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黑格尔哲学对康德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2021-04-18杨恺

公关世界 2021年3期

摘要:康德的哲学体系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由黑格尔所提出的哲学所终结。康德哲学对黑格尔哲学影响颇深,黑格尔在康德所主张的哲学理论上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实现了对康德哲学的超越,文章对此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康德哲学,继承与超越

引言

康德与黑格尔是理性主义哲学最杰出的两个代表,康德是理性主义的奠基人,其思想和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相一致,康德提出了很多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要原则。黑格尔则是将理性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在康德哲学的基础之上对理性主义具体展开,推动理性主义哲学发展至巅峰。康德与和黑格尔同为德国著名哲学家,前者为鼻祖,后者为集大成者,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深受康德的影响,虽然普遍认为黑格尔哲学是康德思想的发展,但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二者的很多矛盾和差别,也就是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既与康德哲学思想存在一定共性,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自我超越,加入了更多自我的看法。

一、康德哲学思想

康德所处的时代,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而来的经验主义和由笛卡尔等人主张的理性主义是为欧洲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两个理论。经验主义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知识源于经验,理性主义者则主张人类的知识源于人自身的理性,康德则是将这两种主张结合在一起,认为人的知识源于经验和理性,经验对知识的产生和获得十分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要素,实现经验到知识的转换就需立足于理性之上,理性是一种天赋,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同时,康德也认为,人的经验中存在可以改变自身认知和观念的因素,人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强调没有时间和空间,经验也就无法产生,时间和空间先于一切。康德推翻了休谟因果律并不存在的观点,休谟认为,人类只能感知黑球和白球的运动,但是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因此人类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故而无法证明其存在。而康德则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自然法则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实际上就是人理性的表现。伦理学方面,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实施的行为,为实现某一功利目的的行为则不能被认为是有道德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判断依据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动机。人只有在遵守道德准则时,才是自由的,如果只是为了做而做,那就没有自由可言,成为了各种事物的奴隶。

二、黑格尔哲学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性继承

黑格尔对康德哲学予以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其思想对哲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二者的哲学思想存在一些共性,大体来看,二者都主张唯心主义,其研究本体皆属于唯物辩证法语境下的唯心主义范畴,康德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二者的思想理论围绕对美的本质这一追求,遵循西方归纳逻辑原点的理论传统,与后现代反对从理论原点出发的理论基础不同。

康德哲学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观念是通过感官和理性而得到的,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结合起来,强调人们心目中的时间和空间两种直观形式凌驾于一切经验之上。黑格尔认可了康德对人存在知识能力的思想,但是他认为真理是主观的,他不承认在人的理性之外有真理的存在,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的知识。黑格尔认为,批判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自我批判,由于在知识之中存在知识内容与对象之间的差异性,那么人们完全可以依照这一差别来对知识进行考察。当人们发现知识和对象不符合时,就可以对知识进行改变使其符合对象,与此同时,对象也应当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的知识。因此,认识活动本质上是人们对自我的考察和改变的过程,自我批判也就是一种理性的自我考察的过程,由此可见,黑格尔对康德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在于他把认识活动看做的是一个知识和对象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推动发展的动态过程,这是一种辩证的方法,已经超出了康德哲学的范畴,康德哲学里,将人的认识能力分为了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传统的逻辑分类方法是二分法,而康德的是三分法。黑格尔继承了康德的概念,认同概念是存在与本质的真理,其逻辑本体论建立在辩证法的基础之上。

对主体对知识和真理认知的能动作用的发挥,黑格尔肯定了康德的主张,但是对康德认为的不可知的消极结论持否定态度,他取消了康德对理性各种功能的界限划分,将主体的能动综合性作用发挥到极致,将康德所否定的形而上学重新恢复,对人们的无限发展可能,对不具备完备条件的人们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采用更加彻底的方法来实现,即主体对自我的彻底反思。黑格尔认为,实体就是主体,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这种思想抛弃了康德的基于先觉经验对个体主观作用的限制的思想,让这一哲学思想变得更加客观。

康德对理性产生的矛盾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出了二律背反的哲学概念,指双方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所建立起来的、公认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哲学中,二律背反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东西的自然倾向,认为这是一种幻想而不属于知识的范畴,揭示了理性内在必然存在矛盾,这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黑格尔对康德批判以往形而上学独断性表示了赞赏,但是康德对二律背反的理解显然是消极的,他认为,康德对于内在矛盾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理解,把矛盾片面地上升到一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当中,难免思维会陷入另一种狭隘形而上学之中。康德认为理性无法把握,所以会出现二律背反,而黑格尔认为,具备辩证的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跳脱出固有的思维模式,抛弃既定的概念,打破各种概念之间的界限,为对事物的整体感知创造出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矛盾为事物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动力,世界万物皆存在矛盾。在辩证法的支持下,形而上学首次形成了科学的体系,辩证法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真正有了意义并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黑格尔哲学对康德哲学的超越

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既是其哲学思想发展的起点,也限制了其对康德哲学超越的终点。在黑格尔看来,康德对自身哲学思想体系中的矛盾缺乏深刻的感知,究其原因,在于康德未能真正理解辩证矛盾的本质,康德对更早哲学思想的批判实际上缺乏对其思想内容和关系的深入了解,只是按照自身直主观理解和一般的客观性对立关系去解读这些内容。黑格尔指明了客观性的内涵——与主观性相对立,虽然康德发现了理性中存在的辩证矛盾,但自身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一发现,以至于未能形成对赋予理性矛盾真正意义的知识,认为矛盾是对理性的非法使用所出现的一种错误,最终康德仍然没有走出对形而上学的片面和抽象认识。因此,黑格尔采用了比康德更加彻底地绝对唯心主义方式,倡导跳出任何规定,以第一性实体为基础,把客观性的一切都放置于理性的范围内。可以看到黑格尔并没有把任何一个要素作为第一性,存在的概念及其运动都是独立的,不存在由内到外的控制和运用这些问题,这就是黑格尔超越康德的最明显的表现所在,他将范围的演绎以对物自体的一些说法呈现出来,于是在其著作《逻辑学》中就列举了比康德更加彻底而完整的主观性命题。

黑格尔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原则:现实是存在与本质的统一。黑格尔的概念并不是通常情况下人们所理解的思想的存在形式,而是指的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更具体点,就是由思想所掌控的事物的存在方式。思想的客观性表现在思想不仅是人们的意志,也是事物本身,这一说法打破了康德对思想和物体之间存在绝对界限的说法,让理性真正成为现实的形式。也就是说正确的思想是对合理现实的反映,也可以是对现实的不合理性的改变,让现实和理性趋向一致,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的现实感远比康德更强。

结语

今天人们对黑格尔哲学体系依然存在许多争论,但毋庸置疑其意义是伟大的,为后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开创的哲学思想有了积极的启发意义,为人们找到了真正通往真理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尚文华.回到康德,回到黑格尔,抑或回到思想本身——兼论马克思哲学或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02):87-94.

[2]孙璐杨,陈家庚.论黑格尔的“实践”概念[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4):75-79.

[3]孫雅男.试析黑格尔“真理是过程”[J].大众文艺,2019(15):271-272.(作者简介:杨恺,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