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粮业”大变与加强“粮安”大保障的研究

2021-04-18丁声俊

粮食问题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本文分《上篇》《下篇》两部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有简短的《序言》和《结论》。《上篇》简要地概述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粮食产业“大变迁”的辉煌成就,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道路优势、理论优势、改革优势,以及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文章浓墨重彩综括了我国粮食产业的根本性、全局性和实质性的“十大变迁”:粮食总产量由低到高跃升到世界首位;民众生活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型过渡;粮食购销从传统计划体制变为全面市场化;国有粮企由“行政主管”再造为“四自主体”;从无到有建立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体系;从手工作坊变为世界粮食加工业大国;粮食产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融合化转变;粮食流通由实体平台转变为“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农村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奔小康;从“封闭锁关”变为开放,实现国际化。《下篇》文章依据国内外百年之巨变,包括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刻变化,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新举措,特别是重点阐述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

关键词:粮食产业 十大变迁 保障粮安新策略

(接上期)

(四)我国饲料工业突起发展成为一个大行业

我国现代饲料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原始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发展成为一个既大又新的行业,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的特点:

1. 产业规模大。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饲料工业总产量连续增长,直到2018年连续4年产量超过2亿吨,其中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4左右。目前,我国各类饲料加工企业近10000家,饲料添加剂企业约1800家,各类饲料添加剂全部实现国产化。

2. 产品结构全。饲料工业结构必须与现代畜牧业和养殖业结构相适应。随着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和完善的步伐,现代配合饲料工业已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机械工业、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科研教育、饲料质量安全。其中:科研教育是先导,原料工业是基础,加工工业是主体,机械工业是关键,饲料质量是保障。同时,也已形成完整的饲料结构。按动物类型划分,2018年猪饲料总产量9720万吨,占第一位;肉禽饲料总产量6509万吨,其中禽饲料总产量2984万吨,占第二位;水产饲料总产量2211万吨,占第三位;反刍动物饲料总产量1004万吨,其它品种饲料360万吨,分别占第四和第五位。这种饲料工业结构大体适应全国畜牧业结构的需求,即饲料“供给侧”结构与畜牧饲养业“需求侧”结构基本相符。

3. 转化能力强。饲料加工业是粮食等农产品转化的主要途径,目前每年耗用玉米等能量饲料2.3亿吨,约折合玉米1.7亿吨,另外耗用蛋白饲料豆粕量达7300万吨。以这样巨量的粮食转化能力,支撑全国生产的肉类、禽蛋和养殖水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居世界第四位,带动养殖业创造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水产养殖业创造总产值超过1.2亿元。如是,我国饲料工业的转化能力,既对促进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又对增产动物蛋白食品举足轻重的作用。

4. 法规制度严。我国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和安全使用规则。例如,新版《饲料卫生标准》涵盖了5类、24个有毒有害项目、164个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技术指标,其中80%的指标达到全球最严的歐盟标准水平。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我国还加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和标准化,对保障各类饲料产品质量提供了严格的准绳,为我国畜牧业和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

5. 综合意义深。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稳中稍降。但是,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与此相应,现代畜牧业、饲养业和水产业快速扩张,对配合饲料的需求量迅猛增长。建设现代发达的饲料工业,对经济和社会、国内与国外等综合意义深远:它的稳定持续发展,是我国每年赖以生产8000多万吨肉类、6000多万吨水产品、总价值超过4.56万亿元的巨大财富的一个基本条件;它的规范化和优质化,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健康化发展的必要基础。

七、粮食产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融合转变

在阐述本节之前,首先要明白“业态”的概念。它可拆分为两个方面,即“业”和“态”。经过经济革新、产业重组和科技发展,农业可划分为种植业、林业、养殖业等;工业可分为轻工业、重工业两大类;服务业则可分为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其中,生活性服务业又可细分为商业、饮食业、客运业、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业、文化娱乐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可分为物流业、会展业、金融服务业和通讯服务业等。这些产业、行业和专业产品门类,在一定的市场体系中表现出各具特点的运营和业务流程,拥有可界定的核算边界和业务标准规定,即“业”。在此基础上,它们与一定的企业核算、商务模式(赢利模式)相关联,从而形成与“业”相联系的各种形“态”。于是,就形成了“业态”的概念。

(一)粮食产业分工细化和探索融合发展

流通发展的历史表明,“新型业态”的出现主要依靠分工细化和融合两个路径而产生。举例来说,农业、畜牧业的分离,商业经营模式中的连锁、加盟等形式,生活服务业中的洗衣业、快递业、家政服务业等,都属于分化的产物。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新产业、新业态已正式列入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中,像现代农林牧渔业、先进制造业、新型能源活动、节能环保活动、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新技术与双创服务活动、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现代综合管理活动等,都与现代粮食产业经济相关联。全面转变传统粮食经营形式,推广普及“新业态”,即“现代业态”,这是一项涉及面广,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必要改革步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粮食经营形式的固有缺陷日益凸显:一是单一经营,局限于“一买一卖”,即主要经营大宗原粮和成品粮;二是“封闭分散”,各自孤立经营,互不联系,各自为战,成本高昂;三是设施落后,技术器具陈旧。这种落后的“业态”,越来越不适应粮食流通扩大、市场化改革深化、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的需要。广大粮食企业,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新环境,运用新发展理念,对粮食传统经营形式和模式进行现代化治理,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即从粮食产业经济的内在联系的思维出发,从原来的“分离”转变为“联合”,积极普及推广“新现代业态”。

(二)粮食流通的总体性演变和革新创新

“跳出流通看流通”,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和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看流通,我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已经并将继续呈现总体性演变和革新的趋势:一是流通变革和转型更加呈现总体性;二是必将更加体现出开放性特征;三是流通将更多体现出共享性;四是现代流通将更加具有融合性特点;五是现代流通将更加具有生态性特点;六是农产品流通将更加呈内外“双循环”特点;七是整个流通体系将发生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离与对接。这些客观的基本的发展趋势,反映了现代流通的本质,即打破一切束缚流通、限制流通的障碍,实现顺畅流通、便利流通。

我国粮食流通总体演变的基本趋势,对全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总的要求是实现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具体要求包括:(1)全力构建多渠道消费供给。积极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培育发展个性化、多元化、品牌化的营销形式,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开创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平台,促进释放消费新潜力。(2)大力创建城乡一体化的高效配送体系。要推动城乡配送网络化、集约化、标准化,打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通道,促进城乡工农产品双向流通。探索创新农村电商市场的布局,开拓粮食等土特农产品的高效流通渠道。(3)着力将粮食等农产品纳入物联网中。特别是要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以B2C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形成从农产品种植与采摘、分拣和加工、仓储至配送,直至终端消费的完整的供应链流程,完全去掉中间环节,实现“产销直达”。(4)努力发展“新零售”业态。要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以特色商业街区为载体的商旅文体融合型消费蓬勃发展。

(三)適应消费市场升级的需要推广融合化新形态

1. 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变化。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越来越活跃,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消费能力快速提升;农村消费市场快速扩大;服务消费方兴未艾。粮食消费由不足温饱到丰衣足食、再到全面小康;由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其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模式不断创新。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面貌和消费市场持续变化,已连续7年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其贡献率已超过60%。

我国消费市场变化的标志是:(1)消费构成不断转变,结构不断升级。其中,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优质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服务消费已占到一半以上。(2)消费供应形式创新,融合发展加速。主要包括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速,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加速,跨界融合发展加速。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06324亿元,比去年增长16.5。(3)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增强。数据表明,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主要拉动力。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对照,全球性新冠肺炎的爆发及蔓延,带来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对粮食等农产品的供应、物流等也造成严重阻碍。前所未有的局势,要求进一步推广和完善“现代业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2. 粮食等农产品经营方式显著变化。粮食流通和消费市场结构的持续变化,促进了粮食等农产品经营方式的变化:从社区专卖便利店发展到销售设施现代化的各种大中型购物中心;从多类实体商店发展到现代电商,以及“互联网■”新平台;从单一“商流”发展到“商流”与“物流”分离,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从工业品下乡到农产品进城;从实体店零售到线上线下融合,消费规模快速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等农产品流通技术设施与环境现代化的进步与革新,给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和便捷的消费体验,不同消费群体从不同档次的实体店消费转移为网络消费,致使网上零售增势强劲,有力推动粮食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

3. 粮食部门积极推广产业化、融合化发展新形态。粮食流通和消费市场结构的持续变化,促进了粮食等农产品经营业态的变化。即广泛采用新业态,即“现代业态”。实质上说,新业态是零售店向一定的顾客群提供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是零售活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就是零售商卖给谁、卖什么、卖到何处,以及如何卖的经营形式。我国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广大粮食企业针对不同消费人群不断变化的需求,适应个性化、品质化和多样化趋势的需要,销售方式从传统原始到现代化转变。

迄今,我国粮食企业因地制宜选择采用“现代产业形态”:例如,近年来在全国城乡普遍建立的便利店、连锁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快递、仓储式会员店、工厂直销中心、电视购物、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等等,都几乎深入到社区,方便了消费者。在采取“现代产业形态”的基础上,粮食等农产品经营方式也逐步演变:从社区专卖便利店发展到大中型购物中心;从多类实体商店发展到现代电商、配送等无接触销售;从实体零售店发展到线上线下融合,乃至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等,以及方兴未艾的网上订购、送货上门的形式。形式的多样化与灵活化,促使消费规模快速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等农产品流通技术设施与环境现代化的进步与革新,给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和便捷的消费体验,不同消费群体从不同档次的实体店消费转移为网络消费,致使网上零售增势强劲,有力推动了粮食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质量。

(四)探索开辟粮食“三链”协同发展新途径

为提高粮食产业经济的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粮食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积极推广新业态,采用新机制,探索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等“三链”协同的新途径。为此,采取了必要改革措施。

1. 培育新型生产主体,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组织经营形式。生产是基础,流通是关键。培育和壮大新型生产主体,是粮食产业经济“延伸产业链”的重要探索创新。在深化改革、促进混合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粮食企业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坚持夯实农业粮食生产基础。要牢牢把农业粮食产业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并要继续深入推进以农业粮食“供给侧”为重点、以“需求侧”结构改革为导向的“两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动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数量并重,把质量放在优先地位。二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等,特别要推广和支持能够保障农户财产权、农民乐于接受的农业股份合作制形式。要引导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扩大农业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推广产业化、混合化经营新形式。即采取“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合作人)+农户”及“一、二、三产业”有机混合的新形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合作组织(合作人)为桥梁,以农业粮食订单为手段,把各方联结为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共同体,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加工带基地,促进加工的良性循环,从而增强粮食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延长链”。

2. 提高粮食等农产品加工附加值,有力促进粮食提质增效。这是粮食产业经济“提升价值链”的重要举措。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精深加工、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是节本增效、提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广大粮食企业主动向精深加工环节延伸。其主要方式是“农头工尾”和“粮头食尾”:企业采取自建粮食加工厂或以多种形式与其他“一产业”或“三产业”的企业进行合作,发展混合型经济形式;与专业研究机构或大专院校合作,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方式;探索创新股份合作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把粮油的农产品加工引向资源综合利用,乃至发展循环经济的轨道。这样,不仅把各种粮油资源转化为丰富多彩的优质产品,丰富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而且还可把各种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化废为宝生产出高价值的产品,促使资源增值。

3. 完整连接全产业链条,建立健全粮食及制品供应网络。这是粮食产业经济“打造供应链”的必要途经。所谓粮食产业“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终端消费者手中的供应体系。近年来,广大粮食企业积极探索创新“供应链”,把农业粮食生产经营活動进行“前伸”和“后延”,把各种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链结构。在推进“三链”协同的改革创新中,粮食企业把生产、存储、运输、流通、加工和消费等各产业链条连接成完整的体系,形成粮食供应链,促其实现管理与优化的最终目标,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意愿,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由上述可见,推进“三链”协同,就是推进农业粮食产业的“延长链”“效益链”和“增值链”的协同发展。

八、粮食流通由实体平台变为“互联网+”新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借助云计算、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与工业、农业粮食、乃至商业流通等产业日益深入地相互融合,形成产业“互联网”新平台。随着这一平台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相应蓬勃兴起。

(一)数字经济勃兴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核心极

当今大数据浪潮席卷全球,社会经济呈现数据驱动型发展的特点。如今在我国粮食领域,大数据创新应用遍地开花,开放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加深。数字经济成为新时代产业融合和竞争的制高点。在农业粮食领域,以大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成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依托的一种重要经济形态,并成长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核心极。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粮食产业融合地“走深走实”的步伐加快,数字经济勃兴,其发展的重心向产业“互联网”转移。我国粮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积极追赶数字经济,为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最突出的是建设数字化粮库,建成了包含视频安防监控、粮情监测等8个模块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促使粮库管理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例如,中储粮集团公司于2017年底完成了900多个智能化粮库建设,实现了过程可管控、数据可追溯和远程可视化管理。

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的统计数据,全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05年的2.6万多亿元增长到35.8万多亿元。与此相应,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也逐步提高,占比从2005年的14.2%提升至36.2%以上,增加了2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产业数化经济”的规模占据较大份额。2019年,它的增加值约为28.8万多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9.0%。其中,服务业、工业和农业数字经济分别占37.8%、19.5%和8.2%。预计从2019年到2024年,我国行业生产型数据占全国生产型数据总规模的比例将从52%提高到60%以上。

(二)现代信息技术催生“互联网+”粮食新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网络也成为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拥有了大数据就拥有了未来。经过几十年不断深入的流通改革和发展,信息化、智能化、计算机技术在流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产业日益融合,促进市场流通迅速增长和消费升级趋势日益强烈。催生了粮食流通“互联网+”的新模式。借此平台促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成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

迄今,我国粮食企业采取“互联网+”流通新模式,已经历了多个演进阶段:包括“纯粹销售”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满足“消费者预期”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适应消费主体嬗变的“以价值观为中心的时代”等。面对消费市场的变化,我国粮食企业积极探索运用电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引导电商平台以数据赋能生产经营企业,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有效扩大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消费市场。

多年来,粮食部门在加快发展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和网络中,把智能化、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店纳入公共服务、特色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一措施,既有效改造提升了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又扩大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覆盖面,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和多种经营新平台的形式。诸如:“互联网+粮食”“互联网+品牌”“互联网+食用油”,以及“互联网+土特产”等。借助这些平台,提高了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扩大了城市和乡村消费市场。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为适应扩大粮食等农产品流通的需要,我国加快主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采取推行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必要措施:一是,加大粮食等相关农产品的分拣、清理、加工、包装、预冷等一体化集配设施建设的力度;二是,加快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生产基地的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包括冷藏库、冷藏车、速冻技术设施等。研发包括肉类、奶制品、鱼类、水果、蔬菜等生鲜品冷链物流设施及运输工具等技术装备;四是,拓宽绿色、生态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采取这些措施,收到明显效果,城乡市场供给大幅增加,丰富了民众生活。据报道,迄今我国在一批大中城市新开设便利店14000多家,新建改造菜市场1200多个,累计建设县级“电商”服务物流配送中心1700多座,建成837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

(三)探索创新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多种新方式

在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流通改革和革新中,一个凸现的、引人瞩目的新气象就是电商的兴起。它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带来了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流通方式、物流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深刻转变与革新。这里着重阐述农产品电商应运而兴起、顺势而发展的特点。

1. 农产品电商的基本概念。它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领域和新热点,也是与整个农村电商共同形成农村流通改革的新浪潮。农村电商是个更广义的概念,本文所说的农产品电商,主要是指围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而展开的电子商务活动,或称“狭义电商”。就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状况看,目前大体形成四大类:(1)大宗农产品网上交易体系(B2B);(2)农产品网上零售体系(B2C、C2C);(3)“社交电商”延伸的农产品交易体系,如土特农产品“微商”和“拼好货”等形态;(4)线上线下一体化农产品销售体系。如正在大量出现的各类生鲜及农产品平台。当然,推行农产品电商,必须建立网上交易体系、“电商服务”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和政策服务体系等。

2. 发展农产品电商的重大意义。农产品电商的蓬勃兴起,不仅对于扩大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大量的实践证明,农产品电商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创业、推动创新、稳定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服务平台,将对实现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目标起关键性作用。对照这个目标,我国的农产品电商必将进一步拓展,开创新的格局:一是树立农业粮食发展新理念。农产品电商时代的来临,促使其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日益紧密地协同结合起来,将电商带来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融入农业粮食产业经济,有力地推动农业粮食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二是引入农业粮食发展新要素。农产品电商以互联网为依托,将大量现代信息与互联网科技应用于农业粮食的发展过程中,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全面深度融合,成为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等之外的新要素。三是增强农业粮食发展新动力。借助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形式,大宗农产品产销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相互对接,经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等新兴互联网科技的处理运用,使农业粮食的发展更具有预见性,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是推動农业粮食发展新转型。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必将推动农业粮食生产朝着融合化、标准化和品牌化趋势发展。通过农产品电商大数据的掌握,以及传导到农业粮食生产领域,必将会促使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实现农业粮食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3. 发展农产品电商的丰硕成果。从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取得长足发展。主要包括:(1)从无到有创建中国粮食网上期货交易(B2B);(2)国家储备粮拍卖交易(G2B),成交品种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和菜籽油,成交地域覆盖全国;(3)大宗商品电子交易(B2B),以中粮集团和招商局集团注资3亿元携手上线的粮食电子交易平台“粮达网”;(4)探索发展各类网络零售模式。各类网络零售(B2C、C2B、B2B2C)是服务于终端消费者的电子商务;(5)粮食企业O2O模式。即社区电子商务项目——“电商+店商”模式;(6)粮食网上交易会模式。推广“网上粮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对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体系,拓展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功能,发挥其服务种粮农民、购粮企业的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底,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3.19亿,占据全球总规模的32.17%;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4.81万多亿元,已多年稳居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首位;网络支付交易额达249.88万多亿元,移动支付的普及率位于世界领先水平。

4. 战“疫情”促进“电子商务业态”逆势而进。我国持续向好的新电商,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肆虐,电子商务逆势前进,在保障物资供应、助力复工复产、拉动消费回补等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成为助力经济增长、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中坚力量。十年来,中国新兴的电子商务已经从“十二五”规划时期交易规模翻两番,到“十三五”规划时期全面融入国民经济和覆盖社会发展各领域。如今,电商扶贫、跨境电商、电商战“疫”、数字商务、“电商新业态”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等食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上升了20.7%,对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贡献增长率达到45.6%,电子商务从业人数超过了5125万。展望全国,电子商务明显呈现出规模品质持续提升、结构效益更加优化、创新融合不断加速、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四个特点。截至2020年,国家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27家,与全球22个国家已建立电子商务双边合作机制。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动力,并逐渐成长为关键的动力。

从抗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看,“电商业态”的快速发展,深刻变革了内贸流通形态和外贸运行方式。催生了新零售商业变革的必经阶段:组织再造、供应链再造、产品再造、供需模式再造。以及“直播带货”方式改变了供应链。“电商”正成为创新发展的主旋律。在战“疫”中,数字化经济的变革快速发展。也就是相关企业把原先的流程工作进行解构、重构、创新,形成数字经济形态。更有重要意义的是,目前生鲜行业现有的市场规模,只是浮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而隐藏在海平面下的供应链能力、组织能力、财务能力和数字算法能力,以及更本质的现代农业粮食技术的应用,可释放出巨大的新动能,是决定农业粮食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大量实践证明,“电商业态”的快速发展,深刻变革了内贸流通形态和外贸运行方式,催生了新零售商业变革的必经阶段:组织再造、供应链再造、产品再造、供需模式再造。以及“直播带货”方式改变了供应链。它通过信息流的提速扩量,加快了货物流、资金流的流畅运行,润滑了经济生产、流通、消费等循环的各环节,催生了新零售商业的变革与发展。

九、农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奔小康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为解决贫困问题践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扶贫减贫”壮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历史性地提出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奋斗目标,并将“扶贫减贫”事业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开展大规模的精准扶贫,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其主要特点有四方面:一是坚持党对“扶贫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开发思想;三是坚持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的双重作用;四是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的良性互动。

(一)以制度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彻底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势和条件提出了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不断推进扶贫脱贫事业前行。

1. 建国之初即着手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极其贫穷落后的社会发展状况,党和政府选择了从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入手,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央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要解决十几亿人的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只能靠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辟扶贫脱贫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次会议,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定量指标是,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出发,党和政府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党的十九大后,中央又全面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强调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央特别强调,只有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势头不减弱,趋势不逆转,才能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在奔小康的路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此,中央采取和实施了多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建设就是扩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产,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相关资产确权量化到户、到人,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国家从制度建设入手确保农民增收的好势头。特别是从以下两方面有力加强农民增收的后劲:一是积极发展富农民兴乡村的新产业;二是大力稳住农民工就业。

3. 以制度保障农民收入稳增。70多年来,党和政府注重从制度建設入手,始终把“三农”置于至重的基础地位,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其福祉,让人民群众享受美好幸福生活。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乃至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使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扩大,主要有以下五个部分:一是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这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最稳定的方式;二是农户在本乡从事非农经营收入,主要包括农民在家庭农业经营之外进行的诸如工业、商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收入;三是外出务工收入。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获得农业收入以外的新来源;四是财产性收入,主要是农民把土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后获得的土地流转费用;五是其它收入。一部中国农民增收致富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来源渠道的历史。

(二)有力加强农民增收的后劲

1. 稳定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基本面。至今,“大国小农”的经营形式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目前全国拥有2.6亿多农户,其中2.3亿是承包户。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生产仍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与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资源。这种基本国情农情决定我国必须进一步激发小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力量与有效参与者,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整体而论,当前必须大兴乡村的富民产业和确保农民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同时必须保住农户经营收入的基本面:一是大抓提质增效。要把优质、绿色、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使好产品卖出好价钱。二是致力节本增效。要结合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广节水节药节肥节电节油“五节”技术,大幅度降低农资、人工、流通成本,有效降低农业粮食产业的成本。

2. 创办振兴乡村富裕农民的新产业。中央擘画出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路线图”。其重点是创新产业,促其兴旺发达。要通过转变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农业粮食产业产品结构,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有力保障。除了传统的支柱产业之外,要因地制宜聚焦特色高效的新产业。我国山川秀美,发展乡村旅游大有可为。同时还具有开发木本粮油特色产业及其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条件,要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为“金山银山”,成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特别是在广袤山区和丘陵地带可因地制宜大兴茶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木本粮油,及其“林下经济”。这些新产业既开发广袤山地丘陵,替代稀缺的耕地资源,又可绿化山川,美化祖国,还可增产丰富多彩的优质食品,开辟农民增收致富之路。

3. 大力稳住农民工就业。从“民工潮”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以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逐步占据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头。2019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6万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突破6500元。因此,稳住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的就业岗位,对稳定农民增收至关重要。为此,必须着力抓好关键措施:(1)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适应新形势的技能;(2)积极开发新的城镇就业岗位,加大对农民工“稳岗”的支持力度;(3)扶助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进行“双创”活动,带动家乡农民就业致富;(4)农村创新创业是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要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5)要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整治力度,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排查整顿,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此外,要稳定农民转移性收入。保持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不减少。要针对农民工所需,采取灵活多样有实效的形式进行培训,做到“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从多方面促进农民工群体就业稳定。

(三)攻坚克难,全国扶贫脱贫事业创奇迹

从建国至今,我国农村扶贫事业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小规模救济式扶贫(1949年至1978年);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年至1985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年至2000年);整村推进式扶贫(2001年至2013年)和精準式扶贫(2013年至今)。随着农村扶贫的步步为营,我国农村扶贫方式逐步由粗放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进入新世纪,我国扶贫脱贫事业加大、加快了步伐。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为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国务院扶贫办以贫困村为重点扶贫对象,在全国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扶贫资金、扶贫政策以及扶贫项目直接向贫困村倾斜,改善了贫困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村的收入水平。2013年以来,我国农村扶贫进入到精准式扶贫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针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大问题,取得了巨大成果。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1660万人,7年来连续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减少到0.6%。中国以自己扶贫脱贫的故事谱写出世界“减贫”史上无比辉煌的篇章。

(四)“六个精准”,保证最穷苦人群摆脱贫困

为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和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必须落实中央制定的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所谓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党中央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要求。“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体现了我国扶贫方式和扶贫理念的重大转变。主要包括: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输血”为“造血”;变重经济总量“增长”为重脱贫“成效”。借“三变”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一系列实质性问题。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认真落实“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

(五)中国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壮举

70余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扶贫脱贫事业加大加快了步伐,取得的决战性胜利成果举世瞩目。如果联系到我国的贫困线标准不断提高的条件,就更能看出我国创造的扶贫脱贫奇迹的份量。从1985年的人均200元/年提高到2020年的人均4000元/年。即使在贫困线标提升了20倍的条件下,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仍然从1978年末的7.7亿人,减少到2017年末的3046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4亿人,年均减少贫困人口接近1900万。同期,全国人口的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3.1%,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2018年底,全国贫困人口再减到1660万人,6年来连续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减少到1.7%。2019年,全国贫困人口再减1000余万,95%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摘掉“贫困帽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圆了彻底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贫困问题的梦,促使全球庞大的农村贫困群体摆脱了穷苦的境地,成为首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关于“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此壮举,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中国的贡献。

十、从“封闭”变为“开放”,实现粮食国际化

追溯历史,晚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打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这是近代以来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大改革。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务院就决定,从国外市场进口数千万吨粮食,以让农民休养生息。并以此为契机,促使我国粮食产业由“封闭锁关”变为“打开国门”面向国际市场,逐步实现国际化。

(一)“引进来”和“走出去”创造粮业开放大格局

建国70多年,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叶以来,我国粮食行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共赢合作。其广度和深度、方式和方法、内涵和外延不断提升。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从商品贸易到资源配置,从科技合作到引进外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以及服务贸易等,不断创新,“引进来”到“走出去”相互促进。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方针下,形成了农业粮食开放新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绘就开放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以“供给侧”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时着力营造和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使我国农业粮食“引进来”工作不断推进。与此同时,国内“需求侧”结构快速升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需求结构日益提高,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等新优势逐渐成长。国内很多产业和企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走出去”也成为其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不断迈上新台阶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对外开放大方针、特别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农业粮食国际合作,并不断迈上新台阶:(1)农业粮食国际合作机制日益健全。迄今,我国已与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粮食合作关系,与60多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农业粮食合作机制。(2)农业粮食“走出去”方兴未艾。我国农业粮食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业粮食对外投资存量超过189.8亿美元,境外设立农业企业超过850家之多。(3)农业粮食科技合作成果显着。相关科技成果的合作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育种、植物保护、畜牧医药、农用机械等领域的60余项新技术和新产品都实现了“走出去”;同时,与83个国家和地區、38个国际组织、7个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总之,我国粮食等农产品对外合作,从商品贸易到资源配置,从科技合作到引进外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以及扩大服务贸易等,其广度、深度到高度,都越来越达到新水平。

(三)“引进来”政策取得不凡成果

我国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加快农业粮食对外开放的步伐,促使其贸易日益开放化、国际化,致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几乎与农村改革兴起同步,我国冲破了不吃进口粮的“封闭锁关”的思想观念,粮食部门采取了开放的措施,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量维持在1亿吨以上,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使他们得以休养生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粮食部门以需求为导向、引进当时饲料和食用油加工行业紧缺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我国现代粮油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放开,小麦、大米的购销和加工领域也引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设备。据不完全统计,早在2007年,全国外商投资的粮食企业的年销售收入高达1320亿元,实现利润6亿元。其中,食用植物油外资加工企业的销售收入占48.1%,利润占56.3%,占有更高比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粮食产业对外合作的规模、形式发生明显变化。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2019年,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战的严重影响,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仍然高达2300.7亿美元,同比增长5.7%。可以预见,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给世界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但鉴于国内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需求旺盛,我国的进口规模还将会扩大。这是一种正常的国际贸易,具有积极意义。

(四)“走出去”措施进展明显

与“引进来”并举,我国以互利“双赢”为原则,农业粮食对外开放采取积极稳健“走出去”的措施:首先,向多极化开辟和发展。我国在实施农业粮食“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向多极化开辟和发展,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继续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之外,要更积极、特别是要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方为重点开展对外合作,以避免过度倚重少数国家。

其次,向实业化开拓和发展。我国农业粮食企业在“走出去”时必须选择海外适宜地区,合作创办农业企业,同时扩大对外合作的经营范围,包括各种适宜农作物种植及产品加工,像办合作农场、农业园,以及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企业等,以有效加强我国农业粮食对外合作“硬实力”。

再次,突出企业主体,扩大农业粮食对外合作。要采取市场化、企业化和国际化机制。农业粮食企业以先进技术引领,采取市场化途径、推动农业粮食开展对外技术合作,同时突出现代服务支撑,加强综合化服务平台建设。

最后,特别要以“一带一路”沿线为重点。我国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我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粮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选准项目、稳步前进,创建了一批以外贸为导向的农业粮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和贸易区。中国西部省份立足旱作农业与中亚国家开展粮食、畜牧、棉花等领域合作,北部省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粮食、蔬菜等种植合作,中国南方省份立足热带农业,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粮食、热带经济作物等种植合作。通过开展新型农业粮食国际发展合作,以及经济技术援助和商业投资,提高沿线国家农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发生.当代中国粮食工作[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白美清.中国粮食储备改革与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3]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年鉴(2019)[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2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5]丁声俊.我国粮业70年改革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J].中州学刊,2019(01).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