方文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育创新及其管理体系的建设》一书,作者立足于高校现代化信息转型发展的最前端,对当代高校教育的创新与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内容涉及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政策与制度建设、结构建设、管理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多维度、全方位地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可操作实践方案,对当代高校的现代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高校教育创新及其管理体系的建设》全书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从教育与高校教育的关系着手,具体介绍教育起源、内容、目的及未来趋势等基础性理论知识。第二章对创新教育与高校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和基础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第三章对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详细阐述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育创新之间的变革与发展关系。第五章从基础定义出发,阐述了管理、教育管理、高校教育管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第六章阐述高校教育管理与机构建设的改革与完善。第七章对高校教育管理政策与制度的建设完善进行了详细介绍。第八章对高校教育实务的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具体研究。第九章阐述高校教育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第十章对高校教育学生管理体系建设进行详细概述。第十一章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详细论述。

新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高校教务管理作为高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信息技术的高效发展也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体制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高校只有在新的时代浪潮中积极寻求新的发展与突破,才能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真正实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践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校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使得高校传统教育管理工作已经面临严峻挑战,建立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十分必要。结合《高校教育创新及其管理体系的建设》一书,高校应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首先,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必然之举。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是一个知识、信息密集型的复杂化动态管理系统,教学及其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管理系统,信息结构非常复杂。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模式下,这些信息需要依靠人为力量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安排等操作,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不仅不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规模化发展,还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阻碍。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发展,不仅能够借助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以快捷、低廉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输,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环节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而且能够突破时空界限,实现教学信息的即时获取和发布,为师生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高效率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服务体系,进而提高高校信息管理能力及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实现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高校教育管理作为一项内容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涉及到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大量信息,既包括高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多种类学科知识体系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又包括教学任务从布置到落实、教学改革从投入到显现的过程,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化管理体系。而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中,由于管理工作的繁琐复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往往不够全面,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些问题往往导致多种高校管理措施游离于体制之外,教学管理不规范导致高校教育管理得不到良好控制,使得高校整体教务管理发展速度滞后于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要求,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理念缺乏必要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发展要基于对于学校师生的服务管理理念,而当前高校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往往从管理者自身角度出发,忽视了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管理理念,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主体组成,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为独立,此时其对于世界的认识正处于摸索阶段,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也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干扰,需高校各个管理层级的引导,而不科学、不合理的管理方式难以充分重视学生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知识和命令的简单服从者,这样刻板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忽略了学生未来的长远性发展,难以满足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时代需求,甚至会成为高校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阻碍。

其次,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信息化改革不完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信息化改革包括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四个主体层面,也包括高校管理部门和管理机构对学生层面的平行关系和管理机构之间的纵深化垂直关系但由于各个管理主体之间的复杂性和管理机制体制的不完善,使得高校管理机构与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权责划分,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性,这就对教务部门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协调进行造成了一定阻碍。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师生信息结构建设的不完善,各个层面主体对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发挥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且缺乏合理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激励机制,导致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工作热情,使得高校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远远滞后于实际所需,严重阻碍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能的发挥。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策略

本文笔者基于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 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20YB0227)和2018 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8BJY028)课题研究并结合《高校教育创新及其管理体系的建设》一书具体内容进行相关探讨,为读者提供详细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信息创新发展策略。

第一,明确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具体目标。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发展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完成高校教育现代化转型、实现数字校园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之路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对管理机构和管理程序进行优化重组,有效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为此,相关管理工作者要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整合高校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以创建适合本校发展情况的教学信息管理网站为基础,以开发相关教学信息管理平台为内核,以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初步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特色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高校信息的利用效率,同时要以拓展高校教育管理应用功能为引导来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体制,保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为师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第二,创新教育管理机制体制。传统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形式主义倾向严重,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管理实务的现代化要求。因此,高校教育管理机制亟需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这一创新变化包括高校教育管理机构组织的结构性变革及内部柔性管理机制的构建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机构组织的结构性变革应向扁平化方向改革,多而复杂的组织结构容易导致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且工作效率不高,对于信息化的管理结构变革也有一定的阻碍,因此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改善此类问题,促使管理机制向着实效型、自主型和服务型转变。另一方面,内部柔性管理机制的构建能够从时代发展的视域下对高校管理组织结构实施变革,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高校管理机制体制内外条件的同时改善,充分法规机制体制的高效性和一致性,创新高校管理模式,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高校教育创新及其管理体系的建设》一书以教育信息化为背景,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向口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对于促进新时代高校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体系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