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青五上红旗渠

2021-04-18郝建生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

2001年11月9日记者节刚过,穆老为我《理·气·情——新聞与哲学情结》一书作序开篇写道:“对河南林县的红旗渠,我一直有种情结。因为这个缘故,我多次去过安阳。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次去,都能见到作为当地记者的郝建生同志……”

20年后的今天,赵德润恩师与新闻同仁们编辑出版《百年穆青》图书,追思这位新中国的新闻泰斗,激励当今百万新闻传媒人引领中国、引领时代、引领未来。抚今忆昔,穆青五上红旗渠的一幅幅画面、一串串脚印,情不自禁地涌上我的笔端……

1966年4月底穆青第一次采访红旗渠。1965年12月他和冯健到郑州为召开国内分社工作会议调研,就打算去采访红旗渠,当河南分社汇报到焦裕禄和兰考的情况后先去采写了焦裕禄。1966年2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全国人民心中引起强烈反响。与穆青同在延安和东北并肩战斗过、又在林县长期采访的新华社老记者华山邀请穆青一定来写写红旗渠。两个月后穆青赶往林县。他和华山跑遍了红旗渠的主要工程,采访了县委领导和路银、王师存、常根虎,李改云、岳松栋、王磨妞、张买江等红旗渠劳模,满含热泪抚摸任羊成腰间被绳索磨成的伤痕。孰料国内形势突变,催他匆匆赶回北京,采写红旗渠不得不被迫中止。

1969年冬穆青第二次采访红旗渠。那时红旗渠支渠配套已全面竣工,穆青刚刚刚恢复工作,他来到林县看望华山,红旗渠被说成“唯生产力论的活标本”正受批判,县委领导被“换了班子”“踢了摊子”,穆青与华山只能在新建的支渠岸边窃窃私语……

1993年13月19日,穆青、冯健在河南分社社长赵德润陪同下重访兰考、辉县等地后赶来安阳。本想到林县看望红旗渠劳模,不料大雪封路,在安阳等了一天一夜仍无法成行。第三天,红旗渠劳模王师存、任羊成、郭秋英按捺不住跑来安阳,与穆青手拉手,心贴心,倾诉衷肠。我与穆青促膝相谈至深夜,留下了这张难忘的照片。(插图:本文作者与穆青促膝相谈红旗渠)回京不久,穆青写就《两张珍贵的照片》文章,特意让高长富给我打电话并寄来清样,后来收入《十个共产党员》一书中。

1998年10月31日,穆青与赵德润重访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和全国拥军模范靳月英后第四次来到红旗渠。在青年洞口,穆青、赵德润与杨贵、任羊成、郭秋英再次重逢。我全程陪同采访拍摄了(左起赵德润、杨贵、穆青、郭秋英、任羊成)的照片,连夜写成《穆青情系红旗渠》现场短新闻被《安阳日报》《大河报》《河南商报》《新闻出版报》刊发。

从青年洞下来,穆青拐进红旗渠总干渠下的任村镇桑耳庄村。民国初年的一个除夕,这个村桑林茂老汉的儿媳妇为了一担水悬梁自尽。穆青走到村里,“桑林茂”的后人们争相端着红旗渠水滋润的苹果、柿子、和大米饭、白蒸馍请穆青品尝,气氛极为感人。下午驱车太行大峡谷,看望石板岩供销社扁担精神创始人李林洹的老伴、儿孙,走村串户拉家常,嘘寒问暖谈发展……这些我虽然没有写进那篇800字的现场短新闻,却深刻感受到人民记者穆青勿忘人民,深入基层,心系百姓的记者情怀。后来我写形成《在采写穆青情系红旗渠的日子里》心得,被《新闻记者》杂志刊发并获二等奖。

2002年4月10日上午,我陪穆青、赵德润、陈大斌(瞭望杂志原总编)采访杨贵家乡和吴金印连续担任30年党委书记的卫辉市狮豹头乡。我们一起走进杨贵出生、成长的小石屋,与杨贵发展的老党员、老干部座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往事;一起参观吴金印带领干部群众劈山导河的农田水利工程。下午到辉县拍石头乡与等候在那里的郑永和会面。11日上午参加辉县北干渠通水典礼,下午郑永和带我们登上回龙村看望“太行新愚公”张荣锁。穆青兴致勃勃,攀上封顶拍照,对人民改造山河的壮举满心欢喜感慨道:林县、辉县、卫辉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培育了三代优秀共产党人。杨贵、郑永和代表第一代,在这里流血、流汗、革命、建设;吴金印代表第二代,承前启后,改造山河;张荣锁代表第三代,继承愚公志,又有改革开放新意识。我向赵德润和新乡市委新闻科长翟力实建议,我们几个合作写一篇《青山在,人未了——随穆青采访杨贵、郑永和、吴金印、张荣锁三代共产党人记略》的通讯,大家都说好。

2002年6月8日穆青第五次来红旗渠参加新的纪念馆开馆仪式。省委副书记王全书讲话说:红旗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斌,今有杨贵。红旗渠的策划者、建设者之所以决心修建这样一条太行山上的人工天河,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散会后,穆青高兴地拉着王全书、王明义(时任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杨贵、任羊成合影。我感受到,穆青这次来红旗渠笑得最开心。而当时,对宣传杨贵还有争议,我费了很大周折才坚持让《安阳日报》全文刊载王全书的讲话并加配编者按,为我们正在撰写的《杨贵与红旗渠》一书减轻压力。上述穆青五上红旗渠的经历,写进了《杨贵与红旗渠》一书的序言里。诚如赵德润先生为我的书作序所言:建生同志的前两本书《理·气·情——新闻与哲学情结》《杨贵与红旗渠》都是中国当代新闻泰斗、新华社社长穆青生前作序。现在他即将出版的第三本书《红旗渠畔求索——一个老记者新世纪十年日记选》由新华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冯健题写书名,邀我作序。我觉得无论是对穆青、冯健两位恩师还是建生本人,我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我从1991年《山碑》电视专题片在人民大会堂首映式第一次见到穆青以来,在红旗渠、在开封、在郑州、在北京、在他办公室和家里几十次相见相谈的音容笑貌,已镌刻在我心底,他心系人民的记者情怀已融入我血液。只到现在,穆青、续大姐及高长富、陈二厚还时不时浸入我梦里。穆青去世后我写了《哭穆青.忆穆青.学穆青》的悼文,权且用末尾的三句话作为纪念穆青诞辰百年的结束语吧:

穆老不老,穆青长青,穆青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新闻事业青春永存!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叔伯们修出了“人造天河”
暂时经过的老虎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项城市审计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红旗渠的“难”
把红旗渠精神这杆旗扛起来传承好
拍摄电视剧《红旗渠》就是要让当代人不忘初心
传承红旗渠精神要有创造性思维
《红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