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暴力沟通在高职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运用

2021-04-18张欣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谈心谈话高职辅导员

张欣

摘  要:谈心谈话工作是高职辅导员帮助学生成长、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重要举措。非暴力沟通是一种以尊重为前提,注重倾听,真诚表达的沟通方式,其专注于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鼓励明确自己的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让爱融入生活。辅导员运用非暴力沟通开展谈心谈话工作,要做到:第一,客观观察,抛开评论;第二,用心感受,真实表达;第三,挖掘需要,厘清根源;第四,明了請求,期望未来。

关键词:非暴力沟通;谈心谈话;高职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1-0037-03

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在这一阶段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其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密切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为此,高职辅导员必须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做好谈心谈话工作,尤其要正确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对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谈心谈话工作的成效,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一、高职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的现实困境

目前,高职院校中一名辅导员往往承担着200多名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高职辅导员一人要与200多名学生进行对接,“任务量大,事务繁杂”是高职辅导员真实的工作状态。为了保证工作进度和效率,谈心谈话对于部分辅导员来说,自然成了模式化的工作。

谈话之前无规划。不管什么样的学生,不论学生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谈话地点统一选在办公室,谈话内容更是想到什么谈什么,忽视了学生的切身感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谈话过程就事论事,用套路和经验应对不同学生,千篇一律的谈话开端“最近学习、生活状态怎么样”以及万年不变的谈话结尾“有问题记得及时跟辅导员说”等,无法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谈话方式以说教式居多,辅导员以管理者自居,辅导员问一句,学生答一句,辅导员往往把自己当作谈心谈话工作的主体,习惯于简单粗暴地发布指令或肤浅地论述所谓的大道理,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和沟通策略,最终以辅导员告知学生正确做法作为谈话的结束标志。谈心谈话工作在多数情况下被辅导员当作处理学生问题的应对手段,辅导员多是被动性地解决问题,较少通过谈心谈话前瞻性地发现问题。

如此形式化的谈心谈话无法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不仅不能协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反而有可能加深辅导员与学生的心理隔阂,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也不利于辅导员常态化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保证谈心谈话工作的质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转变沟通方式是因势而新的重要举措。

二、高职辅导员运用非暴力沟通开展谈心谈话工作的必要性

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称NVC)是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于1963年提出来的一种沟通方式,强调沟通过程中要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1]。

面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意识薄弱、自我意识较强、自控力较弱等思想与心理状况,以及当前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出现的模式化、说教化等现实问题,采用何种沟通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谈心谈话的实效价值是高职辅导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日常生活中辅导员正在使用或经历的习惯性沟通方式,夹杂着嘲讽、否定、批评、指责等,虽不能准确称之为暴力,但确实让学生感受到伤害、痛苦等,即人们所说的“异化的沟通方式”。这种异化的沟通方式也许是出于辅导员的善意、无意,甚至是教育使命,但却不同程度地给学生的心理、情感等方面造成消极影响,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下,自我认识产生偏差,对生活、学习、社交等丧失兴趣,严重阻碍学生全面发展。

非暴力沟通主张关注个人的需要和期待,倡导让理解、尊重、欣赏、感激主导生活,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诚信、正直与和谐的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就是做人的工作,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和需求,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为落实这一目标,谈心谈话工作是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非暴力沟通与谈心谈话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非暴力沟通要求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全身心地倾听,设身处地地感受自己和学生的需要。并且,非暴力沟通鼓励辅导员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而不是一味地陷于对学生的指责和自我惩罚中。这一过程需要辅导员摒弃自己的惯性思维和方式,学会爱自己和学生,以实现个体的改变和提升。谈心谈话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思维活跃,走在时代浪潮的前沿,同时存在是非辨别能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个性特征的高职学生,辅导员在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时,应该做到时刻以学生需求为主导,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从而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在谈心谈话工作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审视谈心谈话的各个环节,聆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感受师生彼此的需求,勇于表达请求,能使师生情意相通,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辅导员用爱和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实现谈心谈话工作的真正价值,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方向,在非暴力沟通视角下全面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理念、方法途径等[2]。

三、非暴力沟通在高职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运用

非暴力沟通以爱为前提,专注于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高职辅导员运用非暴力沟通开展谈心谈话工作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客观观察,抛开评论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会条件反射式地用语言来评价其看到的人或事,很难做到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地描述其看到的事实情况。比如,当辅导员观察到学生上课睡觉时,与学生谈心谈话会习惯性地说“你怎么总是上课睡觉?”学生也会习惯性地反驳道“我哪有总是上课睡觉?”看似习以为常的一句话,却因“总是”一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给学生贴上了负面的标签——他(她)是一个上课时爱睡觉的学生。被评论过多的学生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将别人对他(她)的评价内化为自我认知,从而对自我评价产生偏差。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主动留意正在发生的事情,清晰准确地表述观察后的结果,不管是否符合辅导员的喜好,单纯表达辅导员看到的情况,而不作判断或评论,不掺杂自己的主观喜好。运用非暴力沟通,辅导员不妨这么说:“这是本周你第三次在课堂上睡觉了,对吗?”学生便会放下心理的戒备,尝试着向辅导员说明上课睡觉的缘由,从而有利于辅导员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彼此,实现良好沟通。非暴力沟通要求辅导员要主动观察,避免以评论式的语言开始。不管高职学生给辅导员的刻板印象是什么,也不管学生之前犯过什么错误,在辅导员主动与学生谈心谈话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用主观评论去确定学生的好坏,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处理学习、择业、感情等问题,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提升思想境界。

(二)用心感受,真实表达

实践中,辅导员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时,往往会习惯性地忽视自己和学生的感受,条件反射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我觉得你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这是辅导员因为忧虑学生的成绩、担心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出的想法,但把成绩下滑的原因归咎于学生自身的谈话内容只会让学生反感,使得学生拒绝沟通交流。辅导员应该在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后,真实向学生表达,并体会学生的感受。成绩下滑也许是学生感情受挫、学习遇到困难、家庭遭遇困境等导致的。

感受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即尝试用丰富的词语清楚地表达自己对已观察事物的感受。表达感受时,适当“示弱”有助于减少冲突产生的可能性,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运用非暴力沟通,辅导员应该这么说:“这学期你有四门课程挂科了,我很震惊,也很担心你的学习。”辅导员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且恰当示弱,学生自然会有所回应:“这段时间我在学习上无精打采,心烦意乱。”在与学生谈心谈话时,辅导员可以多运用表达感受的词汇,例如表达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可使用“兴奋、感动、幸福、满足、温暖、放松”等词语;表达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可以用“着急、担心、生气、紧张、震惊、失望”等词语[3]。一方面表达辅导员真实的感受,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感受。师生之间互相体会对方的感受,才能产生心灵层面的沟通,促进师生谈心谈话达到本真的状态,让谈心谈话真正走入学生内心,成为一项影响学生、引领学生的有价值的工作。

(三)挖掘需要,厘清根源

用心了解自己的需要,即感受的根源,勇于承认自己的感受源于自身,而非指责他人,是非暴力沟通强调的第三个要素——需要。他人的行为难免会刺激到我们,影响我们的心境,但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比如班委竞选结束之后有学生说,“你太不民主了!”当辅导员权威受到学生的挑战时,辅导员一般会倾向于反驳道“我怎么不民主了?”然后,把学生狠狠批评一顿。用非暴力沟通的视角进行思考,学生的言语让辅导员产生失望、生气等一系列的感受,但这并不是感受产生的根源,是因为辅导员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不妨这么说:“刚才你说班委竞选不民主,我很失望,因为我很在意师生之间的信任。”“这个选举结果让你很生气,是吗?”在与学生谈心谈话时,辅导员应该像在意自己的需求一样去关心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紧密联系,勇于说出自己的感受,避免双方互相指责和推诿。其实,很多时候学生需要的是在意和重视,辅导员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可现实工作中,当辅导员听到不中听的话语时,习惯性批评、指责,往往得到学生的申辩或反击。如果能够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学生也许会作出积极的回应。其实,批评表达了辅导员没有得到满足的感受。感受与需要连接起来表达,可以用“我感到难过,是因为我很在意……”如果辅导员善于感受识别,并真诚表达出自己的需要,就更容易找到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4]。

(四)明了请求,期望未来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别人的行为,使之符合我们的标准或要求,而是要建立以诚实和友爱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最终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因此,提出请求,就是要清楚地告诉别人你希望他做什么,这与命令有着根本区别[5]。在表达观察、感受、需要之后,我们直接清楚地表达出能够满足需要的请求,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反馈,越具体越好,即非暴力沟通强调的第四个要素——请求。比如,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制力差,时间管理能力弱,辅导员在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时强调最多的是,“把时间和精力多放一点在专业学习上,少一点吃喝玩乐,就少一点挂科补考。”多次善意的提醒,换来的依旧是学生的我行我素。非暴力沟通告诉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时,应该把期望得到的反馈讲解清楚明白,希望学生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不清晰的请求只会让学生迷惑不解,甚至看作是命令,那么学生自然不会给予积极的回应,甚至故意反抗。运用非暴力沟通,辅导员不妨说:“希望你下次期末考试的挂科数量能够减少一到两门,逐渐做到不挂科。”谈话中不过分强调学生让人懊恼的过去,专注于学生未来的可能性发展,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真诚、尊重和期望,师生间的关系便多了些许理解和關爱,少了些许命令和强迫。

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辅导员可以时刻提醒自己转变习以为常的聆听、谈话的方式,用非暴力沟通提升谈心谈话工作的成效和质量。非暴力沟通提倡以平等信任为基础,鼓励全身心地倾听,客观且不带个人主观色彩地对待学生的行为以及与学生相关的事物,聆听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强调真诚地充分表达自己和学生的需要,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创造可能,培养辅导员爱自己、爱学生的能力,有助于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增强辅导员沟通交流、动态预见、随机应变等工作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

语言搭建着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还支撑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因此使人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的非暴力沟通又称为“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超越了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突破了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搭建起了理解、信任的平台[6]。高职辅导员面对学生,在谈心谈话工作中创新性地运用非暴力沟通技术,时刻提醒自己改变习惯性的谈话、倾听方式,与学生平等对话,聆听学生的内心,借助“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用爱促进谈心谈话工作发挥实质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幸福感,构建理想型的师生关系。

—————————

参考文献:

[1]卢森堡.非暴力沟通[M].阮胤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6.

[2]葛宏宇.非暴力沟通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3]徐玉峰.非暴力沟通:让爱在职校师生间流淌[J].江苏教育,2019(36):79-80.

[4]白云阁.非暴力沟通:让校园充满爱意[J].人民教育,2016(02):31-33.

[5]陈立军,刘林祥.非暴力沟通:增进师生间理解与尊重[J].中小学管理,2017(06):39-40.

[6]陈立军.“非暴力沟通”——师生有效沟通的金钥匙[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0):35-36.

猜你喜欢

谈心谈话高职辅导员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技巧探析
高职辅导员工作创新探索
高职辅导员自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现实意义分析
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高职辅导员企业文化传导模式研究
基于心理咨询技巧的辅导员谈心谈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