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2021-04-18王忠红

学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计算机

王忠红

摘 要:高中计算机教学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指法与操作系统训练、网页制作等知识,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可以为学生后续学习计算机知识做好铺垫。尤其在高中计算机教学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核心素养,应通过分层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从依托学情,合理分层;人文关怀,分层备课;教学分层,合理评价;立足层次,分类指导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高中;分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3-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047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且学习能力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若是采取传统模式程式化、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不会,部分学生学不好的现象,进而不利于整体层面学生计算机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并设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

一、依托学情,合理分层

分层教学的理念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以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依据,在允许学生有差距的情况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对的知识补充。而合理分层是对学生开展计算机教学的基础依据[1]。教师可以依托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以此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组别,A组学生为学优生、B组学生为中等生、C组学生为学困生。通常A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稳固,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B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同样清晰,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相对较弱;C组学生在基础知识环节就缺乏足够的认知,且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可以对学生阐明道理,并非分组就意味着对学生进行定位,而是每个组别的学生都具有升级的权利。教师可以一个月设置一次小型考查,一个季度设置一次大型考查,以此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考查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笔纸测试能力、计算机知识运用能力、生生互评情况。对于测评结果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组别升级,比如C组学生可以升级至B组,B组学生可以升级至A组,A组学生可以在组内进行评比,评选出每月、每季度的最佳学优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使学生学会努力,懂得努力的意义,也可以杜绝学生因为分组就对自身进行定位,而失去进取之心,有利于顺利地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

二、人文关怀,分层备课

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因此教师应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之情,给予学生及时的关注与鼓励。尤其对于C组的学生来说,由于这部分学生本身就存在自卑感,若是再缺乏教师的关爱,严重的情况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教师需要适度地对C组学生进行鼓励和激励,应善于发现C组学生的优点,甚至在C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逐渐产生兴趣时,教师都应对其进行充分肯定,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途径,而这也是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认真学习的首要因素。而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对高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并对A组学生讲明若缺乏对计算机知识的深度学习,也很有可能被其他小组赶上来的学生占据A组的名额,只能被迫降至B组。这种对学生进行的分层心理关怀性教学,是确保学生学好计算机知识的基本要素。

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这会消除学生由于分层而带来的畏惧心,尤其对于C组和B组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免会对自己所在的层次感到失落,而A组学生也会害怕失去A组的位置,而或多或少的有些压力。因此,对分层的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关爱,也会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情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斗志,并为学生树立“比学赶帮”的学习风气。

同时,教师在为学生顺利学习计算机知识做好铺垫后,也应做好自身的另外一项工作,进行计算机教学的分层备课。在对学生开展计算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发挥出最佳状态,与教师的备课情况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在分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对教师的备课状况有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需要教师摒弃传统层面以程式化的模式教授学生计算机知识,这种整体通用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也与分层教学的开展不具备匹配度。因此,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具体分组情况,分别完成A组教学计划、B组教学计划、C组教学计划,以此确保分层教学的有序开展。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鼓励学生对相关的计算机代码和编程知识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实践运用能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得以个性化的成长。

此外,教师也应为不同组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如为A组学生制定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学习目标。这会使不同组别的学生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2]。同时,也应将不同组别的学习目标公开化,这也可以确保分层教学的动态化意义,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三、教学分层,合理评价

在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也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此确保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融合。分层教学除了在教学环节进行分层之外,也应从预习、提问、实践、作业四个环节进行分层,以此确保真正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使每个小细节都可以实现分层,进而达到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相匹配的目的,以此也可以有效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能力。

预习分层可以使三个组别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知识的预习,这会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A组学生可以在预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预习计算机的实践学习内容;B组学生可以预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并对实践内容进行观察,为实践做好准备;而C组学生可以阅读计算机理论知识,确保能够读懂理论内容。通过上述不同预习教学模式的制定,我們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预习需求,也有助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

而对于提问预习模式来说,教师需要在学生预习后,通过预习内容的不同,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提问,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相应的回答出属于自身层次的问题,这会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分层促使不同层次学生计算机实践素养得以提升。实践教学是计算机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也是考查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的有利条件。对于A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进行实作,可以操作一些计算机拓展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眼界,丰富其学习内涵,延伸知识领域;对于B组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进行计算机基础问题的操作;而对于C组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完成计算机的最简单操作,进而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分层法,使学生对学过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巩固。

作业的布置大都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结束后,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还沉浸在学习中,而教师应做好趁热打铁的工作,直接为学生布置分层作业。这会使学生强化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印象,实现对所学过知识的巩固性认知。教师在布置分层作业的过程中,注意不能对C组有过高要求,应注意循序渐进地对这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引领,而难度性较高的问题会出现欲速不达的情况,也会打击C组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自信心。对于A组学生的作业布置,由于A组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大都比较扎实,因此,教师可以为这部分学生设置一些计算机实作类且开放性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意识和批判思维意识,这可以有效助力于A组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B组学生,教师则可以为这部分学生布置基础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融合的作业内容,让这部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进行共同提升。

四、立足层次,分类指导

计算机知识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学好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进行更好的计算机实作。因而,在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侧重性培养,使学生通过计算机实践去体会计算机知识的应用价值。尤其当前社会属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知识之一,而计算机知识的实践运用则更具现实意义。

在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教学,以此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此外,教师也应以因材施教的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差异化的教学引导[3]。同时,由于计算机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因此,教师也可以以A、B、C三个组别为单位,设立差异性较强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小组,讓具有不同兴趣的学生加入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也便于使同一个层次、同一个爱好的学生进行切磋交流,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产生不一样的灵感火花。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A组内开展计算机编程和写代码比赛,以此提高A组学生的计算机创新能力和运用能力,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在线指导,以此提高A组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计算机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且,B组和C组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观看A组学生的比赛过程,以此丰富自身的学习经验,而这种模式也使A组学生在无形中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可以让其他组别的学生学习到A组学生的计算机挑战精神,激发自身学习的主体意识,真正通过分层教学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尽量持平的终极目的。

综上所述,在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并强化对不同层面学生的观察,以此完善分层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计算机整体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青.高中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4):110.

[2]李兆永.浅谈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才智,2019(35):178.

[3]王志飞.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9(34):98.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高中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