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2021-04-18郭红萍

学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郭红萍

摘 要:小学语文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十分重要。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学生基本的作文知识以及写作技巧,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3-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6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充足的写作素材等,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浅薄,对事物的认知也比较片面单一,有的并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也没有累积充足的写作素材,进行作文学习时存在一定难度。而要想让学生更好进行作文学习,教师就要充分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及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阅读和累积、情感和表达,培养语言运用核心素养

想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核心素养,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累积教学和阅读教学,只有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不断累积写作素材,拓宽视野,才能够具备一定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一定程度上降低写作难度。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累积知识的途径,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小学语文中,阅读理解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做到充分理解以及掌握文章的含意,才能够掌握作者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目的。对于阅读和累积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进行,首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然后在阅读之后书写读后感以及心得体会,同时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用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读后感以及心得体会,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运用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小學作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和表达也是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某件事、某个人、某种物产生感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感悟书写下来,为今后的写作提供灵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核心素养。

二、审美和鉴赏、发展和创造,培养审美鉴赏核心素养

审美和鉴赏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锻炼以及发展的重要能力,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文学审美。学生只有进行大量的文章阅读,才能够真正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明白许多语文教材中没有体现出来的道理,从而使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获得有效提高。与此同时,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还能够使审美鉴赏核心素养获得培养。

一直以来,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作家运用精妙的文笔以及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创作出来,有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运用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意味着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具体而言,在学生认真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会运用到什么地方,怎么通过语言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现如今是一个需要创新能力的时代,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作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就应注重引导学生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三、注重文化传承及理解,培养文化意识核心素养

学生只有进一步加深对于文化的理解,才能够写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文,文化意识核心素养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教师应做到对文化的热爱及理解,进而潜移默化地将对文化的热爱传达给学生。其次,教师应注重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知识,通过开展作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层次。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文化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针对于文化进行相互交流沟通,以便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加深对文化的印象。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重视文化的传承。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并且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时,一定要注意符合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文化进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效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四、教师树立全新教学观念,充分落实核心素养教学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抛弃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观念,树立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的学生由于接触社会的途径不断增加,对社会的认知也更全面,他们往往会具备自己独特的想法,具备不同的优点以及长处,因此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并注重将教学目标具体化,这样能够确保教学设计及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创新优化,最大程度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另外,对于写作能力较差、写作素材累积不够丰富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加强重视,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只有建立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获得更好发展。不仅如此,教师在树立全新教学观念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将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使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价值,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五、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作文写作素材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作文教学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展开教学,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累积写作素材。在现如今信息技术获得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运用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将一些社会热点及各种教学资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子图书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资料,进而帮助学生累积丰富的写作素材[1]。另外,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构建良好的写作氛围,通过教室墙壁、黑板报等形式将写作素材直观呈现出来,使学生的写作素材获得有效累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学资源有视频、音频、图片、物体以及文字等多种形式,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教学资源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印象,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获得一定发展。

六、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作文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所大力倡导运用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2]。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与此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動性。而通过小学作文教学来促使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获得发展,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中,并对作文教学产生充足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作文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并充分考虑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游戏化教学情境以及故事化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融入作文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更好适应教学情境,更好获得写作技巧,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

根据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着主体地位,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作文学习。但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要想更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变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方式[3]。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首先,教师根据作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然后,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合理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学习能力核心素养以及思维能力核心素养获得有效发展,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八、结语

总之,只有建立在语文核心素养基础上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出教书育人的作用价值,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进行探究,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为学生今后进行作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静.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20(12):127.

[2]宁宝英.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0(11):64.

[3]齐金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10):130.

[责任编辑 康兰明]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