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特点及启示
2021-04-18金雨玖
金雨玖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是保障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2019年6月我赴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州首府)考察了几所幼儿教育机构,对美国幼儿园开放自主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并从中获得了不少启示。
一、美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特点
全美幼教协会(NAEYC) 颁布了一个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机构认证标准,对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制定了明确的评价目标和具体指标,同时在课程板块中规定了人文环境创设的要点。印第安纳州的幼儿教育机构环境创设也依据这一认证标准执行,且深受瑞吉欧教育环境创设理念的影响。
1.公共环境的创设凸显实用性
在健康、安全的基础上,美国的幼儿园更加关注环境创设的实用功能,处处体现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美国幼儿园的建筑外观大多没有过分鲜艳的色彩,也没有童话风格的造型,与周边建筑的色彩完全融为一体,唯一能看出区别的是院落内有秋千、滑梯。这里的幼教工作者认为:儿童是社会的人,幼儿园环境也应该融入社区,环境的色彩应给幼儿舒适、自然的感觉,成人没有权利只给幼儿提供单一的刺激(如强烈的色彩、童话风格的造型),而应留给他们更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全美幼教协会在认证标准中规定:每个幼儿在室外游戏场地的面积至少有7平方米。几乎每个幼儿园都有相对开阔的户外活动场所,大部分幼儿园只要周边空旷、安全,整个户外场地不设围墙。个别幼儿园会用矮矮的栅栏围一块专门的活动场地,里面放置适宜小年龄幼儿玩耍的活动器械,以确保安全。幼儿园都有边门或后门直通户外,钥匙由教师掌管,带幼儿到户外活动非常便捷,无须从大门绕行。
2.班级环境的创设突出学习性
美国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突出学习性,班级环境会随着幼儿学习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班级的柜子和储藏室里往往存放着各种各样的材料,以满足幼儿探究和学习的需要。而材料的提供与摆放则是为了让幼儿发现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得到支持,学会解决问题。班级内几乎没有成品材料和教师制作的美化环境用的手工作品,但会陈列、展示很多幼儿作品。
美国幼儿园重视培养幼儿的早期读写能力,把读写算融入一日活动当中,并在班级墙面贴上字母、单词和数字,以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认读和书写字母单词、学习发音和音节、认识数字概念等学习任务也往往融于班级环境创设之中。比如,数字用各种豆类、大米粘贴而成,字母用树枝进行拼凑和悬挂,幼儿在自画像上签署自己的姓名,颜色单词的学习与水彩画笔的摆放相结合,等等。
3.人文环境的创设强调生活性
在人文环境创设上,美国幼儿园往往为幼儿提供便捷的生活设施,让幼儿获得安全感。每个教室都有满足幼儿基本生理需要的设施,一般是一个男厕和一个女厕。厕所边是洗漱台,方便幼儿如厕后洗手,洗手液和擦手纸都易于取放。为了满足身高较矮的幼儿的需要,会有小板凳放在洗漱台、饮水机边,确保他们能正常使用这些设施,做到生活自理。教室里有低矮的小沙发或长沙发,除了集体活动和教师有特殊要求外,幼儿随时可以去坐。各种柔软的靠垫随处摆放,墙壁一角、桌子下、区角里……营造出温馨、安全、舒适的氛围。
美国幼儿园有基本稳定的一日作息时间,幼儿非常清楚各个环节自己要做什么。教师不需要特别提出常规要求,只要给一个提示,幼儿就知道该做什么。因此,师幼之间的互动环境非常宽松。比如,在大组活动时,幼儿往往会互相间隔一定位置,席地坐在地毯上与教师十分自然地互动。在互动中个别幼儿要用点心或如厕,只要不妨碍别人就可以离开位置,这体现了对个体需要的尊重。
二、美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在印第安纳州,我没有看到一所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上是相同的,也没有看到每个教室内所提供的材料是整齐划一的,但每所幼儿园都重视创设有意义的环境,凸显幼儿在环境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国内的一些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上过于重视童话般的园舍建筑、美观的装饰以及琳琅满目的材料等,而较少基于儿童的立场考虑环境的创设或基于本园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创设环境。
1.思考环境规划背后存在的幼儿发展问题
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幼儿园“每班应设专用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宜小于60平方米,各班活动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应设全园共用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米”。显然,我国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最低人均面积,远远低于全美幼教协会(NAEYC) 要求的每个儿童拥有室外游戏场地7平方米的标准。虽然我国幼儿人数多、土地紧缺,但还是希望在幼儿园建设与规划初期就能够从幼儿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给予幼儿园比较充足的户外场地,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
2.审视材料跟风背后存在的幼儿需求问题
有些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往往会跟风,看到别的幼儿园有梯子、轮胎、水管,就赶紧给自己的幼儿园配备这些材料,但这些材料真的适合本园以及本园幼儿的需要吗?有些教师常常因给幼儿找到一种新材料而兴奋不已,但却较少思考:这种新材料与幼儿近期探究的活动有关吗?是幼儿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吗?能引发幼儿的兴趣或支持幼儿的发展吗?
无论幼儿园还是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材料都应基于幼儿的需求,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比如,幼儿在“娃娃家”里想给客人做鱼吃,但缺乏做鱼材料怎么办?教师可以在组织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投放做鱼材料。又如,班级内创设区角“小医院”并提供与医院有关的材料,是因为幼儿对医院产生了兴趣。
3.反思美化环境背后存在的幼儿主体问题
每到开学季或某个重大节日,幼儿园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做环创。幼儿园在环境材料上或自制或购买,或让幼儿从家带。甚至,教师专门组织幼儿制作指定的作品,然后教师再加以修饰和美化。幼儿园内环境处处焕然一新,但触目所及的依然是成人的思想与痕迹,缺少幼儿主动的表达与表征。
幼儿园之所以会存在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幼儿园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缺乏幼儿是学习主体的意识,不能真正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做法以及作品等呈现在环境之中。幼儿园应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正如劳伦斯学校早教中心校长所说:“我们的教室很漂亮,但不是制造出来的,环境的每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存在,如果环境是孩子没兴趣的,这些东西就不应存在。”劳伦斯学校早教中心会让幼儿用细铁丝给自己的全家福拗个造型并附上口述展示出来,让幼儿的表达、表现看得见、读得懂。他们还会把幼儿在观察兔子过程中画的画装订起来,附上主题学习照片和说明,让幼儿感到自己的表达深受重视。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一个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兒的游戏与各种探索活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