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莲:经历风雨,才能看到绚烂彩虹
2021-04-19秋慈
秋慈
曾经,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2016年,作为精准扶贫吕梁山护工培训政策的受益者,她走出大山到北京从事家政工作;2017年,开阔了眼界的她回到家乡柳林县成立了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当起了吕梁山护工的“娘家人”;2018年,马金莲在家政公司基础上又成立了懿星职业培训学校;2019年底,马金莲又将自家村里的房子改建成吕梁市懿星养老服务中心。
如今在别人眼里,马金莲无疑是一名成功人士,不但成了公司老板,还获得了国家级的荣誉,在山西柳林乃至吕梁都是名人。在马金莲自己看来,更多的是压力。“现在有这么多人支持我,养老院的老人都指望着我,公司的姐妹和我一起努力,我必须做得更好才行。”
走出大山 抓紧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
1985年,马金莲出生在吕梁市柳林县薛村镇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困,作为家里老大的她,小学三年级没读完就辍学回家照看弟妹。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16岁的马金莲只身到太原打工。结婚后和丈夫一起开三轮跑运输,到工地打工。
“我摆过地摊、工地上给工人做过饭,后来还卖过服装、开过旅馆。”马金莲说。原本夫妻俩日子过得还不错,可后来生意亏本加上大儿子突然得了肾炎,一下子欠了30多万元的外债。一回忆起当初的艰难,马金莲不由地深深呼出一口气。
2016年,正当马金莲为了还债苦苦挣扎的时候,一场吕梁山护工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改变了她的命运。
2015年9月,吕梁市开始试点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依托吕梁卫校等11所定点培訓机构,吕梁市每年投入2 000余万元,免费培训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经过培训后,原先常年围着锅台转、围着老公转、围着孩子转的“三转婆姨”成为了掌握专业技能的护工,走出大山实现就业脱贫。
马金莲至今记得报告会上,一名护工大姐说一个月工资有8 800元,“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马金莲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自作主张报了名。一个多月培训结束后,因表现突出,被北京爱侬家政公司录取。她一心想着到北京打工挣钱,改变家里负债累累的状况。可当她高兴地回家宣布这个好消息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家庭危机。
丈夫很生气地说:“不在家照顾孩子,去北京当保姆伺候人,丢死人了,你要去,就先离婚!”孩子们也哭着担心妈妈走了就不回来了,家里老人更是不同意她出去。
面对家人的反对和误解,马金莲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流。心里拿定主意的她并不准备妥协,她用“缓兵计”告诉丈夫自己暂时不去北京了,先安排丈夫去上海打工。之后,她和婆婆深聊了三天三夜,讲吕梁山护工扶贫政策、算收入账,并表了决心,“妈,您放心,我的心永远在咱们家。”
马金莲终于征得了婆婆的同意。当走出吕梁大山的那天,婆婆专程坐车从柳林赶到离石参加护工欢送仪式。当婆婆亲眼看到欢送护工的壮观场面,市里的领导都上台讲话,还给护工们准备了土特产和行李箱时,心里一下踏实了很多。
到北京之前,马金莲立志做一个金牌家政挣高工资。到北京参加培训后,看到家政公司的市场需求,马金莲开始思考如何用积累到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更多的吕梁山姐妹走出大山。
马金莲的心里燃起了一个新的目标——自己以后也开一家家政公司。
培训结束后,马金莲没有选择工资更高的入户家政,而是留在公司分部当洽谈老师,月收入4 000元。通过自己的吃苦耐劳和勤奋,马金莲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家政公司洽谈老师,主要负责护工的招聘、就业安排和对接客户。
洽谈老师需要面对客户,面对家政服务人员,协调各种各样的关系和事务。虽然烦琐,这个岗位却可以让马金莲用最快时间,全面掌握一个家政公司的基本运营情况。当时为了省钱,马金莲每天就吃公司中午的工作餐,晚上睡觉就在办公室拉几把椅子将就。
马金莲说,这些还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吃了自己没有文化的苦。家政公司的洽谈老师谈好客户后,是要出合同的。对小学都没毕业的马金莲来说,用电脑打印合同着实是个难题。
培训时,培训老师一再提醒“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员们多记笔记,识字有限的马金莲不敢动笔,只好用脑子尽力去记。结果她的第一个合同单子就出错了,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她只能默默流着眼泪。
一名同事看出了她的难处,利用休息时间手把手教她如何使用电脑。马金莲这个连“ABC”都不认识的农家女,硬是靠自己的记忆力,学会了拼音打字,学会了使用电脑和打印机。
成立公司 帮助更多姐妹走出困境
每到周末的时候,在客户家工作的护工姐妹就都回到家政公司休息。为了节省开支,大家就把公司办公室当宿舍,晚上一起打地铺或者躺在椅子上睡觉。姐妹们在一起,难免要倾诉下打工时的委屈和见闻。经常是一个人说,十几个人一起陪着哭。
在公司跟客户打交道比较多的马金莲十分理解护工姐妹的难处,她成了大家的“心理老师”,宽慰和鼓励每一个人。时间久了,姐妹们越来越信任她。她们说:“金莲你年轻又有想法,我们集资借钱给你,开一个自己的家政公司,大家以后出门也有个自己的家。”
这个提议很快成了现实,这个姐妹拿出刚发的4 000元工资,那个姐妹拿出自己攒下的5 000元积蓄,陆陆续续竟然很快就凑起七八万元。带着姐妹们的希望,2017年马金莲回到吕梁注册成立了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同年,懿星家政在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建起吕梁山护工就业服务部,成为了吕梁山护工在京真正的“娘家人”。
家政公司开办后,马金莲动力无穷,一想到自己以前的艰难和贫困,她就下决心动员更多姐妹们也走出困境。每次回吕梁招工时,她反复给姐妹们讲自己的经历,拉上丈夫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劝说,一遍遍讲解政策。同村的马维红家庭特别困难,但她认为当保姆是伺候人的活,低人一等,就是不愿参加培训,见了马金莲就躲,七八次上门劝说后,干脆连门都不让马金莲进了。
在扶贫干部和妇联同志的帮助下,马金莲又去了马维红家里好几次。终于,在许诺月工资不低于3 000元的情况下,马维红答应试试。经过培训,马金莲帮她在北京找到一份育儿嫂工作,月收入6 000多元。几年下来,马维红不仅供孩子上了大学,还在老家买下10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现在每次见到马金莲,她就会亲热地说:“没有你当初的耐心劝说,就没有我家现在的好生活。”
“工作中,我遇到过不少应聘者家人反对当护工的事情。”马金莲说,一些农村贫困户思想保守,他们总觉得护工就是佣人,不仅要伺候别人,还要看人脸色。因此,马金莲现身说法,给他们讲护工的专业知识,有时现场演示,让他们知道护工也是专业人才,好打消他们的顾虑。
还有些贫困妇女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马金莲就带领其他护工,拿着政府扶贫、免费培训的文件,一起深入吕梁各地讲解政策,给她们吃定心丸。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打动了更多和她一样命运坎坷、家庭贫困的人。
“一百次尝试,哪怕仅有一次成功我也要去做;一万次摔倒,一万零一次我也要爬起来继续前行。十几年前,我挺着大肚子摆地摊、卖水果,一个人给几十个工人做饭,数九寒天冻得瑟瑟发抖。手背上血淋淋的裂口,就像针扎一样,晚上疼得难以入睡,怀孕后缺什么营养根本顾不上管。那段日子是我此生最难忘的时光,正是这段经历,磨炼了我不服输的性格。”马金莲说。
短短几年的时间,马金莲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带动了200余个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成为吕梁带领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创业就业带头人。她也先后获得“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等荣誉。
敢想敢干 “野心”成就梦想
“她敢想敢干,有闯劲儿。”
“她特别有爱心,是个大善人。”
“她脑子好,做事细心。”
“她特别热心,自己的事儿还忙不过来,但总惦记着要去帮别人。”
……
在亲朋好友眼里,马金莲的形象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敢想敢干、能干、有爱心、热心肠”,几乎每个人提起她,都会说到这几个词。
“您觉得女儿做到什么程度就算成功了?”
“我觉得养老院能住满人就算成功了。”住在懿星养老服务中心的马金莲爸爸笑着回答,眼神里带着向往。
说起女儿,马爸爸说:“有的事情,我不同意、不支持,但也管不了。”語气有些无奈,又有些自豪。女儿是自己养大的,但马爸爸并不了解女儿的心究竟有多大。
同样的问题抛给马金莲,她说自己的三年规划是开一家成规模、能住上百位老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将来还想开一家专门接纳无父无母孩子的机构,“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让老人(无子女的老人)有儿女,让孩子(孤儿)有父母。”
马金莲的书架上,放着《家政学理论》《小公司老板的日常管理》《养老护理员》等书籍。管理着懿星职业培训学校、懿星养老服务中心,看这些书都属正常。
不过,提起自己所看的书,马金莲印象最深的是《华为管理法》,“看了《华为管理法》,对比一下,觉得自己差距很大,我还得继续努力。”这句话透露出马金莲的“野心”。
正是这份“野心”,让马金莲这个农村妇女没有满足于围着老公、孩子、灶台转。她开服装店、开旅馆,即便经受挫折,欠了外债,她也不服输,开起了家政公司,之后又办了培训学校,建起了养老服务中心。虽然读书不多,但在大家眼里,她是一个思维超前、有想法、敢创新的人。
正是这份“野心”,让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的马金莲从未放弃学习。跟着女儿学认字,在家政公司当洽谈老师时看了许多心理学的书,开了公司后学习企业管理,连“ABC”都不认识的她硬是学会了用电脑。如今的她,不仅有时间就看书,也开始练习写字,“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以前没觉得有什么,现在觉得这肯定不行,所以就买了很多字帖,只要有空就练。”
丈夫刘世平用五个字形容马金莲:“太了不起了!”。俩人是自由恋爱后结婚的,谈起当初看上的妻子,刘世平说不敢相信她会有今天的成就。“她就是敢想敢干,以前是每天干活,两个人在一起奋斗,现在我就是全力支持她,对她好,多关心她。”
未来的马金莲究竟会是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马金莲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