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走班制教学实践研究

2021-04-18张先文

文理导航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高考普通高中

张先文

【摘 要】走班制教学是学校向所有学生提供的,具有课程多样性、班级流动性、自主选择性的特点,学校整合各类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选择空间和条件,并且学生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个性专长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必修、选修课程参与走班学习。

【关键词】普通高中;新高考;走班制教学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高考综合改革”;2014年12月,教育部再次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份文件,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取消文理分科、给与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具体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规定高考科目由语、数、英三门必考科目和三门选修科目组成。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首先进入新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北京、海南、山东、天津4省市也相继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为新高考改革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教育部提出,到2020年,全国各省市将全面进入新高考。

2018年,重庆也正式进入新高考改革元年,取消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课,考生采取3+1+2选科模式,在3门必考课目基础上,先进行第一次选考选择,将学生分为物理、历史两种学课类别,然后进行第二次选科,从4门必修学科(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2门参加高三毕业统一考试时的选考。同时所有学科都要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简称学考),每年组织2次,学考成绩也将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高校也将逐步取消院校类别,采取专业+院校的志愿填报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相结合的选拔方式。

如何适应新高考,让每一位学生通过三年高中阶段的学习,无论是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还是在前景規划、学科素养、综合能力方面都得到明显提升,契合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发展的走班制教学呼之欲出,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科以及行政班学习方式将被彻底改变。

一、走班制教学及其实施意义

走班制教学最早是在国外大学中出现的,而在中学最早推行的是美国,走班制教学因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强调个性化教育而被大多数课程专家所接受,现已有许多国家的中学也在实行走班制教学。

走班制教学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大致包括三层含义:首先,学生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最后,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走班制教学是学校向所有学生提供的,具有课程多样性、班级流动性、自主选择性的特点,学校整合各类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选择空间和条件,并且学生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个性专长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必修、选修课程参与走班学习。国内目前走班制教学大致存在三种类型:一是选修课走班教学,学校在国家选修课程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地方、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传承本地区的优秀文化;二是必修课走班教学,主要是将必修课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个性潜质等情况分成2-3个层次,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某种层次学习;三是全科选科走班教学,俗称“大走班”,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成绩、兴趣、特长、潜质,选择不同难度层级、不同类别的课程学习。

二、走班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 社会对走班制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现阶段,走班制教学逐渐从单科走班走向多科走班、从分层走班走向选课走班、从单方面的分层教学逐步走向更为全面的教学组织形式。但走班制教学中所面临的学生选科、教师授课、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评价以及教育资源的均衡调配等方面始终存在巨大压力和挑战,学校面对改革,是退缩不前,还是有怀柔变通,更或是激进冒进?加之各省市的条件差异以及高等院校在人才选拔和专业指导上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高中学校的走班制教学出现良莠不齐、表里不一的现状。

(一)“大文大理”现象依旧存在

重庆普通高中2018年高一新生全面进入新高考,通过高考试点区所暴露出来的诸如物理学课无人选择等情况,重庆确定采取“3+1+2”选科模式,该模式学生自主选科将出现12种不同的组合,这相对于试点区7选3、6选3模式的35种和20种组合而言,该模式不但减少了学生在选科中的博弈思想,也降低了学校选科走班的实施难度。部分高中学校针对自身的物资、师资条件以及惯性思维,将生物、化学、地理、政治4门学科适当组合,以套餐制的形式推送给学生选择,这虽较“大文大理”时期的2选1方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学生的选择性还是未能得以充分实现,此类学校新高考似有老瓶装新酒的嫌疑。

(二)学考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似有偏颇

新高考来临之前,重庆大多高中学校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功能室扩容、教室调整、选科平台建设、管理系统完善等;外出培训,邀请专家进校讲座。紧锣密鼓,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旨为新高考走班制教学未雨绸缪。按新高考要求,各年级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每年6月和12月各进行一次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每次需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考试标准组织,但仅从2018级、2019级学考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无论是在必考学科的分层走班上,还是在选考学科的分类走班上,还是在其余学考科目的全科走班上均能顺利通过学考,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大面积学生补修和改修模块的情况,即使第一次未能通过学考的学生,一般在下一次的学考中也能顺利过关。走班制教学似乎并未如想象般困难,并未给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师安排、课时计划、班级调整、学生学习态度带来更大的冲击,学考过高的通过率,让学生、学校、社会对学考的区分度产生一定的怀疑,进而影响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对新高考的正确判断,走班制教学在具体实施中的影响力也将会大受干扰,如此下去,教学方式和育人方式的真正转变将是一句空话。

三、走班制教学实施改进策略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扫清学生、学校在新高考中的投机思想

新高考改革,国家将逐步取消院校类别,采取专业+院校的志愿填报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的选拔形式。促使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让他们的学识、视野、兴趣特长、综合素养、特殊禀赋和才能上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展,如果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仍是“套餐”而不是“自助餐”,面对不合口味的“套餐”学生将索然无味,此类学校对学生而言将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学生在这样的学校里肯定谈不上会有很好的发展。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为学生尽可能提供相应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餐厅”里自由“选餐”,才可能真正使得学生在学校里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志向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理的生涯指导

普通高中可以采取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云计算等方式,为每一位学生精准把脉,帮助每一位学生学会正确地自我认知、科学地学业规划和合理地职业预期。明晰自己的专业方向,逐步树立正确的大学观念和专业意识,慢慢学会确知自己的职业倾向,让学生真正树立自我主体意识,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设计者。

(三)进一步整合资源,让走班制教学真正落地生根

重庆地区采取的3+1+2选科模式,相对其他地区的“7选3”或“6选3”来说,已大大降低了选科走班的资源配置难度。学校如果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科,的确会面临本校学科师资动态变化和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但如果区县教委按教育部所倡导的教师实行“区管校用”的管理模式,根据辖区高中学校学生的选科情况在全区范围内对教师进行统一调剂,相信学生的自主选科和走班制教学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以杜绝某些学校或地区在新高考的路上继续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王润,周先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机制构建[J].当代教育课学,2016(6)

[2]周常稳.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6)

[3]王新凤.新高考模式下高中选课走班实施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教育与考试,2019(03)

[4]裴娣娜.新高考制度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幾个问题[J].中小学管理,2015(6)

[5]章全武,王润.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落实走班制教学的挑战与超越[J].湖北招生考试,2016(01)

猜你喜欢

新高考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