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煨出来的味道

2021-04-18朱正安

现代妇女 2021年4期
关键词:灰烬芋头黄豆

朱正安

江南水鄉的冬天阴冷潮湿,脚炉就成了我们小时候不离左右的伙伴。那时候粮食紧缺,食物匮乏,抱着脚炉烘着烘着,馋痨虫就在肚皮里捣乱,便挖空心思想弄吃的。好在我祖母和母亲都是从农村嫁到小镇来的,所以我从小就是煨零食的行家里手。

煨黄豆最简单。在脚炉灰上摊一张纸,把黄豆均匀地撒在纸上,盖上脚炉盖,一会儿工夫,脚炉里就会传出“滋滋滋”黄豆收缩的叫唤声,一缕缕豆香也随之扑面而来,再等一会儿,便有轻微的爆鸣声,就可起盖享用了。煨蚕豆要麻烦些,得埋到灰烬中间,所以要随时提高警惕,听得爆炸声就要迅速取出,否则会炸得豆肉横飞。当然最好吃的要数煨鸡蛋了,那个香啊——可这是奢望,从年底到年初也吃不上几次。

煨得最多的是毛芋头。把脚炉灰向周边扒开点,埋下几个毛芋头,再覆上炉灰,盖上脚炉盖,你就在缕缕清香中随心所欲吧:打盹、闲聊、阅读、做梦……当芋香把你引诱得垂涎三尺时,就可开盖大快朵颐了。大快朵颐?没错,听听陆放翁是怎么夸煨芋头的——“烹栗煨芋魁,味美敌熊蹯”。煨熟扒开,先别急着吃,闻闻,再吹吹,然后一点一点剥去芋衣,咬一口,再剥一点,再咬一口……那种香醇软糯就别提啦,要能蘸点绵白糖吃,就更美味了。

“煨”字在《说文解字》里被注为“埋物灰中令熟也”。现代辞书又多了“把食料放进锅里,加多水,文火慢煮”的注解。其实苏东坡就有“折脚铛边煨淡粥,曲枝桑下饮离杯”的诗句。我小时候就最爱吃煨出来的各种粥食。把食料放进砂锅,多兑些水,埋进灶肚的灰烬里,煨出来的粥那真叫鲜香软糯,入口即化,唇齿留香……嗨,怎么形容呢?反正就两个字——好吃!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搞餐饮的是不是能动动脑筋,来点儿返璞归真,把过去那种煨出来的味道找回来,来它个互利双赢?

(摘自《新民晚报》)(责编 芳庭)

猜你喜欢

灰烬芋头黄豆
灰烬
入秋吃芋头止泻作用好
第一次种芋头
这里也有乐趣
数黄豆
灰烬
旅人与火
或许
黄豆枕头
浊流中的一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