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

2021-04-18张新胜

学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张新胜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语感,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当前朗读训练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应该从朗读训练的意义和重要性出发,思考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3-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63

在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中明确指出,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该意识到有效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文,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阅读感悟。当前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只要把握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将会很快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呢?

一、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发展现状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状况的不断变化,教师对当前学生的朗读能力方面的指导教学也应该有所改革。新课标教育要求教师在关注小学语文基本课文知识和要点的前提下,也要同时注重指导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这是因为朗读指导不仅能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帮助,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学科综合发展。虽然教育者被要求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但是在朗读教育理念缺失的影响下,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在教学中正确应对小学语文朗读指导。对于教师来说,朗读指导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文章的理解度,而指导教学发展不理想的原因是教师对朗读指导教育理念的缺失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单一地让学生通读全文,或者仅仅要求学生流利朗读。不仅如此,很多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思考揣摩的过程,也不会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即便是在课堂上,朗读过程也只是形式化,没有得到充分的教学重视。在教师这些问题的影响下,学生无法有效体会朗读的主旨以及趣味,故在朗读水平上效果较差。此外,观念也是影响学生接受度的另一重要指标,很多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认为朗读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必要过程,因此从内心对朗读产生轻视,久而久之,便在观念上先行放弃朗读这一重要步骤,导致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逐渐缺失。除此之外,在实际课堂中,存在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没有深刻地认知文章内容,所以无法有感情地朗读,进而缺乏对朗读的兴趣以及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些问题都会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使得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在没有朗读教学进行辅助的状况下,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力也大大降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朗读指导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实现语文课堂的整体提升。

二、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探析

1.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悟。学习首先是从模仿开始,顾名思义则是要进行有效的示范,朗读也是如此,只有标准且有丰富情感的朗读示范,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进行有效朗读。而要想对小学语文朗读进行有效指导,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展示怎样才是正确的、有感情的朗读。要知道单纯的照本宣科只会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停滞不前,因为照本宣科首先从教学方法上就很死板,缺乏灵活性,其次,就学生的学习角度来看,照本宣科不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没有思维的文章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潭死水,激不起浪花,故而导致学生对文章情感把握上的缺失,造成朗读效果差的局面。所以,在实际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以激发学生从示范中得到朗读的灵感。教师在进行示范朗读时,可通过全文朗读或者针对性朗读两个方面来进行。在全文朗读中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后面向全体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性朗读。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直接示范,而应该是对本堂课朗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进行讲解和分析。教师需在分析时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情感,因为文章的创作背景与作者表达的情感可以加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上学生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文章情感和教师的朗读示范理解朗读的要点,那么在朗读时则可以更好地把握朗读节奏。在完成全文朗读后,利用多媒体寻找与意境相关的音乐或视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如此一来,学生在朗读时的感悟和注意力将会得到提升。针对性朗读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朗读全文后,在一定的时间内自行感悟理解,找到自己无法顺利朗读的地方让教师对这些地方进行再次示范。像这样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示范朗读,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朗读的精髓,也能有效提升后续的教学效率。

2.借助经典句型,注重循序渐进。指导学生以经典句型作为重点练习对象更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朗读的技巧,因为只有细化到对每一个句子都能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才是朗读的最佳状态。很多教师在听完学生的整体朗读之后,认为学生大致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方向就心满意足,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只会让学生难以深入文章,影响其对语文课文学习效果。为了提升朗读教学效果,需加强引经据典在朗读训练中循序渐进的使用,而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更应该细化到经典句型中,因为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朗读经典句子,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把握文章情感和朗读技巧。教师在结合教材文章进行整体朗读后不能急于让学生全文朗读,应当留有一定时间缝隙,因为在此时借助对经典句子的反复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经典应用的消化与印象,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朗读效果。此外,经典句型可通过小组方式来进行,因为以小组方式来进行练习可以起到学生之间互补的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比起教师更能促进学生的提升,小组之间的信息交汇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经典词汇语句等素材,在学生进行朗读时,可提升学生对经典语句的应用能力。除此之外,当小组成员进行精读时学生也可以在探讨中完成自身的朗读技巧的积累。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挑选经典语句,并要求小组在合作朗读和分析时代入朗读方向来进行相关练习。学生进行经典句型朗读的成果展示中,教师也要强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以带入自身的情感,进而将朗读重点拿捏的更准确。但是单纯练习未免容易枯燥,因此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比赛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力与表现,所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朗读理解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在朗读中运用情感的能力。因此在借助經典句型的帮助下,有利于促进学生朗读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

3.增加练习和考查的次数,并由教师调控评价。通过对经典句型进行专项练习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有必要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这是因为无论理解多么透彻,只有让学生反复练习才能朗读出最好的效果。在现实教学工作中,即便有些教师会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也只是针对个别有朗读天赋的学生进行专门指导,没有将班级看成一个整体,导致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收获的感悟都会随着练习的减少而消散。除了反复练习之外,考查过程也是检验朗读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考查,则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朗读时出现的细节问题,导致学生长期使用错误的朗读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得不到提升,反而越学越偏离正轨。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定时考查,并进行调控评价。教师将文章的重要词汇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后,学生就可以趁此机会在书本上标注、朗读练习。在第二天课前,教师空出相应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上节课重要词组朗读检查,确保学生掌握重要词组的朗读。在反复练习词组过后,接下来教师可以将文章分成几部分,并将这些段落随机发放给已经分好的小组中,此时小组学生对分到的段落进行反复练习后,自身朗读能力将在词汇朗读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长此以往,在这样情感的推动下,学生将反复练习争取通过考查,同时在练习中达到班级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当然在考查学生时教师不仅要纠错,更要思考改进学生当前朗读问题的方法,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给出乐观、趣味的评价,这样学生才会拥有继续练习朗读,使其做到最好的欲望。

4.拓宽朗读范畴,引导对比练习。从侧面拓宽朗读范畴,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练习,也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传统的语文课当中,教师没有扩展学生朗读范围的意识,故导致学生学习的宽度变窄,朗读水平也受到一定限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大范围朗读,才能在不同的练习对比中找到共性和区别,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为了明确不同文章中朗读要素的异同,教师可利用精选文章到情景模拟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本堂课文章的主题,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接下来对比朗读文章挑选的方向。对比文章的挑选既可以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也可以选择与主题不同的内容,但在选择后者时教师要注意文章背景的一致性。而在对比练习中,教师要通过示范朗读的方法分别用不同的情感朗读这两篇文章,让学生切实感受朗读要素的异同,并对这种异同进行讲解,從侧面加深对学生对朗读方法的印象,长此以往,可有效提高学生对其的应用能力。若使用情景模拟方法,教师则应该弱化朗读的专业性,转而强调趣味性。在这样趣味性的碰撞下,学生对朗读情感的把握将会更加准确,从对比中掌握朗读的精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朗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看到朗读指导对学生的意义,并将朗读指导视为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用范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去朗读,同时借助典型句型的朗读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进行他们反复朗读练习,同时不要拘泥于课本,可以将眼光放在课本外的辅助教学材料中。当然,具体的教学训练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来进行多样化的调整。总之,教师只有让学生重视朗读,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拥有更大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晓东.刍议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9(1).

[2]苏霏林.小学语文朗读指导需关注的四个问题[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11).

[3]郭剑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8(2).

[4]何芙蓉.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J].文教资料,2018(23).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