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娟:用“拇指文学”记录移民百态
2021-04-18
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音视频部和宁夏分社历时近一年联合录制、反复打磨、重磅推出的纪录片、扶贫版《百年孤独》——《走出黑眼湾》,以全国人大代表、黑眼湾移民之一马慧娟写作的《走出黑眼湾》一书为脚本,真实再现了书中小人物见命运、见世界、见内心的成长经历,记录了时代大潮中一座村庄的百年兴衰、一群人的命运变迁,以小见大,生动深刻地诠释出中国脱贫攻坚工作改变贫困代际传播的深远意义。
“心灵的孤独是我所不能忍受的”
头裹粉红色头巾,脚穿黑色布鞋,粗裂的双手拿着铲子,一下一下将地上和好的水泥铲进桶里……记者2016年见到马慧娟时,这个36岁的回族妇女正在给村上的清真寺修水窖,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忙碌一天能挣100元。
20年前,马慧娟一家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移民搬迁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与其他20多万移民在罗山脚下、黄河岸边的一片荒漠上扎下根来,种田、养牛、养羊、打工成为她的生活常态。
“这些劳作之苦也算不得什么,可心灵的孤独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是书读得多了,思想更孤独,我们村的村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借本书比借钱都难。周围没有人认可你,你也就无法把思想交流出去。”马慧娟说。
2010年,马慧娟偶然从侄子那里得到一个QQ号,有了自己的网名“溪风”,开始将自己10多年来的观察和感悟写成文字发表在QQ空间里,这一举动使她找到了与外部世界交流的空间,一批国内外“网友”经常给她留言,对她的写作给予评价。
于是,打工间隙,她坐在田间地头写;做完家务、喂完牛羊,她坐在自家屋檐下写;有时灵感上来,三更半夜她趴在炕头上写……文字也从几十字的“说说”发展成几百、几千字的随笔和散文,每一个字都是她用拇指在手机上敲打出来的。
“掌柜的(丈夫)意见一度也很大,有段时间我都不敢当着他面用手机写作。”马慧娟说。
直到2014年底,QQ好友祁国平帮助她投稿,在《黄河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我们苦中作乐的生活》,编辑部给寄了930元稿费,才得到丈夫老咸和其他村民的认可,此后,马慧娟才敢“明目张胆”地在手机上自由写作。两年后,她的第一部散文集《溪风絮语》正式出版。
“农村给了我无限创作灵感”
玉池村的村民、打工的回族女人,还有剪羊毛、盖房、相亲、流浪狗、红寺堡的风、雪等等,都被马慧娟写进文学作品里。就这样,她按坏了11部手机,以网名“溪风”写出了40余万字的作品,讲述自己的生活,以及和泥土打交道的农民的故事。
在《剪羊毛》中,她写到:我俩把羊拖到树荫下,我弯腰抓住羊的两只前腿,儿子蹲着抓住后腿,准备把羊放倒在地。他又开始嘟囔,让我慢点,把羊身子拖住,别一下把羊摔在地上……
在《乡愁》中,她写到:我知道我们都回不去了,无论是老人还是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都将在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直到有一天如我的父亲一样融入这片土地中,永远扎根于这片土地……
马慧娟是典型的勤劳回族妇女,她总是在忙完家里家外的活之后,才开始拇指上的创作。马慧娟又是倔强的草根作家,每天都想寫、都要写,有时候晚上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挤出时间来写。
马慧娟笔下的回族妇女,“没有人抱怨生活,每天都在这样简单重复昨天的生活,每天揣着一个低微的梦想去劳作,每天聚在一起都快快乐乐地大笑,每天都盼着明天会更好”。
2016年,马慧娟登上了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综艺节目,被收入主持人陈鲁豫的团队。2017年她被聘为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2018年年初,马慧娟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20年,马慧娟发表了主题为扶贫攻坚的小说《走出黑眼湾》,并加入中国作协。今年两会,她又带着新书《出路》而来。
马慧娟认为,个人努力是乡村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最根本途径,“我在给妇女姐妹讲课时就鼓励大家,一定要自强自立,不要依附别人,你的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本稿综合《北京青年报》、新华社3.28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