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文化价值探讨
2021-04-18陈金华
【摘要】《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是在纪录片的盛名之下应运而生的,但切入的角度与呈现的方式与纪录片却并非如出一辙,与纪录片带来的视觉上直接的感官刺激不同,书中的文字、图片所呈现出来的是更为浓厚的文化韵味,在故宫的工匠们娓娓道来的话语背后,传达出他们更为深厚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带领读者去领略慢生活的意味,感受匠人精神的平凡与伟大,并秉持始终如一的诗意情怀,来耕耘内心的花园,在寂静中沉淀、开悟。本文拟从“慢的意味”“寂静中的花开”两个方面来探讨本书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慢生活;工匠精神;人生哲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4-205-03
【本文著录格式】陈金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文化价值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4):205-207.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关注的目光放在故宫的工匠——文物修复师身上,揭开了这种不为人知的职业的神秘面纱,其独特的视角和拍摄手法等,引起了学界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但是以另一种形式来再次讲述匠人们的故事,与纪录片带来的视觉上直接的感官刺激不同,书中的文字、图片所能够带给读者的是更为沉静的匠人们的精神世界,值得人们更耐心、细致地品味其背后的文化价值。纪录片呈现的是文物修复的日常,镜头一晃而过,许多琳琅满目的钟表、造型各异的漆器木器、或精美或残缺的画卷,只有几秒钟的曝光率,着实看不够,师傅们的话语也来不及细细地琢磨品味,而书则不同,除了口语化地讲述了文物修复师们不为人知的与文物摩挲交流的时间的故事,更用近百幅精美的文物图、人物图、修复图和老照片作为故宫文物修复工作的剪影,更为真实和诗意化地展现了故宫以及故宫文物的样貌,让读者能够寂静沉淀,耐心品读。因此,与纪录片相比,《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所展现出的文化价值,更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探索文化价值,我们就必须先弄懂何为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关于culturel一词,现代学界的界定方式多达一百多种。但总的来说,“文化”彰显的是一个族群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为族群创造的物质精神成果也是文化的必要的构成要素,我们熟悉的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无不关乎文化。故宫文物作为文化的承载品,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辑录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日常,成为《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特的切入角度,借由文物修复工作和工作者的言行来体现中国的人文精神。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人可以通过观察天道运行的规律,来获得掌握时节的能力;可以通过观察人伦常理来教化天下。因而深入解读《我在故宫修文物》所渗透的人文精神,也是在探索中华文化的侧影,其展现的是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生活态度、价值理念。《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所体现地人文,既是故宫的人文,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特色的一个缩影,本文主要从“慢的意味”“寂静中的花开”两个方面体味该书文化表达的重心。
一、慢的意味
如今的时代,是前所未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与人的距离无比的近又无比的遥远,从与我们寸步不离的移动终端上,我们获取并提取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我们需要快速甄别什么是自己需要的,我们需要不断加快工作效率,才不至于被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淘汰,“快”是现代人日常最熟悉的生活节奏,“快”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浮躁起来,很多青年人三年换两份工作,一年数易居所……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成为了值得敬畏的一种选择。静下心来,去做一件并不算复杂的工作,不感到无聊,不感到乏味,不急不躁,慢悠悠地,度过日出日落……“慢”似乎成为了现代生活缺失的文化现象。但是,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却将“慢”这样的状态“发扬光大”,一门手艺地传承需要时间的洗练,很多文物的修复工作也是急不来的事情,钟表的走时需要一次一次反复聆听校准,画的装裱修复需要一层一层地试色、熏染,漆器木器的还原需要在尺度上把控、色泽上找准……在文物修复者的眼里,一件件珍贵的国宝成为了相伴的日常,日子在他们这里慢了下来,所以,他们在意的不是自己经手了多少件珍贵的国宝,而是更在意与文物交流的点点滴滴,怎样让被修复的器物看来更像它本身的样子,怎样才能让它具备更原始的手感……为了修复一个青铜器,他们会花费一个礼拜的时间去调试一个罕见的颜色;为了能配制出更好的漆材料,可能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山里采集原漆……这样努力地慢慢地还原文物的原貌,让更多的人能够触摸历史的痕迹,他们是自豪的,但他们的自豪在于“我修过这个文物”“我在它的身上鑄炼了我的手艺”“熔铸着我的情感”“我对得起它”……这样的他们是能够慢下来的,因为他们的心中装的是恬淡的日常,在乎的是修复的工艺本身,所以他们的面容沉静安详,他们享受着慢的生活。慢的意味就在于,享受过程,享受工作本身。
而《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本书,也在渗透着“慢”的文化。它不光记录了一群慢生活的人,在展现他们的生活的时候,也是以一种慢的形式铺展开来。书的撰稿者绿妖在介绍成书过程时说,这是一本“随”出来的书。“随”是修复师们最常用的字眼儿之一,就是把要修补的部分在材质和颜色上统统找齐,“直到浑然一体,分不出哪儿是原件,哪些地方是后来所补”,而成书的过程也是这样,在早早开始的纪录片制片人对故宫修复技艺长达五年的调研中,在导演、工作人员四个月漫长的不间断的取材中,在作者的亲身采访中,一点一滴的慢的累积最终汇集成一本蕴蓄着浓郁文化意蕴的书,将故宫深厚的文化背景下不为人知的一面以生活化的情态展现出来。书中的语言是口语化的,书中的人物是朴实化的,他们不标榜自己技艺的超凡脱俗,而只是像一群普通人讲述着自己普通的工作日常……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你读着它,你也会静下来,慢下来,去感受文物修复师们面对文物修复工作的那份敬畏与谦恭。与故宫文物相关的文物修复工作是承载着文化的厚重感的,但是你在阅读中却不会觉得它是如此厚重而遥不可及,而是仿佛在聆听我们生活与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要老老实实地一丝不苟地做好需要我们做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即便千百次重复、千百次失败,用漫长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是职业的归属感和生命的韧性……慢并不是甘于平凡、甘于平淡,而是为人生“计长远”。人生之树,只有经历沉淀,在扎根吸取足够的营养之后,才能够开出繁盛的花朵。
二、寂静中的花开
同纪录片一样,翻开《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夹杂在红墙黄瓦的故宫中别样的寂静。但与纪录片中对人物浮光掠影地展现不同的是,在书中着重记录的每位师傅不再仅有只言片语,经作者整理之后,每位师傅大约有七八千字篇幅的发言。这些师傅们大多都已在故宫工作了几十年,对于这份工作他们的体悟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地他们都热爱着自己的工作,享受着这份并不为人瞩目的工作,在安静的西三所的小院里埋头修复文物,在与文物、与故宫相伴的上千个日日夜夜里,他们将一件件带着历史痕迹的文物(甚至是残损的碎片)一一还原如初,当经过他们温润的掌心,经过他们一代代沿袭、传承的技术修复好的文物以完整的品相被陈列在故宫的各个展厅时,他们仿佛欣赏着自己精心侍弄的花的开放。而故宫百年不变的“红墙”“窗棂”“地砖”“瓦当”所成就的,不仅是他们日趋精湛的技术,还有他们更为深厚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或者说,在他们日复一日地打磨技艺的同时,他们复原了一个个精美的文物瑰宝,也成就了自身精神世界的丰盈,“在寂静中开悟”。
这种开悟,在于师傅们身上的匠人精神。故宫文物修复工作秉承着中国传统的师徒制,师傅言传身教的,不光是技艺,更是做人做事的精神和心性,“磨性子”“静下心”“沉住气”是每位修复师总会反复提到的,钟表室的王津师傅说“修文物是与历代工匠的对话”,裱画室的单嘉玖师傅说“磨刀刮纸就是磨你的性子”,木器室的史连仓师傅说“木工来源于生活,也接近生活”……做学徒的最初几年是做不了复杂的工作的,而是反复地进行基本功的磨砺,磨工具、描线条、打鱼鳔胶……不断地重复着简单的、细微的工作,在这样“磨”的过程中,他们跟工具交流,跟文物交流,磨去了浮躁,磨去了浮华,磨出了对职业的热忱和热爱,磨出了匠人的心性。综观整部书中,修复师们在讲述中谈到的大多是师傅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对文物修复的探索和心得,所谓的“职业之美”不过是对事业的专注执着和发自心底的热爱——择一事,终一生,真诚而谦逊。故宫修复师身上的匠人精神,首先是他们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在修文物,文物身上承载的是历史的记忆,每位师傅对于所修复的文物的历史往往也都如数家珍,哪个年代流行什么样的器物,宫里的和民间的有什么区别……他们修复文物是对宝贵历史遗产地传承,而与之相关的传统技艺和文化,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传承。其次,是他们对于文物的呵护与技艺的锤炼。文物修复,追求的不是完美的复制,而是在深入理解、感悟文物的基础上,基于“最小干预”“修旧如旧”“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延续文物的原本的容颜和生命。而他们追求的技艺则是求“精”不求快,不光“功夫”要从入行的最基础的环节开始,即便是技艺精湛的老师傅,在真正动手修复之前,也都宁愿拿出个把小时,再“热一下身”,手顺了再开始真正的修复。最后,是他们的平常心,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丰盈。多年的钻研和苦练让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有了精湛的手艺,而他们修复的又都大多是皇家典藏的精品,见识自然不凡,但是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从师傅们的言语间,我们能够读到的或者说编者展现给我们的是师傅们的淡然的心胸、沉静的定力以及生活的智慧。书中钟表组的王津师傅的一张工作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当你的目光停留在上面时,最吸引人的,不是精美的钟表,而是王师傅专注的神情,而这份专注在于对这份工作的投入和热爱——师傅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器物修复的过程本身而不在于它的附属价值。书中,王师傅讲述了自己修复一座能唱歌的钟表的故事,这座钟表在外观上保存得还不错,难的是复原钟表精巧的设计——随着钟表的报时,上面的每只小鸟都会动起来,并发出悦耳的鸣叫和泉水的叮咚声,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清洗零件、组合、修理,然而在摆入展馆时,这精妙的修复却是不能被展示的部分,这是他的心疼。而其他时候王师傅的脸上大都挂着淡然的笑容,认真、负责、儒雅、内敛……他的身上带着这样的精神特质,所以戴着眼镜的他不像是精工的手艺人,而更像是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匠人的技艺里也是折射着他的精神品质的,修复师们用他们的坚守承载着历史文物的厚重感,而这种厚重感也塑造了他们沉静而坚定的内心,裱画组的徐建华老师傅在故宫干了42年,如今返聘,每个月只有3000块钱,干他们这行想要“发家致富”,往往是靠着倒文物、卖假画,可老师傅从不参与这些,因为他怕分心负了故宫,负了文物。而修复文物的年轻人里,也不乏这样放弃名利而坚守的人,他们大多是美院毕业的,有的来自清华美院,他们本来是可以当画家的,一幅画可能就能卖上几万几十万,但是他们来到这里拜师学艺,从最基本的磨刀打糨学起……从书中的一张张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不凡在于气质,他们的身上闪耀的精神的灵动与自在,在故宫西三所寂静的院落里,他们默默无闻地躲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背后,耕耘着自己的人生,他们的职业是孤寂的——看到故宫里展出的一件件精美的展品时,谁会想到一名工匠的付出与奉献?而他们的寂静的工作中却传承、沉淀着中国的工匠精神,钻研、打磨着技艺,将历史的色彩晕染到生命的底色里,将生活过得沉静、淡然,游刃有余……就像撰稿者绿妖所说,“这是工匠的沉默的智慧,手上的开悟”。读着这十二位文物修复师的故事,我们不得不赞叹寂静花开的静美,惊叹真实生命日常的动人力量。
三、结语
《我在故宫修文物》作为应时而作的一本书,原本可能只是纪录片的一部“番外”,但是因着它特定的载体形式和作者、编者的精心编排,这本书似乎承载了更深层的文化价值,展现出了与纪录片截然不同的文化魅力。纪录片的光影呈现的是故宫琐碎日常的剪影,引人沉浸,引人赞叹;而这本书的魅力则在于可以让人在寂静的沉思中,更深地领略借由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故事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本值得收藏和阅读的书,它能够让我们能够更真切地接近故宫文化,接近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领略匠人精神的平凡与伟大,在喧嚣与浮躁的现代社会里,觅一处诗意的花园,品味慢的意味,歆享寂静的花开。
参考文献:
[1]蕭寒.我在故宫修文物[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安康.《我在故宫修文物》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讲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7):90-92.
[3]刘锦宏,阳杰.新媒体时代文化纪录片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浅析——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12):94-96.
[4]刘燕飞.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传播思考[J].出版科学,2014(1):50-54.
作者简介:陈金华(1989-),女,汉族,福建南安,本科,助理馆员,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