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泥人张”的泥塑家园
2021-04-19
“我7岁就迷上了泥塑,这辈子和泥巴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7年,张振福出生在安徽省界首市马集镇大张村。父亲是十里八乡的能工巧匠,会木雕,会编织,还会捏泥人,农闲时经常给人家新盖的房屋刻字雕画。小时候,父亲出去干活常常带着他,耳濡目染,他就开始比照父亲的样子刻木雕、捏泥人。他把猪、狗、公鸡的形象捏出来,让它们排队,还特意捏了一个小人手拿鞭子训练它们。大人们看后很惊讶地说:“这孩子捏得还真像!”就这样,捏泥巴成了张振福儿时最大的兴趣。慢慢地,街坊四邻都知道老张家的二小子子承父业,也会捏泥人。那时候张振福最得意的就是不管他捏出什么,小伙伴们都疯一般地抢,爱不释手,像得了宝贝似的。
小学毕业后,张振福来到当时担任河南省郸城县服装厂厂长的伯父家中,开始在郸城读初中。在学校,他聪明好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很受老师喜爱,而课余时间还是痴迷泥塑,只要一放学,他就会飞快地跑到小河边挖上一块泥,和好,就开始捏泥人。他还喜欢画画,找到一本“小人书”,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把一个个人物画在纸上。一次上地理课,他突然想起刚看过的《神笔马良》连环画,就凭着记忆在本子的背面画起来。老师发现了,走到他跟前没有训斥,而是语重心长地说:“你喜欢画画是好事,但首先要学好文化,没有文化,怎么能画好画呢?”???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张振福。此后,课堂上,他认真听讲;课余时间,他一心画画、捏泥人。他立志要好好讀书,将来考上美术院校,学习泥塑艺术。
初中毕业后,张振福想上高中,可为了解决工作问题,他报考了中专学校。1984年,17岁的张振福以优异成绩被沈丘师范学校美术专业录取。
在沈丘师范美术班,张振福如鱼得水。他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坚持把每天的课程用泥塑记录下来。尽管一些同学对他整天与泥巴打交道颇有微词,但老师支持他,告诉他“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道理。《牛郎织女》《关公挑袍》《三国人物》等作品也就陆续出现在张振福的手下。1987年元旦,学校举办大型美术展览,他的泥塑作品《桃园三结义》荣获一等奖。
回忆这段往事,张振福不无感触地说:“我7岁就迷上了泥塑,一干就是几十年,这辈子和泥巴结下了不解之缘。”
“把创作定位在黄土地系列,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
1987年,张振福从沈丘师范毕业,被分配至郸城县城郊中学担任美术教师。
学校以文化课为重,美术课不多,张振福有不少时间可以用来创作。他一头钻进泥人堆里,常常通宵达旦,捏时还要听着音乐。尽管音量开得不大,可夜深人静,还是多多少少影响他人休息。加上他有时顾不上为学生批改作业,这就引起了一些同事的不满,渐渐地,人们对这个留着长发的“另类”有了非议。校领导也认为张振福不务正业,批评他:“你捏这些泥人干啥?千万别因为玩耽误了工作。”?
由于“不务正业”,长得眉清目秀的张振福找不到对象。相亲的姑娘一看到他家里到处是泥巴,堆满了泥人,再加上他每次都要强调的“不准影响阻挠捏泥人”的要求,都以为他精神不正常,恋爱一再受挫。直到淳朴善良的刘凤兰出现,接受了他令人哭笑不得的“约法三章”,他的婚姻大事才算有了着落。
张振福痴迷泥塑,还有股韧劲,不仅一门心思捏泥人,还不忘复习功课。两年后,他考上了河南教育学院美术系,继续深造。当他毕业返回郸城,不仅带回了4年苦读的满腹经纶,还带回了一堆新创作的泥塑作品。他的《三国演义》系列人物泥塑,近200个人物,造型迥异,栩栩如生。布展时,200个学生每人怀里小心翼翼地抱着一尊人物泥塑,排成长长的队伍,从城郊中学步行十几里走进县城,途中不时引起人们的好奇询问和簇拥围观,构成了郸城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
1995年,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张振福又跑到北京,拜在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著名画家、雕塑家韩美林门下。大师的教导,使他的专业水平突飞猛进,实现了质的飞跃。
然而,随着艺术水平的提高,张振福对自己的创作取向产生了质疑,“难道我就一直捏古代人物,一直模仿别人的东西吗?”他带着疑惑去请教西安美院院长、著名雕塑家陈启楠先生。陈院长告诉他:“艺术贵在创新,要搞自己熟悉的东西。”一句话,让张振福茅塞顿开。
张振福对豫东农村的风土人情非常熟悉,一幅幅极为生动的生活场景渐渐在他脑海浮现,渐渐变得清晰。他找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从那时开始,他把视线瞄向了自己身边,粗犷豪放的彪形大汉、年轻妩媚的村姑少妇、顽皮可爱的闺女小子……成为他泥塑的主体。他的创作由此变得鲜活、亲近、富有生命……
张振福把他的泥塑作品命名为“黄土地系列”。
“深深爱恋着这方土地和人民,为他们造像是我的责任”
走进“张振福泥塑艺术馆”,一股浓烈的泥土芳香扑面而来,张振福多年精心创作的800多件泥塑作品,占满了600多平方米的展厅。
你看,这一尊《干杯》,兄弟二人头裹羊肚手巾,腰系一根大带,赤脚盘腿相对而坐,捧起酒碗,表现出农民的豪爽大气;那一尊《今天的收获》,精壮汉子挑着打捞的鱼满载而归,一脸喜悦,咧开大嘴欢畅地大笑;这一尊《碾子》,年轻的乡村少妇怀抱吃奶的孩子,坐在碾子上悠闲地歇息,脸上布满舒心的笑容;那一尊《寻找从前的影子》,老态龙钟的男人挽着同样满脸皱纹的老伴,陷入年轻时相亲相爱的美好回忆……栩栩如生的泥人,让人们的思绪不由回到当年那个值得怀念的年代,回到那古老的乡村,感受淳朴的民情民风,还有那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
长期的农村生活,使张振福对脚下这片热土、这方人有着深深的了解和深切的热爱。张振福的泥塑作品,采取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泥土将豫东人生活中的动感瞬间定格,表现的是农民淳朴善良的性情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把30多年的豫东变化“搬进”自己的工作室,艺术再现了农村的生活场景,用800多个泥塑人物创作了一部“中原民俗风情文化史”。
一尊尊奖杯、一摞摞获奖证书,鲜花、掌声、荣誉接踵而来,张振福凭着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被誉为“中原泥人张”。谈起这一切,张振福也有感叹,“我曾经有过放弃,也想过改作他行,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在豫东农村长大,深深爱恋着这方土地和人民,为他们造像是我的责任,我会一直走下去!”
用带有泥土芬芳的艺术形式,真实再现豫东农村的生活场景,客观记录那片土地上的喜怒哀乐,诠释农民的平凡与伟大,留住渐行渐远的豫东民俗风情。这,也许就是张振福孜孜不倦、永不放弃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