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社区的建构

2021-04-18姜欣怡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

【摘要】广东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但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对许多传统习俗造成了严重冲击,其中就包括疍民传统婚俗。但笔者在对佛山三水河口水上新村和深圳南澳南渔社区两个疍民上岸后定居的社区进行走访后发现,在疍民传统婚俗简化和与陆上人趋同的大趋势下,南渔社区疍民婚俗的留存状况明显优于三水河口,其社区内部的凝聚力也更高。笔者认为,南渔社区的“疍家婚俗”作为广东省非遗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这提示我们成功的非遗保育工作有利于传统习俗的留存,同时也有助于社区的发展,重新形成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而这为当下非遗社区的建构提供了启发。

【关键词】改革开放;疍民婚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建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4-051-04

【本文著录格式】姜欣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社区的建构——深圳南渔社区和三水渔民新村的比较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4):51-54,14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自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颁布后,非遗保育工作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各地开始重视申报非遗项目。但纵观我国非遗保护的发展历程,我们不禁思考,在轰轰烈烈的“非遗热”之后,这些传统习俗是否真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对某一项目的投入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是否还有一些传统习俗因被排除在了非遗浪潮之外而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广东省因其靠海且内部河网稠密的特殊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独特的群体——疍民。疍民是指历史上在沿海及内河上主要从事水上作业,以舟居为主的水上居民。由于其生活方式的特殊性,该群体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于疍民研究主要集中于族源、生产文化、与其他群体的互动等方面,对于其信仰与民俗尤其是婚俗习惯的研究也较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疍民陆续上岸,随着其传统作业方式的消亡,疍民的习俗开始呈现“陆上化”的趋势。然而在某些地区,疍民习俗被刻意地保留了下来。笔者的团队在2019年9月-2020年3月中四次走访了沿海的疍民聚居点——深圳南澳和西江上的疍民聚居点——三水河口,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结合文献,对两个疍民聚居点的婚俗及其变迁进行了考察。调查后我们发现,2007年深圳南澳南渔社区的“疍家婚俗”申请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获得通过,①使得疍民婚俗能够在该地得到传承和发扬。广东疍民聚居区众多,有所谓“河疍”和“海疍”的区别,各个社区的疍民习俗也有差异。②南渔社区缘何能在众多的疍民社区中脱颖而出,成功申请“非遗”?其非遗的头衔给社区建设带来了什么影响?笔者希望通过纵向的疍民婚俗流变以及横向的南渔社区与其他疍民社区作对比,讨论非遗保护之下传统民俗的活化与复兴。

一、纵向比较:疍民婚俗的流变

疍民是生活在江河湖海上的一个特殊群落,遍布于我国两广、福建、台湾一带。学术界多认为疍民形成于东晋时期,是百越族的遗支,在南迁过程中,与汉民族碰撞涵化,形成今天独具特色的文化群落。

明清时期,疍民的婚姻主要局限在其内部,其婚俗与陆上居民间存在较大差别。如青年疍民男女之间通过在船尾擺放花草来表明自己的单身身份。要讨得姑娘芳心,男方还需要过 “蛮歌”这一关。在迎娶当天,男方只有“歌胜”才能顺利娶到新娘。

晚清民国以后,随着社会地位地提高,疍民逐渐被陆上居民接纳,疍民的婚姻习俗也开始受到了陆上居民的影响。

1930年代,伍锐麟在对沙南疍民进行调查后发现,疍民基本都是一夫一妻制,入赘和童养媳的风气很盛行,还有“夜嫁”的传统。但20世纪40年代后,疍民的婚俗已经和陆上居民差别不大了,许多传统风俗已很少见了。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疍民的婚俗受到陆上人的影响较大。

新中国成立后,疍民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陆续上岸,其生活方式因生活环境地改变而发生巨变。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使疍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受到挤压,文化受到威胁,婚俗更加简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疍民后代们的婚俗已非常现代化,原有特色基本消失。除了生活环境地改变,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缺乏支持也是主要原因。通过纵向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从疍民开始上岸定居到现在,其婚俗总体呈现简化和与陆上人趋同的趋势。

然而,深圳市南澳南渔社区却是一个疍民风俗留存尚好的社区。据称,该社区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恢复了“疍家婚俗”③,并于2007年将“疍家婚俗”申报为广东省非遗项目。今日的南渔社区将许多疍民的传统婚嫁仪式融入日常生活中,并围绕此发展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

二、横向比较:三水河口与南渔社区

从横向的比较来看,南渔社区也是广东仅有的对疍民婚俗保存较好的疍民社区。广东有较多的疍民聚居点,新中国成立后,广州、阳江、湛江、肇庆等地的疍民逐渐上岸,建立渔民新村。传统广东疍民的婚俗包括许多内容,如行船接亲、哭嫁、夜嫁、咸水歌、祭拜妈祖等,各个区域存在些许差异,侧重点也不同。

因此,笔者选取了西江上的渔民社区三水河口水上新村与海边的深圳南澳南渔社区进行对比,探讨两地疍民婚俗的异同。

三水河口位于佛山市,处于西江、东江和东平水道的交汇处, 50年代中后期,当地政府在河口沿岸规划统一的居住区,称为水上新村,这使得大量的疍民得以告别水上,开始大规模的上岸定居。④

在传统的疍民婚俗上,三水河口的疍民迎亲时,女方哭嫁、夫妻之间对唱咸水歌、拜神拜祖⑤等习俗与南渔社区相近,但定亲过程较为简单,因为新中国成立前当地人生活比较困苦,男方一般只给得起三四十块的礼金、家禽、礼饼和槟榔,女方一般都不回礼,原因是对方给的聘礼不多,自己家庭也没有多余的钱准备嫁妆。正式迎亲时新人不穿红色的喜服,只是穿普通的新衣服,一般会穿黑色。因为黑色是疍民日常服饰的颜色,旧社会的观念认为女性不能穿着鲜艳,会被说是风骚。⑥出嫁时迎亲船队的数目也有讲究,男方的船队和船上的人都必须是单数的,接上新娘后变为双数,寓意成双吉祥。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在船上进行的习俗逐渐消失,但仍有一些传统习俗如唱咸水歌、哭嫁等有所保留。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因为政治原因,疍民的传统仪式被迫暂停,20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久不办仪式,加上政府对疍民的传统习俗放任自流,导致三水河口的疍民婚俗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简化且与陆上人趋同,特色仪式已经基本消失。

深圳南澳是著名的渔乡,位于深圳大鹏半岛,20世纪60年代初,宝安政府于南澳渔港滩涂划地筹建南渔村(后改为南渔社区),安置疍民上岸定居。村民的祖先都是清康熙初期进入大鹏湾海域的疍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⑦

据口述资料显示,传统上,南渔社区的疍民较重视下聘。送礼时男方船在前,女方船在后,船队形成半月形。男家船用两船绑在一起,大嫂子摇浆,大伯掌舵,船上挂有灯笼、彩帐。男方和女方船对接后,男方便向女方送上定金、水果等,并拿到女方的生辰八字放置于船上的神台,烧三炷香,三天后如没有打烂碗碟,就算订婚成功。结婚前男家要在船舱布置新房,要请辈分高、子女多的男女来整理床铺,并撒糖果到新床上让孩子们去抢,意在祝福新人多子多福。⑧

迎亲时,新郎家的船在左,新娘家的船在右,船头对船头,且新娘家的船头要高过新郎家的船。船身要挂三角旗、长礼炮、喜帐,船门头上還要贴上喜字和一帆风顺的大红字。新郎头戴毡帽,身穿长衫,腰挂两条红带,两鬓插银珠花,胸戴一朵大红花。新娘穿上红袍,鬓插红花,脚穿花鞋。新郎接亲船上要备有一对鸡、四瓶酒,一些糖果、水果等,并有随船锣鼓乐队。⑨迎亲路上,新郎船需要一边行驶一边燃放鞭炮,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等到船开到新娘的船边,新娘被众多渔家姐妹簇拥走出门来,姐妹们边走边舞,后有锣鼓乐队和几组舞龙舞狮队伍。而新郎的船上,有一名男扮女装的渔民带领着一群头戴渔帽、手操船桨的渔家姑娘,列队而行,一路做着撑桨动作,直到将新娘迎到家。新郎新娘在船舱外焚香点烛拜大海,接着敬献鱼肉等供品,还要三叩头以敬天地,最后要向大海泼些酒茶。然后夫妻跪拜父母,新娘唱一首离家歌,父母亦用唱歌表达祝福。随后,新郎用扇柄向新娘头上轻敲三下,意思是新娘嫁过去后不能违反家规。新郎此时也会唱歌表达夫妻二人同心的意愿,然后新郎接新娘上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疍民上岸后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许多仪式慢慢淡出了疍民的结婚过程。但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南渔社区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保留了哭嫁、唱咸水歌、跳迎亲舞、祭拜妈祖等疍民婚俗。60年代到80年代,由于“文革”时期政府规定不许铺张浪费,所以居民结婚一般只领了结婚证,没有举行传统仪式。

改革开放后,当地居民收入增加,政府对传统习俗也更支持,当地疍民逐步恢复了部分传统习俗。在结婚仪式方面,当地人依据上岸前的婚俗,对“疍家迎亲舞”等仪式进行了恢复与改编。人们把原本在水上划船的动作做了修改,放到岸上,组成“摇船队”,也称迎亲队。队员身穿自制的鲜艳服饰,腰扎围裙,头戴自织的花帽,手执竹枝,在屋前摆成船形,由一位年长大婶身挂大鼓,击出划舟的鼓点,众人便按着鼓点,有节奏地划动手中的桨(小竹枝),向女方家划去。到了女方屋前,迎出新娘,由新郎手撑挂着红飘带的黑遮阳伞陪着新娘站在“船”上。按着鼓点节奏,移动小步,众人划桨,热热闹闹将“船”划回男家来。婚礼结束后,新人大概两天后回门,还要对女方家亲属长辈进行回访。⑦

经过比较发现,南渔社区的疍民传统婚俗留存得相对完整,保留了较多原有特色,居民对这些传统的认同感也比较强。

与总体的大趋势相比,南渔社区呈现出逆潮流的状态,而与三水河口相比,在都经历了外部干预后,南渔社区的传统婚俗在这段时期后便开始恢复,同时因为与现代婚俗结合而有所发展。这样一个与总体趋势格格不入的社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将以该社区为例子继续探讨疍民的婚俗。

三、申遗之路与迎亲舞的标准化

据了解,南渔社区的迎亲习俗第一次被外人注意,是在1979年。当年世界摄影大赛在南澳举办,参加该大赛的摄影师记录了疍民迎亲时的场面,⑩南澳疍民独特的婚俗仪式第一次被大家熟悉。当时的妇联干部陈惠琪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南澳疍民,觉得应该承担起传承传统婚俗的责任,于是她一边进行宣传,一边组织起社区内第一支正式的迎亲队,并对迎亲舞进行进一步改编。⑩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年轻人从老一辈疍民的教导中熟知了自身传统婚俗,迎亲舞也越发成为其中关键的一项仪式。陈惠琪组织的迎亲队也慢慢发展成熟,拥有了固定班底,有人假扮新郎新娘,有人假扮媒婆,也少不了跳舞的人。此时的迎亲舞不再只是自娱自乐,而是成为了一个在婚礼之外也可以被表演的节目。虽然这个时期的婚俗主要还是靠社区干部与村民自发的保护,但此时初具规模的迎亲舞在深圳本土已小有名气,得到了一些关注。

南渔社区疍民婚俗真正的非遗之路,始于2007年的一次会演。因为小有名气且具有特色,迎亲舞队伍被选去参加会演,并且在比赛前政府派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亲自前来指导。陈惠琪指出:“2007年需要派队伍去广州参加一个岭南的会演,上面的人看了我们的表演,觉得不错,就让我们排练打算派我们去。博物馆的馆长亲自来指导,给我们排练,排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去广州。广州那个时候有五十多个节目,七个金奖,我们是第一名。后来上面就很重视我们了,就给我们申请省的非遗”。

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陈惠琪作为“疍家婚俗”传承人,继续宣传和发扬疍民婚俗的文化。

取得了“非遗”的头衔,迎亲舞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重视。市和街道办政府定期给南渔社区拨钱用以升级迎亲队的服装道具等,也常派代表对现有舞蹈进行改进。省市领导经常前来观看表演,迎亲队也经常去其他地方表演。近三四年政府更是加大了对其外出表演的补助。从中看出,“疍家迎亲舞”仪式是南渔社区独有的特色和招牌,不仅是南渔社区得以成功申请非遗的敲门砖,也是该项目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南渔社区为了进一步扩大“疍家婚俗”的影响力,开始构建一套“标准化”“典型化”“模式化”的疍民婚俗,其中“迎亲舞”就成为了南渔社区疍民婚俗与别处不同的新的侧重点。

“迎亲舞”原本是渔民自发组织的,表演形式比较随意。但在申遗成功后,以陈惠琪为首,社区干部们开始对“迎亲舞”进行改造。改造后,“迎亲舞”具有极强的表演性,成为了当地疍民文化的一张名片,迎亲队经常受邀参加演出,曾参加过全国举办的新世纪大巡游、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大型演出。

由此可见,南渔社区的迎亲舞有一定的历史,并且基于一定的群众基础而能够在社区内得到广泛认可。其因为获奖而成为了南渔社区的一项特色,在申请非遗的过程中也成为了“疍家婚俗”这一项目中最核心的部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等于“疍家婚俗”本身。经过这一系列的发展与改造,南渔社区的迎亲舞从一项传统仪式逐渐过渡成了一种标准化、专业化、艺术化的舞蹈表演,迎亲队也成为了一支职业舞队。这一过程也正是南渔社区“疍家婚俗”标准化的过程。

四、“非遗”项目对社区建构的影响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南渔社区疍民婚俗良好的留存状态主要源于外部力量的干预。自南渔社区申请“非遗”成功以后,当地对于疍民风俗进行了重新包装。通过资金投入、社区建设和文化认同三方面,将疍民的婚俗重新“植入”了社区。

(一)资金的投入

“疍家婚俗”非遗项目立项后,市、区政府提升了對南渔社区的重视程度,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不仅定期拨款给社区的迎亲队升级服装道具,报销去各地演出费用等,而且也更加注重社区居民基本生活的保障,如发放扶贫补助,为村民购买社保等。当地也以该非遗项目为核心,开发了迎亲舞蹈表演等一系列可供赢利的旅游项目,成功地吸引了许多游客,促进了南渔社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升了该社区的总体经济水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渔社区得到了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这不仅有助于“疍家婚俗”项目的发展,而且为南渔社区的整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社区的建设

该非遗项目为南渔社区带来了大量的资源,一方面为迎亲队创造了更多外出表演的机会,使疍民婚俗得到了较好的宣传,另一方面吸引游客来到南渔社区旅游,促进社区旅游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在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下,南渔社区进行了整体性的规划和改造。深圳海事局局长张建斌积极推进社区延长社保补贴金返还年限、延长原村民生态补偿金发放年限,并推动多元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一社区一特色”创建工作火热开展,提升南渔社区非遗文化的独特性。社区居民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南渔社区开设了长者食堂应对社区的老龄化问题。三支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助力非遗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南渔社区的社区建设开展得较好,产业发展和居民权益保障同步进行。

(三)文化的认同

“疍家婚俗”非遗项目的成功立项也提升了南渔社区的凝聚力与社区居民对“疍民”这一身份的认同感。由于“文革”期间政府禁止铺张浪费,所以疍民结婚时不能举行传统仪式。据陈惠琪介绍,她于1966年结婚,结婚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领了个结婚证。改革开放后,疍民传统婚俗仪式在一些村民自发传承下得以渐渐恢复,非遗项目的申报加大了对疍民婚俗的保护力度,通过“再造一个传统”,用标准化的规则规定了疍民婚俗保护与传承的内容。而这一套规则不仅唤醒了老一辈疍民对传统婚俗的记忆,也加深了年轻一代疍民对自身传统习俗地认识。作为传承人,陈惠琪指出:“我经常告诫年轻人,要把这一习俗传承下去”。通过参与迎亲队的表演、将传统婚俗仪式加入自己婚礼中等途径,南渔社区年轻人培养了传承这一习俗的使命感。“疍家婚俗”非遗项目成为了南渔社区居民共同的文化纽带,南渔社区的男女老少由此加深了对所在社区的身份认同,群体内部的凝聚力也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迎亲舞”作为当地的文化招牌,给居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经“标准化”后的疍民婚俗不仅在疍民后代的婚礼上沿用,而且贯穿于南渔社区的社区文化的方方面面。一直以来,南渔社区都会定期举办“非遗保护走进社区”的活动,用来宣传“疍家婚俗”项目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居民加深了对传统婚俗的理解,也培养了传承传统习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五、小结:一个非遗社区建构的启示

深圳南澳南渔社区与佛山三水区河口都是疍民上岸后聚居的区域,因为生活环境地改变其自身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有些有特色的仪式活动逐渐简化,或者与陆上人同化,留存状况大不如前。但在这一大趋势之中,不同地方疍民传统婚俗的留存状况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一不同在笔者选取的两个田野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经笔者比较发现,进行非遗申报与否是影响一个地方传统习俗留存状况的重要原因。深圳南澳南渔社区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疍家婚俗”的非遗项目申请成功之后,成为了南澳地区乃至深圳市一块亮眼的文化名片,为深圳南澳地区培养了除了滨海观光之外的另一独具特色的旅游增长点,促进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收益。同时,也让当地的疍民后代熟悉了自身的传统习俗,并在非遗传承人等老一辈疍民的引导之下,自觉意识到应该建立文化自信,担负起传承传统习俗的责任。而这样一种基于自身传统习俗形成的连结,也为整个社区培养了一种共同的身份认同与情感认同,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由此可见,成功的非遗保育工作不仅有助于传统习俗自身的留存与发展,也有助于促进社区发展,在物质层面带来切实的利益和收益,在精神层面重新形成社区的认同和凝聚力,为社区的治理提供较好的群众基础。

通过对于南渔社区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社区依托非遗保育项目发展和建构的模板。非遗项目促进了南渔社区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使其在物质层面拥有了留在南渔社区的可能性,但我们面对该问题时往往会忽视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如果说南渔社区经济得到发展解决的是“能留下”的问题,那么“疍家婚俗”的申报与发展,以及在此期间南渔社区居民的参与解决的就是“想留下”的问题。罗伯特·E·帕克曾说过:“一个社区应该使人能够有归属感”。如今我们越发重视对于城市中社区的建构,以及城市中的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维系,却忽略了传统村落或社区在城市化的冲击之下面临解体,内部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大大减弱,其居民为了寻找新的归属感,被迫去往城市或别的社区,从而可能出现对流入地的社会秩序提出挑战的现象。而南渔社区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一个非遗保育项目的开展,绝不仅仅是保护了一项传统文化那么简单,它为我们提供了维系某一社区现有的秩序与群体内部现有的联系的新思路,为现代社会的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手段。

注释:

①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文化馆。

②秦璞.河疍与海疍珠疍[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③南渔社区“疍家婚俗”非遗传承人陈惠琪的口述。

④百度百科——三水河口。

⑤何葆国.娶亲“十二碗”与客家食俗[J].民族论坛,2006(11):36.

⑥三水河口疍民受访者的口述。

⑦疍家人的岸上家园——南渔村,深圳都市报,A04版。

⑧南澳渔民的特色婚俗:水上迎亲,全影网。

⑨传统渔民娶亲风俗再现深圳南澳,凤凰网。

⑩陈惠琪的口述。

11 杨文川.小渔村兴起休闲游——深圳海事局助南渔社区走发展转型之路[J].珠江水运,2012(4):38-39.

12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关工委深入南渔社区开展调研座谈活动,大律师网。

13南澳办事处长者食堂开业啦!破解老人做饭难痛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14南渔社区:打造志愿服務团队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新路径,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

参考文献:

[1]仇兵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效果评价体系[J].晋中学院学报,2018,35(4):29-32.

[2]王瑜.近15年来疍民文化研究述评[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9,29(2):25-30.

[3]宋力行,李晓霞.论广东疍民婚俗演进——以阳江市海陵岛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4):84-91.

[4]伍锐麟.沙南疍民调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93.

[5]董立功.广东疍民婚俗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S1):205-209.

[6]陈序经.疍民的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46:146-158.

[7]吴水田,冯蜚霏.广州南沙疍民水乡婚俗文化及其开发探析[J].兰台世界,2016(11):21-23.

[8]雷汝霞,吴水田.浅析阳江闸坡疍民婚俗地传承与保护[J].南方论刊,2017(4):80-83.

[9]邱运胜.都市边缘区渔业疍民的生计、信仰与日常生活——广州渔民新村的个案研究[J].文化学刊,2015(12):18-23.

[10]吴水田,雷汝霞.西江流域疍民婚俗仪式文化及其旅游开发探讨[J].梧州学院学报,2018(5):1-6.

[11]管玉梅,黄诚,夏冬艳.生境变迁下海南疍民的生存现状调查[J].文化学刊,2019-05-20.

[12]龚坚.西江疍民的文化传统及传续机制——基于肇庆疍民的田野考察[J].百色学院学报,2017,30(3):19-24.

[13]肖璇,吴建华.岭南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初步研究[J].价值工程,2014,33(32):7-9.

[14]张丹丹,吴刚,王昭旭.分析海南疍家民俗旅游开发价值[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9):141-142.

[15]胡波.生态环境挤压下的疍民——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J].史林,2014(6):113-121,182.

作者简介:姜欣怡(2000-),女,汉族,湖北荆州,本科,研究方向为传播社会学。

指导老师:徐靖捷,广东财经大学应用社会学系讲师。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