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2021-04-19孔凡飞郝洋洋

社会与公益 2021年1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老龄化

孔凡飞 郝洋洋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已经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劳动力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拉低经济增速。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会增加社会的养老压力,加剧社会负担。近年来,探索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来应对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专业优势、现阶段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发展困境,探寻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路径,以期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专业优势;养老服务;老年社会工作;老龄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养老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我国的养老模式,研究者已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姜玲认为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3类,即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1];张民省认为我国的养老模式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服务和社区照顾4大类[2];朱冬梅根据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的提供主体,将我国的养老模式分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模式,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若由其子女提供即為家庭养老,若为社会提供即为社会养老[3];王喜春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老年人在家庭、社区中享受养老专业服务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资源、服务机构、专业人员为依托,为社区内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等专业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4]。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是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及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这几种养老模式中,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更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既避免了家庭养老模式中专业介入缺失、子女照料压力过大以及机构养老中老年人缺乏家庭陪伴的弊端,又融合了居家养老模式中的家庭陪伴优势和机构养老模式中的专业服务优势。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服务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但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及家庭结构的缩小,这两种曾在养老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养老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其作用的发挥受到明显限制。一方面,老龄化的加速大幅增加了老龄人口数量,使得需赡养老人人口数量猛增,依靠家庭养老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家庭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阶段能够满足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的养老机构数量有限,这使得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难以切实回应普通家庭的养老服务需求。此外,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落叶归根”等观念认为将老人送到机构养老是一种不孝的行为,这种对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独特优势得以显现,这种养老模式既可以依托社区构建养老共同体来回应养老人群的文化娱乐、医疗服务、基本生活服务等需求,也能够满足老人精神陪伴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能够避免与一些传统的养老观念发生直接冲突。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优势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致力于解决养老问题,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入的服务活动,而社会工作也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此外,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有助于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种专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伦理上的优势、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方法上的优势。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伦理中所强调的利他性和服务性有助于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注入更多的人文价值,有助于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中有很多理论与方法都与养老服务有关,特别是老年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的部分工作方法、模式及技巧,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专业伦理的优势

首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行为及伦理责任给出了明确指引,对社会工作者的实务活动进行了约束与监督,促使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受到专业价值和伦理的规范。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形成和具备专业优势的重要基础,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中的“敬业”,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态度,有助于强化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敬业意识;“接纳”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和理解,不但有助于社会工作者缩短与老年服务对象的心理距离,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自决”即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体现了对服务对象权利的尊重和维护;“个别化”原则强调重视个体需求与问题存在特殊性,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更好地为不同个体提供专业化、个别化服务。

再次,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与伦理强调服务活动的利他性和服务性,注重服务活动的实践性和科学性,这使得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的服务性和助人性作用。

(二)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带来的专业优势

首先,自社会工作诞生以来,其相关理论构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经历了“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分类阶段”等几个阶段的演变,使得社会工作更趋于专业化和科学化[5]。

其次,社会工作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包括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及社会语言学等。多学科、多种文化理念的融合,使得社会工作理论相比其他学科理论综合性更强。此外,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理论支持将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更好地解决老年人养老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适应困难、角色失调及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

(三)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专业优势

社会工作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工作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分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等。

个案工作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对象提供个别化服务,当服务对象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处的情景较特殊时,个案工作的独特优势便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来。社会工作者在采用个案工作方法时,可以将精力更好地聚焦于服务对象,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更细致地观察、更全面地收集信息,从而精准把控个案服务进程,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服务。

小组工作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具有相同养老问题和服务需求的服务对象组成小组,通过开展相关工作或活动,协助小组内的服务对象学习其他服务对象的经验和优点,用以解决个人问题。在小组工作中,通过建立互助小组,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认同感和融入感,从而缓解老年人自我价值认同度低、社会融入难等问题。

社区工作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积极发动或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一方面,组织社区内的居民积极参与讨论本社区内老人所面临的养老问题与服务需要,为后期制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计划收集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引导和鼓励社区居民对现有的养老服务提出建议或意见,以便及时修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完善。

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可以有效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如通过个案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个别化服务;采用小组工作方法构建支持小组、兴趣小组及社交小组,有助于丰富社区内养老人群的生活形式;通过开展社区活动,有助于社区居民更直接地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拉近社区居民与社区养老服务对象的心理距离,从而促进老年人的社会融入。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人才缺乏,影响服务效果和效率

首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多是由当地基层部门直接或间接管理,问题在于行政力量直接负责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运营与管理过程中,着重强调服务的开展,却忽视了对服务效益的评估。同时,由于缺乏专业力量介入管理与监督,使得服务效率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其次,在当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下,养老服务主体很难通过专业人士来表达自我需求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影响了服务的效果。再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挖掘服务对象需求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一方面,由于服务对象的文化水平、身体状况、服务需求及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加大了服务需求挖掘的难度,使得服务对象的某些需求难以被挖掘出来。另一方面,部分社区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服务资源等,使得服务对象需求挖掘过程缺乏深入性和科学性,影响了服务效益。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形式单调,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所能提供的服务形式和内容有限。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娱乐服务方面,主要是组织广场舞、棋牌竞技等活动;在医疗保健方面,主要提供测量血压、血糖以及按摩等服务,针对身患残疾的服务对象难以为其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在生活照料方面,部分社区还无法提供餐饮服务;在精神慰藉方面,能够向服务对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社区寥寥无几。从整体来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形式和内容仍较匮乏,服务层次单一、细化程度低,难以切实回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三)资源获取渠道单一,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正常运行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源予以保证,社区内硬件设施的完善、服务项目和服务人员的优化以及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从目前来看,首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投入多为一次性拨款,缺乏持续性,不利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期健康发展。其次,行政力量过多干预社区居家养老的日常运作,使得民间力量难以高效进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这种情况不利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再次,政府财政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投入资金的比例虽逐年增加,但这种一次性的小幅度资金投入并不能满足实际资金需求,同时降低了社会资本涉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6]。

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路径

(一)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机制,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输送专业力量

首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提供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因此,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应更加细化。虽然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已涵盖老年社会工作,但基于实际情况和专业型人才培养角度来看,仍需进一步加快对养老社会工作的建设,通过细化专业领域,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

其次,社会多元主体要积极配合,特别是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社会工作机构要发挥主要作用,社会工作机构要积极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与晋升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养老服务人员培养的支持力度,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行业组织要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全方位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既要主导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机制,也要为养老服务人才营造优质的职业发展环境,从而更好地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输送专业人才。

(二)完善服务项目的种类和形式,注重服务效益与质量

一方面,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要注重优化服务的类型和形式。例如,将社区内的老人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因素划分成不同的照料小组或类型。根据小组类型的不同,针对性设计服务项目,从而促使服务项目可以全方面、多层次地回应社区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注重提高服务效益。首先,要建立服务项目评估标准及服务效益评估体系,形成对服务项目效益评估的专业力量。其次,要持续性挖掘服务对象的潜在需求,通过建立常态化的需求挖掘机制,用于收集服务对象的需求信息、动态把握服务对象需求变化,从而提高服务效益。再次,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设计与服务开展过程中要发挥专业优势和特色,注重社会工作的“个别化”原则,为有特殊情况的服务对象设计个别化服务,最大程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三)积极引导社会关注,拓宽服务资源筹集渠道

首先,政府要积极改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投资环境,从政策层面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增强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注入新的活力;其次,社会工作者作为养老服务发展的推动者,既要积极使用社交媒介、开展服务活动等方式来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也要积极发挥平台和机构优势,通过多元化渠道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筹集资源;再次,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要发挥专业力量,利用组织优势,为破解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所面临的难题提供专业方案。

五、结语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要肯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应对养老问题上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视该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特别是要深入思考社會工作如何介入破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所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通过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机制,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缺乏专业力量的问题;通过完善服务项目和种类,解决居家养老服务效益与质量不过关的问题;通过拓宽服务资源筹集渠道,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服务资源短缺的问题。随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家养老仍有待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姜玲.中国城市养老方式的选择[J].经济论坛,2006(11):51-53.

[2]张民省.老龄化趋势下中国养老模式的转变与创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17-122.

[3]朱冬梅.代际支持关系在老人养老模式选择中的创新作用[J].创新,2008(1):33-36.

[4]王喜春.济南市社区居家养老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19-20.

[5]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0-63.

[6]邵凌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19-21.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老龄化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全国深度老龄化省(市)增至7个
健康月历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韩国将成为第二大老龄化国家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