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SM 的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涌现机理研究

2021-04-20彭本红仲钊强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开放式耦合主体

彭本红,仲钊强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江苏无锡 214105;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新服务和新模式正快速发展,我国企业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平台创新的转型。平台型企业通过将其相关利益主体的紧密联系,协调多方资源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并高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其创业与经营的各项成本[2]。当前阶段,落后的服务创新和复杂的开放式创新是我国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遭遇的严峻挑战[3]。主要表现在开放式创新可能需要极高的成本、企业开放式创新还无法得到现阶段理论研究支持、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企业难以满足其需求等[4]。基于此,专家们开始探索一种统一产品要素和服务需求的方法来进行平台创新的研究,开放式服务创新这一概念便由此诞生[5]。开放式服务创新是平台企业打破组织界限、整合内部运营模式与外部信息资源,基于服务的视角对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一种模式[6]。它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式创新与服务创新二者融合发展形成的[7]。与封闭式创新相比而言,开放式服务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效益,它可以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资源,营造一种知识共享和融合互补的创新氛围,最终出现一种新型的服务创新组合,涌现更多的功能和特性[8]。所以,开放式服务创新未来将会成为平台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优势的重要战略。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能力的提高都可以用“涌现性”来解释。涌现性是复杂系统的一种属性,涌现性与复杂系统的研究密不可分。因此,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基于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复杂性特征,从规模、环境和结构效应3 个方面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涌现机理进行研究。同时,利用ISM 模型构建解释了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涌现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最后为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对策与建议。

1 开放式服务创新系统的涌现性

1.1 涌现和涌现性

系统科学认为,涌现是指部分或组分不具有的特征、行为、属性和功能,通过系统各组分整合为一个系统时,产生了新的结构和功能[9]。贝塔朗菲[10]认为涌现性是复杂系统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将涌现性直观地解释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1+1>2”。不能用系统单一的孤立部分的特征来诠释整体的特征。欧阳莹之[11]认为,涌现是来源于事物或者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是事物或因素之间的某些变换,只有系统的额外特征才能称之为涌现。系统中的组分或者子系统只是系统的一部分,系统与子系统相比较有质的提高,它具有子系统不具有的一些功能特征。这种孤立的部分和它的总和不具备,而整体才会具备的特性系统科学称之为整体涌现性[12]。苗东升[13]指出,涌现实际上是一个定性的问题,其本质是整体具备了部分或者部分的总和所不具备的特质、特征、行为、效用等,可称之为整体质或者系统质。刘媛华[14]总结出企业集群创新是一种系统涌现,结构涌现和功能涌现,系统产生涌现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系统本身的受限生成过程。可以看出,“涌现”现象普遍存在,是复杂系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进行过渡的过程[15]。

1.2 开放式服务创新系统涌现性

开放式服务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可能会从依靠创新合作伙伴关系转变为系统内创新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发展,系统内部的共同演化必然会使得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16]。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能力的增强都能够用“涌现性”来诠释[17]。魏巍等[18]认为系统涌现性来源于系统内部元素以及元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另一方面也受外部各种环境的影响,平台系统中的主体之间通过复杂的非线性作用组合在一起,造就了涌现性。在这一过程中,它受到了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共同作用。姜李丹等[19]为研究我国产学研创新系统的涌现性,寻找了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各种主体单元,从串联耦合和并联耦合两个维度出发,剖析了不同耦合方式发展模式下产学研系统所产生的涌现性。刘钒等[20]对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群体属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企业产生群体智能涌现需要适宜的内在规制和外围环境。张美丽等[21]从复杂系统演化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企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匹配的模式涌现全过程。王凤彬等[22]通过对具备复杂适应性特征的知识主体之间的互动特性解析后,发现整体组织的知识涌现是在不同层面上呈现出的各不一样的知识结构。胡有林[23]改进了受限生成过程模型,进一步探讨了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涌现的内在机制。

当前关于涌现性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企业集群创新或创新型小微企业层面,而关于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系统涌现性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在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复杂系统及其涌现性理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对复杂系统及其涌现性的研究虽然已经基本能够形成共识,但在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如何涌现的探讨上,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得到的结论没有达成共识和构建统一的框架,因此在复杂系统和涌现性如何影响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等内容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

2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涌现机理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具有多种复杂性特征,如结构与要素、环境、模块化、结构化等复杂性。平台的涌现性在不同的阶段有不一样的体现,在平台发展的初级阶段,通常影响平台发展的主体或者因素比较少,受涌现的环境化机理明显,而到后期阶段,平台的复杂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企业内部拥有更复杂的结构与更多的功能,结构化涌现更加明显。

(1)规模效应。规模效应特征是指平台规模越大,它的涌现性就越明显,就会有更高的效益。当然大量的适应性主体参与其中是研究复杂系统涌现的前提条件。平台涌现性规模效应的具体表现是:首先在数量上要具备相当的规模,适应性主体达到一定数量的集聚才可能会有平台系统涌现的产生;其次是实力方面应具有一定程度的规模,各适应性主体如果缺乏创新方面的实力,那么即便集聚在一起,也不会有创新的产生。

(2)环境效应。平台系统的涌现性不仅体现在内部各元素间繁杂的非线性关系,而且平台与外部的环境,包括市场、行业、高等院校、政府政策之间也有着复杂的非线性关联。各种外部特征、外部主体、外部环境等在激烈的相互作用下影响平台的涌现性。平台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地影响着平台的发展,外部环境具有的复杂性使得平台不断地进行战略转变。图1 为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创新模式的涌现演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图1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涌现演化的关系

(3)结构效应。结构效应表现为通过平台相关利益主体组分间的复杂作用使平台成为一个灵活的整体,涌现出单一的主体所不具备的功能,为整体涌现奠定基础。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具有各种子系统,比如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等小系统。而小系统受各种更小的主体比如说公司的部门系统、团队和个人系统等影响。结构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涌现,主要体现在平台的涌现方式是经由它的结构模式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等各种复杂的作用而迸发出的。合理的结构模式会有正向的结构效应,但是平台一些因素之间不合理的结构效应,将会使平台的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的总和。系统各组分之间不同的作用方式,产生不一样的涌现性就是结构效应的关键。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由系统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以及环境效应共同作用形成的,一般而言结构效应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当指出的是,“涌现”总会和系统整体一同产生,只要构成了系统便马上会涌现出独特的整体特征,系统如果瓦解的话则立刻失去它的整体特征。此外,合适的框架和范畴引起期望的涌现形成,不合适的框架和范畴则会引起不同期望的涌现。在日常的实践中,应当尽可能的考虑到上述基本效应与其匹配关系,合理的对复杂管理系统加以设计,从而产生所预想的平台效益的正向涌现。

3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涌现性解构

3.1 ISM 基本原理与建模步骤

解释结构模型法(简称ISM 方法)把复杂系统拆分成若干子系统要素,最后形成一个多级递阶结构模型[24]。ISM 方法在分析复杂系统中各元素间相互影响关系的问题中已得到广泛应用[25-27]。

第一步,建立邻接矩阵。邻接矩阵是在因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邻接矩阵表示,通常邻接矩阵只能解释二元关系。假设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的影响因素有n 个,则用S 表示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S=(e1,e2,…,en)表示创新平台的影响因素。因素间(包括S 和ei)的逻辑关系指的是任意两个因素之间有没有存在关联。根据逻辑关系构造因素间的邻接矩阵A,它的组成元素定义为:

第二步,根据邻接矩阵,确定各因素之间的可达矩阵。各个因素间经由相应长度的通路后能够达到的水平就是可达矩阵表述形式,反映了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及其影响因素之间所存在的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可达矩阵M由式(2)的计算得到:

第三步,因素层级的确定。首先把最高层因子确定下来,把可达矩阵划为可达集R(ei)和前因集A(ei)。其中,R(ei)表示可达矩阵中由因素ei开始能够到达的所有因素的集合,A(ei)是可达矩阵里面能够达到要素ei的所有要素的集合,即为:

在上式(3)中,mij和mji均是可达矩阵M的因素。最高层因素就是满足(4)式的因素。

然后确定其它层次因素。在原本的可达矩阵M中删掉 L1内要素相应的行与列,得出M’,对M’进行上述同样的操作,得出在第二层 L2 的元素。依此类推,得出位于所有层次的因素。

第四步,确立影响因素等级模型结构。利用有向边连接相邻的层次以及同一层次的元素,获得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和它的影响因素间以及层次结构。

3.2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模型描述

3.2.1 有向关系

二元关系是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涉及的主要关系,运用图论的表示方法,以节点表示系统结构的单元,以有向箭头表示系统单元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结构耦合有向关系图。如图2,依据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的概念解析,设定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主体为企业、研发机构、需求市场、中介机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分别用E1、E2、E3、E4、E5、E6表示。平台创新主体在系统中的结构功能称为系统单元,企业E1的系统单元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管理方式(e1)、企业创新战略投资(e2)、企业科技成果孵化能力(e3);研发机构E2的系统单元为技术支持(e4)、设备支持(e5);市场E3的系统单元为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位(e6);中介机构E4的系统单元为科技服务支持(e7);金融机构E5的系统单元为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运行的资金支撑(e8);风险投资E6的系统单元信息经验支持为(e9),画出图3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耦合有向关系图。

图2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涌现

图3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耦合有向关系

3.2.2 平台系统结构耦合区域划分

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结构耦合关系,本文提出下面两个假设:X1:假设开放式服务创新系统单元结构之间存在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关系,令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为S,系统单元的个数为n,表示有向关系图中各单元之间直接连接状态的矩阵为邻接矩阵A,表示有向关系图中各单元之间间接连接状态的矩阵为可达矩阵M;X2:假设系统可达集为R(ei)、先行集为A(ei)、初始集为B,则有:

第一步,在有向关系图的基础上,计算其邻接矩阵。

第二步,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利用Matlab 软件,得到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的可达矩阵。

第三步,依据上面解释结构模型对可达矩阵进行主体和层级划分。

表1 主体和区域划分

第四步,如表1,在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级别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邻接矩阵,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结构耦合关系加以梳理。

在综合考虑各系统单元之间的耦合程度和耦合顺序的基础上,得到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递阶结构模型,如图4 所示,系统耦合关系的起始源为e2,e8,等级为初级,并且为后向耦合程度最高的系统单元;系统耦合关系的末尾端是e1,e3,e4,e5,e6,e7,e9,属于较高级别。

图4 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递阶结构分析

3.2.3 模型解释

(1)通过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系统模型的构建,我们发现技术、人才以及企业的科技成果孵化能力对企业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的涌现。科技孵化器作为一种资源能力的集合,它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研发创新服务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和成本,同时在孵化器的作用下平台涌现出新的功能与结构[28]。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的最初状态可能是由少数几个主体或者少数几个元素组成的小系统,它们是为了某种目标而聚集在一起。而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平台系统,不断涌现出新的功能,进而对开放式服务创新产生影响。

(2)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中的主体有着复杂适应性的特征。这里所说的适应性,意在表明它可以和环境还有其它主体产生交互作用。整体宏观系统的演化,其中包含了新主体的产生,全新聚合成的、新层次的形成等,都是基于此基础逐渐派生出来的。主体之间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彼此之间信息、资金、技术、知识互动交流,平台涌现出新的功能结构,使平台创新系统得到质的飞跃和提高。平台各主体间的彼此作用是主体适应这种毫无关联的简单规则的体现,这种彼此间的作用前后形成关联并有着耦合性,同时还形成非线性关联,造成涌现整个部分的行为比各个部分行为之和更加复杂。平台与外部环境,包括市场、行业、研发机构和政府政策之间有着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关系。在平台涌现形成的这一过程中,虽然规律自身不会发生变化,但是规律所影响的事物却会发生改变,因此会涌现出许多的新型结构与模式。这些比较新的结构与模式,不仅仅有着动态特征还具备层次性特征,使得平台的涌现可以在其形成的已有结构的基础之上,再产生具有更多组织层次的功能和结构。

(3)企业在推动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以企业、研发机构和市场为核心,以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为辅助支撑的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系统。平台企业作为核心主体,依托自身管理模式和孵化能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开展开放式服务创新。市场为平台企业提供市场需求,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支持,研发机构为其提供技术支持,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撑等,由此构成开放式服务平台框架,为平台企业提供一系列最为完善的创新服务支持。其中,特别要重视战略投资、科技与人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战略投资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导向作用,是产品和市场的综合选择。科技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层面的竞争和产品层面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有效的利用战略投资、科技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各主体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这样平台才能不断涌现出更多的功能结构,进而推动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的发展。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复杂性特征,从规模、环境和结构效应3 个方面对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涌现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下述结论:

(1)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的涌现性是在平台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集聚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和创意等使平台拥有更复杂的结构与特征并涌现出更强大的创新等功能。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刚开始的单一形式的,单一结构的具有少数功能与作用的平台,成为一个创新能力特别强大的复杂系统,通过连接企业、用户、投资者和政府等众多相关主体,推动它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这一过程一直伴随着涌现性的发生。随着平台的不断扩大,将会有更多的主体加入,涌现出更强大的平台能力。

(2)由于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的涌现性是在平台复杂性的基础上进行涌现的,因此研究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的复杂性对研究其涌现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企业、市场、研发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各种主体通过非线性组合且在相互作用下体现出结构化、规模化、环境化各种不一样的涌现机理。主体间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行各种交流互动,从而呈现出新的功能结构,由此平台创新系统也得到了发展提升。

(3)由系统耦合有向关系图可以看出,开放式服务创新的核心是共享和开放,平台的建设是各种因素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伴随系统中的各个主体与外部环境以及主体相互之间的交流累积,各个创新主体之间会按照以往的规律改变本身的行为路径,自发调节内部结构,从而形成全新的共生性耦合有向关系。平台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系统在良性共生的状态下,借助串联耦合以及并联耦合形成的非线性关系的作用,促使各个主体之间实现技术、知识以及信息的快速贯通融合,共享创新资源,使得开放式服务创新系统有质的提升,涌现出新的功能和效应。

4.2 管理启示

(1)强化需求导向,集产学研创于一体。企业应努力改善内部管理机制和塑造企业自身文化氛围,将企业管理文化、服务观念同开放式创新有效结合。同时要充分重视外围创意与外部市场渠道的作用,将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均衡协调利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平台创新能力。在积极发展平台已有业务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的重要性,将这种复杂性的思维用于自身的平台创新。比如与企业外部的研究所、高校和金融机构等建立密切的联系,借助这些主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达到单一平台所不能达到的创新。同时通过市场的再定位,创造出在质量层面不同于原有服务的服务项目。

(2)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平台一方面能够集聚各类创新成果,另一方面也能产出各类成果,而这些成果只有通过市场的检验,才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所以市场调节对平台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恰巧这一过程正是产业结构调整所必须的。同时,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对平台的转型升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政府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政府所支持的研发平台需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既能够对平台的建设提供技术设备的支持,又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思维;其次,政府对实行开放式服务创新范式的平台企业可以提供合适的优惠政策来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对于平台创新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和给予资金支持,让其它平台创新型企业可以借鉴其经验并向标杆企业看齐;同时制定相关法规保护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市场化环境,为企业平台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3)扩大对外合作,学习开放式创新新型模式。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不仅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应当加快建设平台自主创新体系,坚持开放化,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企业可以努力打造一个优质的开放式创新空间,增大行业竞争力度,倡导企业间开展合作交流共享发展平台,涌现更多的功能与结构,增强整个市场的活跃度。此外,应当更多的融进用户元素,这也是企业进行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全新理念——创新主体多元化、丰富化。从最初的企业和企业的创新主体,到如今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的企业与个人,可以看出用户在开放式服务创新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只有获得用户和消费者的支持认同,企业才能真正的面向市场。开放式服务创新是未来平台企业创新的新型模式,代表了平台企业发展的态势。平台企业应该不断的学习开放式创新的新型模式,积极扩展对外合作关系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猜你喜欢

开放式耦合主体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论碳审计主体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