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码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2021-04-19聂文斌胡如忠丁旭汪松苗李永华毕月仙
聂文斌,胡如忠,丁旭,汪松苗,李永华,毕月仙
(1 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00,2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曲靖,655000)
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产品订单的传递、生产、分析、发运、质证书开具等单元,互为独立,形成了信息孤岛,各单元的信息传递全靠人工,同时存在大量的数据手工录入与人工判定,导致数据滞后、差错率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现代社会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原有产品标签无法满足信息传递的要求,客户对于产品标签承载的信息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根据有色金属行业标准《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编码规则与条码标识》(YS/T1209-2018)的要求,需要统一金属冶炼产品的编码和标识[1],这使得产品智能化二维码系统的开发显得尤为迫切。
为确保公司发展战略,严格把好质量关,使产品具有可追溯性,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开展了二维码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在产品质量检验、质量判定、过程监控、产品发运过程中,通过二维码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快捷、公正、客观、科学地提供质量检验数据。
1 工艺原理及系统开发
1.1 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又称QR Code,QR全称Quick Response,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非常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 Code条形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2]。可以将网址、文字、照片等信息通过相应的编码算法编译成为一个方块形条码图案,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和解码软件将相关信息重新解码并查看内容[3]。
1.2 系统总体架构
1.2.1 系统硬件拓扑
二维码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化验室终端系统、管理层终端、第三方接口中间件等组成。
1.2.2 软件功能架构
软件功能架构如下:
(1)生产管理:包含生产通知单管理,生产订单(以销定产和计划性生产)管理等;
(2)检化验作业管理:包含质量标准管理,产品检验,质证书管理,生产检验报表,仪器数据采集等;
(3)检斤管理:包含称的校检,检斤数据采集,检斤任务单管理,检斤单管理,检斤核对与发货出厂等;
(4)数据接口:包含数字化合同接口,数字化生产通知单接口,数字化产品入库接口;
(5)系统管理:包含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业务审计;
(6)查询功能,系统应具有客户订单及产品发运情况的综合查询功能,以便跟踪产品的交货情况;
图2 系统硬件拓扑图
图3 软件功能架构
(7)质量异议处置,系统具有质量异议的换货或退货的处置功能;
(8)分析样品管理,根据客户订单需要,进行生产,生产的样品保管、提取管理功能;
(9)出入库管理,系统具有出入库的管理功能,以方便跟踪库存及发运情况。
1.3 系统软件开发和标签的设计
1.3.1 软件开发
二维码智能化管理系统由公司与国内某软件公司合作开发,该系统可以从直读光谱仪读取分析数据。在检斤时,产品发运人员核对分析编号和生产编码,确认无误才能发运,确保产品不会出现差错。并自动生成发运单和质量证明书,并在锌锭、合金标签输出二维码,从二维码中可以查到执行标准、生产日期、牌号、批号、捆号和净重;可以追溯生产班组、炉号、化学成分等消息。
1.3.2 新型二维码标签设计
基于原有产品标签,根据客户要求,设计了新型标签,运行以来,产品可追述性强,效果良好。
1.3.3 二维码打印机
经过选型对比论证,最终选择某品牌工业条码打印机,采用碳带热转印的方式将确定的二维码标签通过二维码标签打印出来,经过三个月的无太阳直射试验,二维码标签具有不褪色,显示效果良好的优点。
1.4 系统管理
(1)角色管理
为了系统安全,采用授权管理,使用角色类比岗位,每个角色设置相应的权限组,角色的权限控制用户能否进入相应的功能菜单进行操作;一个用户可以拥有多个角色,一个角色可以被授权给多个用户;同一个功能菜单可以被授权到不同的角色使用;一个功能菜单包括多个功能点,而一个功能点只能属于一个功能菜单。对相同或相似岗位的人员,只需要放到对应的角色,人员即可拥有角色的所有权限。
(2)权限管理
提供严格的权限管理,权限设置可以针对角色来控制:角色与岗位挂钩,按照岗位进行权限分配。角色用来控制系统中操作者的“动作”权限,如数据录入、数据审核、数据查看等权限。一个角色可以看作一个或多个“动作”构成。
(3)日志管理
日志管理分为系统日志和业务日志两大部分。
系统日志用于开发人员开发调试,或者后期诊断底层错误使用。日志内容主要为应用系统本身的行为信息,与具体业务功能无关。
业务日志指在具体的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业务系统输出的业务运行过程中的日志,对用户在系统中进行的每个关键操作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如:用户登录日志(用户名称、登录计算机名称、IP 地址、登录时间等)、操作日志(用户名称、操作类型、操作数据、操作时间等)。
通过日志管理,对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监视,防止对系统的非法访问和非法操作,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保密。
(4)业务跟踪
任何人对数据的有意或无意的修改,都将被系统自动记录下来,授权用户可以浏览数据的修改记录。另外系统记录每个样品的发送信息、登记信息、审核信息、复捡信息等。
同时,系统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可保证前后业务逻辑贯通,避免出现孤立数据或不符合业务逻辑的数据。
(5)数据备份
系统数据具备定期远程备份的功能,电子数据保存≥ 10年,若有特殊要求,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2 项目应用
本项目涉及到的主要开发工作在系统软件开发和标签的设计、生产管理、检验化验作业管理、检斤管理、数据接口管理和系统管理等。通过开发,项目实现了与上级数字化生产集成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在产品订单传递、生产分析检验、产品发运和库存管理上,在公司内部,首次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集成管理,项目支持可扩展功能的SDK开发包,每一个应用服务点采用多路的NLB群集,具有开放性、高性能、该集成性、高效性等特点。由此达到改进质量管理手段、提高检化验的工作效率、提高分析数据的综合利用率、提高分析数据的时效性、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通过项目开发,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全流程管理:从订单的下发到产品的输出,形成闭环。信息传递不再需要手工录入与人工判定,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的差错率;公司主要产品自动生成质证书,不需人工干预;数据在系统内部实现了自动传递与判定;各单元信息共享,不再成为信息孤岛;信息标签承载信息丰富,可以让客户即时了解公司产品化学成分、生产批号等信息,满足了客户个性化需求;产品质量可控,发现质量问题,可通过二维码系统立即追根溯源,找到问题所在,具有极强的可追述性;满足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符合《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编码规则与条码标识》(YS/T1209-2018)的要求;有利于产品质量控制,提升品牌形象,向《中国制造2025》工业4.0发展规划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项目实施后,减少了系统的人为影响因素,产品生产、发货速度和可靠性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了产品质量事故,可对产品质量有着更好的追述性,满足了客户的个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