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1-04-18孙梦莹

学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部编版具体策略小学语文

孙梦莹

摘 要:随着“部编本”教材的出版,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部编本教材将识字教学融合进不同的活动中,旨在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内容,将识字方法科学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在使用部编本教材的前提下,如何让教学内容变得更科学、更有趣,则是所有教师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运用结合游戏、结合情境、结合新媒体、甚至结合生活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语文识字的兴趣,让学生热爱识字,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版;低年级识字教学;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3-00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25

在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圈出重点、重复认读、去音认读等方法,这些方法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枯燥,进而对识字失去兴趣。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与之相比,部编版教材具备多识少写、合理安排、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等特点,体现科学性学习的方法。本文以此为基础,浅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贴近学生,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小学生的思维头脑正处在发育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很强,这就导致孩子们往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学东西时,能达到一个令人惊讶的速度。相反,如果孩子们对一件事物缺乏兴趣,他们的记忆神经就不会工作,求知欲下降到了极点,无论学什么东西都不会有效。对于语文识字来说,学生的学习记忆需要不断强化,在进行新的记忆之前先巩固一遍旧的记忆,在认识新的字之前要巩固一遍旧的汉字,这样才能将汉字之间的记忆建立起可靠的联系。学生对于识字的规律往往是先整体后局部,先认读后辨形,先简单后困难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贴近学生,通过学生的识字规律来开展教学。根据部编版教材,教师可以将课堂划分成几个小块,每一块的识字方法都不同,每一块的识字内容也不同。教师可以由简入繁,并将汉字合理分类,相似的汉字放在一起,通过辨别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它们的记忆,在短时间内记住更多的汉字。

二、通过语境,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当前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原则往往是“多识少写”,学生主要以量为主,争取能认识更多的汉字。根据统计,以小学一年级为例,部编本教材在一册书中的汉字认读量是300个,平均每节课都要认识十多个汉字,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已经不是一个小的挑战了。那么,如何在短短一节课中认知将近二十个汉字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教师通过实际语境,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场景,提升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实际情景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他们每天都经历的事无疑会为他们留下更多的印象,教师只要将汉字在生活中的哪里出现过告诉给孩子们,孩子们就会立刻将生活和文字结合起来,发生重叠,此时的过程也将会自动记忆了。场景的选取不宜过长,应该是一句话、一个画面或者一个音频等等,这样的画面往往更加好记,无须刻意记忆就能留下印象。因此,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教师可以将每个汉字都联想一个短的小场景,这个场景最好是学生所熟悉的场景,汉字之间的场景最好能有联系,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学生对感性的语境故事的记忆能力是很强的,在看过教师提供的语境之后,学生会根据语境中存在的场景、读音、字形等推断汉字的字义,进而达到记忆的效果。这个过程需要反复认知,学生既不会因为场景的存在而感到枯燥,也达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高效认读的目的,实在是事半功倍。

三、借用插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借用外部工具来认读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了,这种方法在传统教育中就有涉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教科书中的插图,学生往往能认出插图中的内容,但是当这个汉字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他们就不认識了。教师往往是忽略插图,只教学生认字,偶尔会向同学们提一下插图,但是不做深入探究,不将其当成一个教学辅助工具。实际上,虽然插图教学看起来效率不高,但是这种方法十分的有用,稍加变动就可以运用到小学低年级部编教材识字教学中。在部编版教材中,每个课文都穿插了精美的配图,对学生来说,这种图画相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更加直观。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凭借插画的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发现插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进而记住汉字。插画最好能反映出真实的事物,并且是小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熟悉的事物,在这样的事物的图画下,学生的好奇心很快就被勾引起来,并且一旦有学生积极地举手作答,那么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渐渐地整个班级都会积极地参与到图片的认知和讨论上来。此时,教师趁热打铁,向孩子们传授图片所代表的含义以及这个含义所表示的汉字,学生就会更快、更容易地接受。插画是表达汉字的途径,学生在观察一个场景时,会下意识地记住场景的特点,自动在脑海里生成一个图画;但是,学生脑海中的这幅画并没有主题。教师在展示出图画所代表的汉字时,就等于在学生的脑海里加上了主题,相比于生硬的汉字,图文并茂的方式更容易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

除了场景插画,教师还可以通过象形字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插画。最简单的汉字是祖先们通过观察写出的象形字,因此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提升孩子们的认读效率。我们的祖先最初创造汉字时,就是通过象形的方法创造的,因此我们在学习汉字时也要捡起这个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通过象形联想,帮助学生认读更多的汉字。

四、追随本源,通过意象辅助识字

教师还要通过汉字的本源来帮助学生认字,汉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字,我们国家的方块字没有一个不是经过祖先精心发明的,他们都是从生活中感悟,从生活中找到事物的联系,再经过千百年的演化最终确定的。因此仔细想想,汉字其实是有规律的,教师只要让孩子们发现学习认识汉字不是无迹可寻的,就能让学生从心里不再抗拒汉字。一部分独立的汉字会演变为偏旁部首,并且这些偏旁部首之间也有联系。学生要先认识偏旁部首,了解部首的含义,进而理解含有这一部首的这一类字的意思,这对于今后学习更多的汉字都会有着很大的帮助。偏旁部首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汉字所代表的意义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动分类,以后每看见相同的偏旁部首时都会在脑海里自动分类,即便不认识汉字也能将汉字所代表的意思结合语境联系猜个大概。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不断练习。当学生不难理解出这些汉字的相同点时,他们记忆起来也会是事半功倍的。

除了偏旁部首,形声字也是一种不错的记忆方法。形声字中,形声表示含义,声旁表示读音。教师可以将一类形声字归纳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所谓形声字就是由一个文字衍生出另外的文字。形声字相比于象形字、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最大的记忆优势在于读音相近。同学们可以根据形声字很快地推断出它的具体读音,这对于学生的记忆也十分有用。但是,如果认为形声字只有利于学生认识读音,不利于学生认识其意思,那就大错特错了。形声字的意思往往隐藏在它不同的偏旁部首中,这时刚刚学会的偏旁部首就有了大用,结合形声字,就得以达到字音字形字义一网打尽。

五、结合游戏,扩宽学生的识字方法

部编版教材十分重视识字的方式方法。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合学生。其实,最好的方法就隐藏在孩子们的天性之中,只不过教师有意无意地将其忽略了。孩子們天性好动,喜欢玩乐游戏,精神难以集中,喜欢新奇的事物,因此教师要结合这些特点,采用游戏的方法,来扩展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以做到教学与娱乐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达到学习目标。比如,教师可以用最经典的猜字谜的游戏来开展教学。字谜要与汉字的特点相结合,这样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等于又将汉字的意思思考了一遍。除了传统的游戏方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实现教学游戏。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普及,多媒体已经成为我们课堂上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教师也可以结合上面的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将相同的偏旁部首的汉字分类,将相同读音的汉字分类等等。

六、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汉字

书本上的文字是死的,但是生活中的文字是活的。文字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教师要在课堂上举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孩子们的识字过程变得“立体”,让他们不再对文字感到陌生。教材中的文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文字,教师可以将这些文字结合丰富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关注。部编版教材中多篇课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孩子们在阅读课文时感受到了情景,联想到了自己,很快地就会将自己代入进去,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在感受课文中实现识字。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眼光引导到课文之外的生活,比如询问学生:“你今天的早餐是什么呀?”“你今天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呀?”“妈妈今天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呀?”等等。这些问题最好与今天要学的文字内容有关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留心生活,自己找生活中出现的生字,如食品包装袋上、衣服上、课外书上等等。然后让学生将这些生字抄写下来,查字典找出这些汉字的读音和意思,最后定期举行“生字大赛”看看谁的生字认得最多,谁的生字认得最好。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回归生活,接受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识字的养分,帮助自己的语文识字能力茁壮成长。

总而言之,教师要合理运用部编版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打好基础,实现识字教育的目标达成。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游戏、生活等元素,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学习的轻松性;教师也要通过识字的本源来帮助学生认识汉字,让学生不仅会“读”还要会“认”。识字是一把钥匙,帮助学生打开语文的大门,因此教师要在识字教学上下好功夫,让学生都能爱上识字,善于识字。

参考文献:

[1]陈欣婕.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11).

[2]崔晓娟.提高幼儿识字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9).

[3]许姗姗,苗文平,王娟,等.外显学习中象形文字促进幼儿汉字字形记忆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

猜你喜欢

部编版具体策略小学语文
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