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度山西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2021-04-19

科学导报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科普科技

董剑宏

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微创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三晋硕儒,医学风度,学者气度。在肠胃医学的攀岩高峰中,你既挥笔又操刀,于胃肠镜下探囊取物,于健康命脉前抢险排难,文武齐备,你触及医学局限之上的美德,以技术之本立身,以天使之心前行。置身浩渺的胃肠医学领域,你走得坚定,为同道领路;你站的前沿,将谜题解开;你居高立远,引后生超越,你用科普延伸医疗,用心手建固生命堤坝。

董剑宏一直致力于胃癌和结直肠癌的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及相关转化研究。他带领团队引领和促进了山西省胃肠肿瘤外科诊疗及学术的发展,是山西省胃肠外科的风向标和灯塔。

方敬爱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是你从医生涯三十余年坚守奉行的圭臬。在医学科研中,你登楼极目、埋首奋进;在医疗诊治中,你妙手回春、泽济苍生;在医患关系中,你秉德自持、不以物惑;在传承医术中,你殷殷期盼、谆谆教诲。一颗仁心敬日月,不枉白衣天使名,你让病友放心,更让病友暖心、舒心。岁月缱绻,披星戴月,一路走来,你让国医精神在广袤的三晋大地熠熠闪光!

在三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方敬爱始终坚守临床一线,尤其擅长将中医理论创新性地与现代医学体系相结合,诊治各种肾脏病;她将科研与临床有机结合,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王晓宇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正高级工程师

你如涓涓细流、绵绵细雨,温柔了岁月;于点滴中传递科普温度,于细微中提升科学素养。世界水日主题宣传、水领域创新成果推广、全国科普日深植水生态文明理念……二十三载,在欢乐中与民众共享水利科普盛宴;守护幸福河湖,不忘初心使命;追梦水利事业,奋楫扬帆远航。

疫情防控常态化当前,王晓宇通过多种宣传渠道,转发科普信息600余条。她还组织参加网络知识竞赛,举办线上直播。在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成立水利科技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活动;她还促成国家级学会服务站——山西汾河流域管理有限公司的建立。

刘彦隆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与创客教育共舞,你以攀登的姿态,触摸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从娃娃抓起,你以敏锐的视角,捕捉少年与科技的交集。百城百校,大手小手,串联起人工智能的冉冉希望;三晋大地,传道授业,打造出人工智能的山西样板。心怀赤忱,不染阴霾,你不只是三尺讲台背后的耕耘者,更是千万孩子心中的造梦人。

刘彦隆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38年,积极探索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智慧教育体系,主编了多套综合实践活动创客教育教材,促进基础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马文辉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步履不停是对职业的热爱,精益求精是对生命的敬佑。师从刘绍武,承“三部六病”说,一袭白衣,为中医而生。传播中医文化,传承中医技术,传扬中医精神,从未倦怠!医者仁术,修其身,治未病,推陈出新,悬壶济世。你是患者心中的放心大夫,亦是弟子口中的全能师父,你用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让中医的光辉绽放于千万家。

2020年,马文辉借助不同平台推广三部六病学说,在《中国中医药报》等报纸上发表科普文章10余篇,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在中华中医药论坛上发帖百余篇。此外,他撰写的《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也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三等奖。

李凤岐

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副秘书长

逾古稀而不辞,奉余热赶韶华。风雨雷电、阴晴雨雪是你奋斗画卷上的涂鸦,记录着风云变幻;三伏天、倒春寒是你常挂嘴边的自来语。田间地头,陪伴你的是虫鸣、烈日、风云;在基层修设备、查数据、汇资料成了你的家常便饭;走村入户、传授科普、调研指导是你的日常缩影。一条条咨询信息、一场场亲临指导、一份份专题建议、一遍遍嘘寒问暖,点点滴滴汇聚于你辛勤倾赴的一步一脚、一言一行。科普耕耘47载,你坚持当好农民的“领头雁”,做好农民的科普员,润泽三晋农业,护佑百姓冷暖。

李凤岐疫情期间多次深入到各县市,组织几十位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并通过科技服务通等多个平台广泛传播。

范丽芳

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网络新闻部主任

生就一双慧眼,捕捉热点焦点;练就一支神笔,字字关切时事。你如不停旋转的陀螺,为采播科技新闻辗转重叠的现场,奔忙于山西科技各领域的最前沿,触摸着三晉科技发展的铿锵脉搏,关注着科技变迁,挖掘着一篇篇有价值的科技新闻。你以笔做武器、以纸练锐气、以心融和气、以爱秉廉气,往历史的洞穴埋入真相,引国际新闻视野的瞩目关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你不惧不辞、踔厉笃行!

2020年,范丽芳重点关注科学技术相关领域,参加多场“专家与媒体面对面”,完成多篇优质原创稿件,且被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新闻网站转载,传播渠道和覆盖人群广泛,影响力较大。

刘国昇

《人人健康》编辑部主任,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聚职业给予的底气,集文字赋予的情怀,以科普视角,为他人做嫁衣,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一篇篇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好作品跃然纸上,力量虽微但不可或缺。多少美好,在你笔端留存;无限真意,随你的墨迹升腾。你是植根于文化田地的奉献者,亦是科普前沿的探索者,让文字散发独有的魅力,让科普事业生生不息,平凡而不平庸,任劳任怨,乐此不疲。

刘国昇从事科普工作多年,汇编《科普微报》合订本8卷;采写刊发科普文章30余篇。新冠疫情期间,编审了四本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的“抗疫科普书籍”,共60余万字。

郭俊廷

忻州市繁峙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你不是农民,却成天与农田农户打交道,走村串户,奔波在农业农村的生产一线。多年来,你积极投身科技服务工作,勇于开拓;你辛苦探索指导农业生产问题,刻苦钻研;你倾情农业科普服务工作,无私奉献。从农业实用新技术、科学种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到农民科学素质、技术水平的提高,都与你的辛勤付出与默默奉献分不开。你是勤勤恳恳扎根基层的科普专家,更是被当地农民亲切称呼的农业“保护神”“百事通”。

2020年郭俊廷深入推进乡村e站和校园e站建设,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农民等2000余人次参加培训活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王海荣

吕梁市离石区严村科普惠农中心服务站站长

钢架大棚“卧”在田间,艳阳洒满泛起阵阵银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希望,你让贫瘠的土地生机盎然,你是农民眼里离不开的科技达人,你是科普惠农前沿的新型典范。孺子拓荒艰苦干,致富脱贫怎会愁,你辛苦弯下的是腰,可挺起的却是全村向上的脊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撸起袖子勇敢书写,属于你的荣光!

王海荣从事科普惠农服务13年,借助中科云媒开通农科110、益民e购、码上致富溯源等服务系统,传递生产技术、生活知识,为农民插上科技“金翅膀”。多年来,他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省市级荣誉50余项,被乡亲们亲切称为“科技达人”。

猜你喜欢

科普科技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