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2021-04-19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物理系安徽大学师范学院

许 露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在近现代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曾经出现不少大学,有的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如江淮大学和安徽劳动大学;有的合并为一校,如1949 年12 月国立安徽大学和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合并为新的国立安徽大学,定址于安徽芜湖;有的分化为多所院校, 如1972 年更名的安徽师范大学分出多个教学点,其中有安徽师范大学淮北教学点(分校)、安徽师范大学安庆教学点(分校)和安徽师范大学阜阳教学点(分校)等;有的升格为大学,如曾经的安徽师范大学淮北教学点(分校)2010 年升格为淮北师范大学, 曾经的安徽师范大学安庆教学点 (分校)2016 年升格为安庆师范大学, 曾经的安徽师范大学阜阳教学点 (分校)2019 年升格为阜阳师范大学。 其中,作为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唯一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兴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合肥大学的由来、改名和影响仍值得我们做一探讨。

一、合肥大学与安徽师范学院有交集

1958 年8 月25 日,合肥大学基本完成筹建工作,成为安徽省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唯一一所以省内城市命名的大学,亦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安徽省兴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细究校史,合肥大学与安徽师范学院存在一定交集。

(一)失败的高校整体迁址

1956 年开始,合肥大学选址在合肥西门,由徐连成和朱世雄等人负责基建,这一举动是为了迎接安徽师范学院的整体搬迁。 然而,安徽师范学院并没有如愿整体北迁合肥,兴建的校址并未达到“招引凤凰”的目的。

为什么要迁移位于芜湖赭山南麓的安徽师范学院呢? 一方面, 安徽师范学院历史悠久, 它与1928 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一脉相承, 积累和培养了不少卓越人才。在历史发展进程中,1946 年省立安徽大学在旧省会安庆复校——由省立升为国立;1949 年12 月国立安徽大学东迁芜湖赭山南麓——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合并;1952 年“(国立)安徽大学师范学院”和“(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成立,后分别独立——“(国立)安徽大学师范学院”演化为安徽师范学院,“(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演化为安徽农学院。 另一方面,同出一脉的安徽农学院于1954年北迁合肥办学, 由于特大水灾,1954 年年底安徽农学院才正式设置独立党委,办学走向正轨。安徽师范学院北迁合肥是顺应安徽农学院的先例。

然而,安徽师范学院并没有遵循安徽农学院的先例,整体北迁计划最终宣告流产。 安徽师范学院未能整体北迁是内外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就内部矛盾而言,很多教员拒绝北迁,原因有三:一则合肥方向: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本为县城,环境远远不及江南毓秀;二则合肥地处安徽中部,远离交通干线,显得较为闭塞;三则教师疲于搬迁。 就外部原因而言,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省南、北二行署区竞争的“副产品”。当时,安徽省划江而治,皖北行署区与皖南行署区就省会位置问题迟迟未能达成统一意见;皖南行署区所在地芜湖的优势更多,为政治、经济、文教和交通等中心,而皖北行署区所在地合肥仅为政治、军事中心。 不久, 皖北与皖南行署区合并以恢复安徽省建制,合肥从争议中由县城一跃成为省会。为了壮大合肥的影响力,当时安徽省省委决定分散、调动、重组皖南行署区所在地芜湖的文教力量, 并将其按步骤、分批次迁往合肥,以抬升合肥的省会地位。

(二)合肥大学的创办

当时,安徽师范学院是否北迁合肥,校内对此一度争议很大;在经历一番激烈讨论后,安徽师范学院最终拒绝北迁。 所以,安徽省省委不得不将原定的校址另作他用。

与此同时,国内高等教育掀起兴办综合性大学的浪潮。 例如:1956 年郑州大学以河南省省会之名,正式创建综合性大学,最初设置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系,成为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 年福州大学以福建省省会之名, 在厦门大学的基础上,正式创建综合性大学,最初设置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机、无线电、土木建筑、采矿冶金等系。为顺应兴办综合性大学的浪潮, 安徽省省委当机决断,仿照河南省郑州大学和福建省福州大学等,筹建一所新的综合性大学,并以安徽新省会为名,定为“合肥大学”。

1958 年 8 月 25 日,合肥大学校办的第 1 号文件是《关于启用印章的报告》,该文件共刊印35 份,主送机关是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抄送中央教育部、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计划委员会、市人委、中共合肥市委、各大专学校等,具体内容如下:

“我校筹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自即日起开始启用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办字第00840 号通知颁发之‘合肥大学’铜制印章。 特附上印模请以备案

附印模

合肥大学

校址:安徽省合肥市西门外

电话:合肥市公用电话 2648 号”[1]

(三)安徽师范学院物理系的迁入

事实上,合肥大学与安徽师范学院存在一定交集,这一交集即为物理系。作为这一事件的亲历者,已故安徽省省长王郁昭先生在给 《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的序言中,明确指出:“安徽师范学院物理系的大部分教师和全部学生迁入新成立的 ‘合肥大学’”[2]。

物理系是安徽师范学院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源于省立安徽大学理学院,1929 年于安徽省旧省会安庆创建,是20 世纪20 年代国内较早设立物理系之一的学校。 在长期的办学活动中,这里曾经吸引不少国内一流的物理学家,如夏敬农教授、雷瀚教授和吴锐教授等,这些物理学家在此执教,严谨治学,精心育人,形成了优良的文化风气,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基础。

1953 年,华东区院系调整后,安徽师范学院保留物理系,并在其基础上适当进行改造。 最初是为了培养安徽省中学的物理教师,满足安徽省各地中学物理教师的需求。 1958 年,安徽师范学院物理系成建制地转入合肥大学,为合肥大学物理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偏转,不再培养安徽省中学的物理教师。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有把握认为,合肥大学与安徽师范学院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如果说安徽师范学院是干流,那合肥大学便是其支流之一,合肥大学与安徽师范学院的交汇是物理系。

事实上, 安徽师范学院物理系的师生并没有完全迁到合肥。 已故安徽省省长王郁昭先生还表明:1958 年 10 月 21 日, 刘少奇下榻芜湖的铁山宾馆,当晚是周末,铁山宾馆举办舞会,第一位请刘少奇跳舞的学生叫侯仁珠,她是“物理系学生、学院女子篮球队主力队员、上海姑娘”[2](P1)。 这一记述表明, 安徽师范学院物理系仍有学生留在芜湖赭山南麓, 并不是全部迁入合肥。 既然存在少量的教师和学生, 安徽师范学院物理系不久就恢复了机构建制。

二、合肥大学是华东区高校援建的产物

在分区治理背景下,合肥大学的由来及其学科布局是复旦大学等校援建的结果。 那么,复旦大学等校何以援建合肥大学呢?又是如何援建合肥大学呢?

(一)分区治理实现高校互动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实行分区治理,军政委员会在分区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华东军政委员会在华东区的社会治理中极为重要;华东军政委员会又下辖多个部门,其中文教委员会为华东区高校治理的中枢机构之一,其主任为舒同先生,其成员囊括了华东区多所高校的主委或校长(见表1)。

表1 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节录

在分区治理的前提下,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直接影响华东区各所高校的交流与互动。 其一,华东区各所高校招生计划须经过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的定夺,当时各大高校的招生计划既包括招生的总额,又包括招生的范围。其二,华东区各所高校院系调整须经过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的审定, 当时院系调整既包括院系的合并,又包括院系的裁撤。 其三,华东区各所高校人事关系调整须报备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接受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监督。 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初,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在华东区高校治理中扮演不容小觑的角色,对华东区各地高校的互动和资源配置发挥着综合调度的作用。

(二)复旦援助完善学科布局

合肥大学曾深深受益于复旦大学。 兴建之初,合肥大学共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外语等5 个系;其中,仅有物理系与安徽师范学院有着密切的关系[3],尤其体现在两校的毕业生中(见表2)。应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的指导和要求, 复旦大学直接援助建设合肥大学,“建起了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等 4 个系”[4](P596)。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区域内高校援助的典型案例, 彰显出合肥与上海之间的深情厚谊。

复旦大学等校的援建有利于优化合肥市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 一方面,合肥大学被定位为综合性大学, 其学科的设置应当符合综合性大学的要求。 例如:郑州大学最初设置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系,福州大学最初设置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机、无线电、土木建筑、采矿冶金等系,广西大学最初设置数学、物理、化学、矿冶、电力、机械、土木和外文等系;综上比较可知,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几乎成为20 世纪50 年代综合性大学的“标配”,这些学科属于纯理论的文理学科。

表2 1949 年至1965 年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大学(今安徽大学)的物理学毕业生[3]

复旦大学援助合肥大学建设的正是数学、化学和生物等学科, 这些学科属于纯理论的文理学科。正如许美德教授所论:1952 年院系调整后逐渐兴起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潮流,综合性大学“只允许设纯理论的文理学科”[5](P158)。 另一方面,合肥大学的学科设置在当时合肥市高等教育学科分布中独树一帜。 为了将合肥打造为新的文教中心,多所高校陆续迁入合肥,如:安徽医学院①、安徽农学院②、合肥矿业学院③、合肥师范学院④和安徽建筑工程学校⑤等。复旦大学援助合肥大学建设了数学、化学、生物和英语等,这是以上各所高校所未有的学科,有助于完善合肥高等教育的学科分布, 优化合肥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 为合肥及皖江以北广大地区培养专门人才。

三、合肥大学之改名体现毛泽东的远见

合肥大学的史实之所以被刻意忽视,这是衡量重重利害关系之后的必然选择。合肥大学之改名是毛泽东主席的决定, 顺应了当时 “高校教育大革命”;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大学改名,其背后可能蕴藏着伟人的远见卓识。

(一)合肥大学的改名

1958 年9 月16 日, 毛泽东主席顺长江而下,至安徽旧省会安庆,并由此地转车,当晚抵达合肥。晚饭后,毛泽东主席在稻香楼宾馆听取安徽省各级领导的汇报。时任安徽省省委书记曾希圣专门汇报了安徽省综合性大学——合肥大学的建设概况,并恳请毛主席留下墨宝,以励后人。 毛泽东主席充分肯定了安徽省的发展及省会合肥的地位,欣然同意撰写大学校名。 次日留下手迹,均为“安徽大学”。

为何题字“安徽大学”呢?学界盛传的说法有三种:其一,“名气”说,不同人的记述略有不同,有人记下毛泽东主席的话是:“合肥太小, 没有名气,还是安徽大学好”[6]; 有人记下毛泽东主席的话是:“合肥没有名气,还是安徽大学好”[7];不同记述的相同点是当时合肥的社会影响力有限,将新建的大学命名为合肥大学, 不利于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其二,曾希圣“交代不清”说,9 月 16 日晚,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工作,仅提到安徽省文教事业欣欣向荣的局面,并没有汇报清楚,即匆匆请毛泽东主席为落成的综合性大学题名; 毛泽东主席以为曾希圣任安徽省省委书记,由他兼任校长的综合性大学理应是安徽大学。 其三,“更为贴切”说,20 世纪90 年代初有人揣测:“既然合肥大学是安徽省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校名为安徽大学更为贴切”[8](P29)。 “更为贴切”说主观性极强,如若成立,郑州大学岂不是应改名为“河南大学”,福州大学岂不是应改名为“福建大学”?实在不足为信。在查阅部分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相信“名气”说,这一说法的依据较多,更符合当时事实。

不过, 为了贯彻和落实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安徽省省委迅速部署为合肥大学改名的事宜,并及时向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报备。 1958 年10 月28 日, 应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和安徽省省委的要求,合肥大学校办颁发新文件,其第26 号文件为《关于启用安徽大学印章事》,这一文件当时共刊印80 份,主送机关是各厅、局、高等学校及有关单位,谈及启用新印章事宜,具体内容如下:

“合肥大学已改名为安徽大学, 并于10 月13日启用安徽省人民委员会颁发之‘安徽大学’铜质印章,原‘合肥大学’印章同时作废上缴,特此函告。

安徽大学

1958 年 10 月 24 日”[9]

随着时间地推移,改名所形成的大学文化已深深地烙在校园之中。 为庆祝合肥大学的改名,每年9 月16 日被定为该校校庆日。

(二)改大学之名的远见

作为国家主席,毛泽东很少直接为高校题名,现已知晓的为毛泽东主席题名的高校分布在京⑤、沪⑥、湘⑦、冀⑧、贵⑨、桂⑩、皖等地。 其中,贵州大学、广西大学和安徽大学等均位于省会;毛泽东主席为贵州大学题名发生在1951 年, 为广西大学题名发生在1952 年,远早于“1958 年高校教育大革命”。 1958年8 月12 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天津大学,指出社会主义的高校应牢牢把握三大要素, 这一论断将“1958 年高校教育大革命”逐渐推向高潮;不久,毛泽东主席造访安徽, 改合肥大学之名很可能与“1958 年高校教育大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一,毛泽东主席改合肥大学之名其意在于要强调党委领导。 毛泽东主席主动更改大学校名,为强调大学领导机构的重要性,不能局限于“合肥大学”学校党委,也不能局限于合肥市委,而应由安徽省省委直接领导。安徽省省委对该校建设已经耗费大量心血,对该大学的领导、监督和管理还应当耗费更多心血;省委对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绝不能精于建设和炫耀而疏于领导、监督和管理。

其二,毛泽东主席改合肥大学之名其意在于强调要重视群众路线。 毛泽东主席主动更改大学校名,在于强调大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既不能局限于皖中合肥一隅,也不能局限于旧有皖北行署的范围,而应开阔胸怀,直接服务于整个安徽省,尽可能地辐射华东区。大学应当从群众中选拔人才,为群众培养人才,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当服务于群众,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条件, 符合群众的需求和愿望。

其三,毛泽东主席改合肥大学之名其意在于强调要结合教育与生产。合肥本为安徽省八府之中庐州府下辖的一座小县城,以农业经济为主,新中国初期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相对滞后,名气并不显扬。 毛泽东主席主动更改大学的校名, 这是要求大学要具备更开阔的格局,将学科建设与本省各行各业的生产结合起来,大学学科建设不光要符合本省行业分布的基础和需求,还应推动本省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为社会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由此反思,毛泽东主席将合肥大学改名乃蕴藏远见,此举正逢其时,立意极高,绝非虚妄。

四、合肥大学是振兴新省会合肥的关键

许美德教授认为:“综合大学比专门院校在地方上更受欢迎, 希望它们在地方上能作为文化和知识的前导。 ”[5](P128)作为新省会新建的综合性大学,合肥大学为地方发展做出不小贡献,备受地方青睐。

(一)培养人才,提升新省会合肥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合肥大学在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围绕这一方案,按部就班培养优秀的人才。

其一,聘请优秀的师资力量。 合肥大学成立之初,师资力量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安徽师范学院转入,二是复旦等大学的援助,三是名校毕业生按专业需求分配等。优秀师资地引入迅速提升了大学的学术水准。其二,学科及时设置和调整。合肥大学成立初, 安徽师范学院将物理系绝大多数师生迁入;复旦大学援建了数学、化学、生物和外语等系,这种理科为主的布局对大学人才培养存在一定局限性。 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该大学有计划地扩充院系,完善相关的学科设置,兴办文科——在极度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中——该校陆续增设中文、政治和历史等系,统筹文科和理科的协调发展,以平衡文科和理科的差距,利用文科和理科的优势育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三,顺应“1958 年高校教育大革命”,激情昂扬、生动活泼地培养人才,使之符合当时高校教育发展的潮流。

这一时期,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以合肥大学物理系毕业生为例,王必和、张光荣、桂先轸等人在合肥工业大学任教;卢秉嵩、严祖同、杜先智、陈鼎等被分配至芜湖的皖南大学任教,助力皖南大学物理系的学科建设;王新长和李广新二人在安徽农学院任教; 宁天庆和涂筱烈二人在安徽医学院任教等。合肥大学物理系毕业生多数被分配至安徽省内高校,得到高校的重用,受到社会的肯定。

当然,合肥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领头羊”的作用。 那些短时间内聚集在合肥的高校,如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合肥农学院、合肥医学院、合肥中医学院和安徽建筑工程学校等,深受影响。 这些高校纷纷加强自身的人才培养,并设法留住优秀人才,使之建设合肥、发展合肥、繁荣安徽。 这些人才为合肥的发展立下不朽功劳,加速合肥成为安徽省的文教中心,牢牢巩固合肥的新省会地位。

(二)输出人才,扩大新省会合肥的影响

利用毕业分配的契机,合肥大学努力选拔各个学科的优秀毕业生,将他们中的一部分分配到省内不同高校中建设某一学科, 在使省内高校迅速提升学术地位的同时,也扩大了合肥大学在全省的影响力。

以物理系前几届毕业生为例,这些毕业生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应安徽省内高校师资的需求,被分配各地,有的被分配到阜阳师范学院,有的被分配到六安师范专科学校, 有的被分配到安徽教育学院,有的被分配到滁州师范专科学校,有的人被分配到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有的被分配到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如今),有的被分配到华东冶金学院,有的人被分配到芜 湖 教 育 学院等[3](P100-800)。 改革开放后,曾经被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几乎成为各个高校物理专业的中坚力量。

以英语系前几届毕业生为例,龚立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副教授,乐金生、刘珠还、金云法是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副教授, 丁尚文、 黄时泰是安徽中医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的副教授, 杨世清是华东冶金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副教授,李鸿权是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副教授,包荟樑是安庆师范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副教授, 徐来余是淮南矿业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副教授等[3](P100-800),他们一直坚守岗位,改革开放后,他们成为高校外语学科的中坚力量。

透过安徽省近现代高等教育史,我们清晰地认识了合肥大学的由来、改名和影响。 它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唯一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安徽省兴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历史存在的印记值得我们记忆。我们应正视合肥大学的历史,留住合肥大学的记忆,尊重和铭记安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赓续和创新安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

注 释:

①安徽医学院原为上海的私立东南医学院, 应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的指导和要求,1952 年迁入安徽省怀远县,后来迁入新省会合肥,为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前身。

②安徽农学院原为(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1954 年从芜湖赭山南麓迁入新省会合肥,为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

③合肥矿业学院原为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位于安徽蚌埠。 应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的指导和要求,1955 年迁入安徽合肥,1958 年改名为合肥工业大学。

④1958 年, 合肥师范学院在合肥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来。 吸收了安徽师范学院是中文、历史和外语等系。20 世纪70 年代,因为中国科技大学来到合肥办学,省革委会决定将合肥师范学院迁往安徽芜湖, 与安徽工农大学合并,1972 年改名为安徽师范大学。 如今的合肥师范学院为2007 年安徽教育学院更名而来。

⑤北京为首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皆由毛泽东主席题名。

⑥例如:上海的复旦大学。

⑦湖南为毛泽东主席故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湘潭大学、湖南大学等皆由毛泽东主席题名。

⑧当时,天津属于河北省,并非直辖市,南开大学由毛泽东主席题名。

⑨例如:贵州贵阳的贵州大学。

⑩例如:广西南宁的广西大学。

猜你喜欢

物理系安徽大学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Developing Basic Science in a Diverse and Open Atmosphere with a Long-term Perspective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美国大学物理系早期教学体验课程改革研究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关于《大学物理》中一道习题的讨论
行在科研 育在四方——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教授黄善仿
秦晓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