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冠肺炎疫情论公共健康伦理在突发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价值及实践*

2021-04-18张蝶李杰杨静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伦理新冠防控

张蝶,李杰,杨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1 问题提出

公共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条件,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反复出现,传染性疾病频繁发生,以及慢性疾病逐渐增加,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人类生存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希里·贝克(Ulrich Beck)将现代社会称为“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和不可计算性。贝克认为风险是人类工业文明的附生物,其根源在于人类。这就启示着我们:公共健康危机爆发的根由在于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和行为方式僭越了人的本分[1]。由于人的生产活动和行为方式总是受一定价值观的引领,所以公共健康危机产生的本质是人们违背或偏离了基本价值观。公共健康危机对人类造成的威胁迫使人们从伦理领域去理性思考自身行为的正当性。

在公共健康危机中,传染病的爆发对公共健康最具摧毁性。重大疫情考验的不只是一个国家的医疗技术水平,还考验社会公民的德性修养,更考验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和道德精神。重大疫情防控治理的成效,取决于政府和国家做出的公共政策、疫情防治措施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关怀。思想认识是行为建设的起点,价值认同是能力建设的升华[2]。公共健康伦理的价值理念和道德精神是维护和促进公共健康的思想基础。基于健康伦理视角去反思公共健康危机,赋予其深度的伦理关怀,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健康危机的根本路向。

2 重大疫情下公共健康伦理的价值

2.1 为国家与社会的疫情防控干预提供伦理辩护

在国家和社会开展重大疫情防控的部署及推进中,由于疫情的突发性、易传染性、阶段性、全球性、紧迫性、深远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所需要采取的防控干预通常会带来诸多伦理问题,如隔离观察与个人自由、人道救助与自身生命安全、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强制治疗与个人自主等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的伦理冲突[3],这些干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个人权利,这时就需要公共健康伦理为疫情干预措施的“公众的健康”的“目的善”提供伦理支持和道德辩护。公共健康伦理与传统生物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不尽相同,后者更偏重于个人权益,而公共健康伦理更注重群体价值和公共利益,以社群主义为价值导向。社群主义认为,社群优先于自我并造就自我[4]。因此,在公共健康领域中通常要求个人利益让步于公共利益。但社群主义并不是要求个人权力在公共利益面前做出完全的牺牲。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公共健康干预具有合理性、正当性且能得到伦理辩护的前提是:只有当所采取的公共健康干预是有效的,且对个人权力的侵犯是必要的、合理的以及侵犯程度最小化。这就避免了以“公共健康”的名义对个人权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公共健康的特点是其利益相关者为群体、区域甚至全球各个国家的人口,防控干预措施是通过“强制性”手段来协调疫情防控中的利益冲突,但其目的是维护公众的健康,体现一定的正义性。同时,在重大疫情防控下,防控干预与公民个人权利之间的伦理冲突通常是“虚假的伦理冲突”[5],即它们的道德价值之间表面上存在着激烈的矛盾,但实质上其彼此是相互统一的:防控干预是为了维护公众的健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个人基本权利,短暂的个人限制是为了保障长久的个人权利,其在根本价值目标上也是为了个人权利的实现。由此可见,公共健康干预在一定的情况下对个人权力进行限制是合伦理的,能得到公共健康伦理的辩护。

2.2 为社会行为主体提供道德规范

公共健康是一种群体的追求和利益,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一种高度的“社会化”产物。伦理责任是主体行为的精神指引,维护和促进公共健康的社会责任是公共健康伦理的内在价值要求,自觉承担和充分履行健康责任是维护公共健康的保障[6]。在公共健康实践中,不同社会行为主体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并遵守与之对应的伦理规范。公共健康伦理为社会行为主体提供道德规范,旨在提出“应当为之”,是调整和维护社会各主体、客体之间健康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在重大疫情防控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主体,政府应该积极作为,及时采取有效干预和措施;维护、促进和实现社会整体的健康利益;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权益以及合理分配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健康公正。公共健康专业人员是疫情防控救治中的核心人员,应当坚守医者之职责,救死扶伤;保护隐私,尊重自主;科学严谨。公众在公共健康实践中具有“受益者”和“维护者”的双重身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疾病;积极行善;必要时自觉为了他人和社会的集体利益而让步一些个人的自主和自由;不歧视患者,尊重、关怀患者;爱护公共卫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与他们有密切接触者都应主动说明情况,积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避免个人行为对公共健康造成影响等。

2.3 对防控措施进行伦理评价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极端的方式考验一个国家的公共健康危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政府所做出的每一项公共决策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伦理基础之上,要符合伦理原则和规范,并且能经受道德价值的检验。在公共健康实践中,维护和促进公众的健康是公共健康的目的,是政府、社会的责任,同时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也是政府的基本义务。但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由于疫情本身的复杂性、紧迫性,病毒的变异及特殊性,疫情防控难以避免一些道德伦理冲突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关键的是作出符合公共健康伦理标准并能得到伦理辩护的道德选择。疫情防控决策不仅需要符合医学科学技术的标准,还应当以公共健康伦理为道德基础和伦理标准。公共健康伦理为公共健康实践提供价值指引、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用以对拟采取、正在采取或已经采取的行为措施、政策方针进行伦理评价[7]。由此,在重大疫情防控中,评判一项防控决策的正当性、有效性、合理性,要看其是否符合公共健康伦理原则和规范。我国学者翟晓梅、邱仁宗教授提出了五项公共健康伦理的基本原则探讨和解决公共健康语境下的伦理问题:效用原则、公正原则、共济原则、互助原则和相称性原则[7]。在重大疫情防控下,政府需要遵循伦理规范并根据这些伦理原则来安排、设计每一项防控决策,并评判这些措施是否应该实施,进而从伦理上去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以避免干预过度或干预不足所造成的社会危害。

3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彰显公共健康伦理精神

在重大疫情危机的应对和治理中,一个国家所做出的任何决策,采取的任何措施和行为反映出的是这个国家的治国理念和这个民族的伦理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强调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这一主旨讲话所辉映与体现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合作对抗新冠肺炎的公共健康伦理的精神。

3.1 生命至上的信念

生命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和源泉,是人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依托。东西方文化与伦理思想中都有非常浓厚的“尊生”思想,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强调天下万物以人为最贵,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将人命看作天地间万物中之最贵重者[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9],人类社会的价值基础就是人的生命价值。因此,重大疫情防控必须以人为本,以维护人的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康德指出人只能作为“目的”,绝不能用作“手段”[10]。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在疫情下可以衍生为“生命是目的”。这就要求树立生命价值至上的信念,遵循生命至上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命令。对生命的本体关怀和“生命是目的”的深刻体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价值和底线伦理,是公共生活的真理[1]。

中国举全国之力抗击重大疫情,生命价值至上作为公共健康伦理的基本内核,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深刻内涵:首先,不惜一切代价救治生命和维护健康。生命是作为个体的人存在的第一前提,不能用任何成本收益去计算和衡量,面对重大疫情,始终秉持着“尊生守仁”的中华传统生命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尽可能拯救一切生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命重于泰山,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尽全力收治和救治患者”等,表现出了党和国家对“生命至上”“生命重于一切”的伦理精神和追求。其次,一切工作以人民的生命健康为轴心。重大疫情打破了人类社会的常态和惯性,在“生命是目的”的价值指导下,生命价值与经济利益或财产价值孰轻孰重,可谓一目了然。所谓“生生之谓大德”,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乃是疫情防控中的第一法则。面对病毒的急速蔓延,政府暂停部分生产活动、推迟复工复产复学等,在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才有序推进经济工作正常运行,这表现出在人民的生命安全面前,政府不计经济利益得失,追求生命价值优先于物质价值,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后,对生命的关怀和生命尊严的尊重。重大疫情总是与祸患、疾苦、死亡等灰色字眼联系在一起,疫情对生命、生活造成巨大的“不幸”,将人类置于非常态和高风险的生存状态下,在此境遇下,“生命的渺小、脆弱”显得尤为真切,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生命关怀”的伦理价值成为绝对的道德命令。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中国政府快速组织修建方舱医院、改造数十家医院以尽可能“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和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这是对生命的关怀与促进。此外,面对可能的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健康的行为,政府严格监管、严厉打击,举全国之力,快速组织生产疫情防控和医疗物资、保障生活用品等,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凸显了对生命尊严、意义的尊重和捍卫。

3.2 团结合作的态度

马克思站在社会历史哲学的高度,对人的本质做出了“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的光辉论断,是对人的生命本质的科学概括。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着个体不能离开共同体而独立存在。公共健康历来都是公共性的、全球性的。处理公共事务需要国家、社会以及公民具有公共健康伦理的理性与意识。公共理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公共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规则意识,其在公正平等理念的基础上,对公共事务提倡的是社会合作,推行的是共赢、共享思维[12],追求的是公共善,其也是一个良序社会运行和发展基础。在一个具有良好公共理性的国家和社群中,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会相互关怀、合作以共渡难关。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中国一直秉持同舟共济,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实现共赢的态度,以应对公共健康危机。在重大疫情面前,团结合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坚持平等尊重的交往理念。在国际交往中,平等尊重是指任何国家之间没有强弱、大小、贫富之分,任何政治、经济、文化、信仰、习俗的隔阂或分歧都应“存而不论”,都应得到尊重,任何国家都不应该有任何特权。在重大疫情下,任何“排外主义”“霸权主义”的思想和意识形态都不应该存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当代社会、在重大疫情面前,只会徒增更多的危机和消耗更多的力量。由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国家没有干涉他国的权力,更不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权、霸凌、霸道[13],这一思想完全契合于公正平等尊重的价值精神。

其次,倡导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在面对重大疫情“倒逼”的危机困境中,人类只能站在“类”的高度,以“公共利益”为旨归,携起手来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病毒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合作是抗疫最有力的武器[14]。在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与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及时分享中国的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各国加强防疫、药物研发的合作,携手提高公共健康危机应对能力,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习总书记还表示,中国研发使用的疫苗也会作为全球的公共产品,以贡献中国力量,等等。中国一直持有正确的公共健康伦理的精神,超越狭隘的利己主义、种族主义和政治偏见,倡导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努力开展全球抗疫合作。

最后,弘扬人道主义的道德理念。法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史怀泽认为:人道主义是以仁爱为本体,对人的生存状态、尊严和幸福的深沉关怀,是基于人之善为“同情及帮助周围所有生命而努力”[15]。人道主义是一种在“人之善”的基础上而外化出来的行动意志,本质是对人类生命的普遍关怀及其丰富的道义体现。在国际上,中国以国际道义为先,对多国进行人道主义救助。当疫情在全球爆发并迅速蔓延后,多数国家的医疗物资和防疫人员都十分稀缺,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中国秉持国际视域的公共健康伦理精神,在继续做好本国防控的同时,积极为许多疫情国家提供医疗物资,或派遣抗疫专家组,冒着健康风险给予异国疫区及时的防控工作援助和人道主义救助。

3.3 促进公正的追求

社会群体健康水平的高低并不只是由于社会资源的多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公正性。社会公正是公共健康的核心价值,其有利于维护人类健康,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社会公正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目的、方式、价值、意义的人文道德关怀和伦理诉求[16],符合“善”是价值韵味。在公共健康视域下,医疗资源的公正分配一直是公共健康中社会正义的核心所在。在医疗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资源的公正分配并不意味着完全平等平均的分配。罗尔斯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例如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利益补偿,他们就是正义的”[17],即差异原则。也就是说,如果医疗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而导致资源分配可以存在不平等的话,那这种不平等只有在给“弱势群体”“最少受惠者”或“地位最不利者”带来最大补偿利益或体现特殊关怀时才是正义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社会公正的追求。首先,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公众对医疗防控物资的需求加剧,短时间内医疗资源极其稀缺,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调配重点医疗物资,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援湖北,将有限的医疗物资优先满足抗疫一线人员,这正是基于差异原则的健康公正考虑的。因为抗疫一线人员“被分配”的风险更多,反转成为“社会最不利者”,在这种情况下需优先为其分配医疗防控物资以保障分配的公正性。同时为了尽快解决医疗物资缺口大的情况,中国发挥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大规模生产防疫物资,以尽可能降低或尽快矫正由于资源的稀缺而导致的不公正。其次,面对几十亿的高额治疗费用,党中央明确表示:患者的所有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18]。对患者的免费救治避免了因购买力或支付力不足而导致的资源不可及问题,以解决因经济、社会地位等因素所造成的资源、机会等分配不公正问题。最后,“应收尽收”,争分夺秒救治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体现了对生命公正平等对待原则。

3.4 健康责任的意识

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内涵境遇化,从广义上去理解,可以把公共健康视域下的人的本质理解为:人是公共健康境遇中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要求就是“责任”。责任体现了人对这些伦理关系的自觉,而认识到这些伦理关系既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维系这些关系的最基本纽带[19]。重大疫情对人的健康道德责任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健康责任是生命体在生命的内在本质的要求下,保证生命个体和群体具有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是对生命健康的“应当”作为,是对“公共善”的目的性的指向和价值遵循。在重大疫情的危机治理中,不仅需要通过“他律”的手段来为社会主体提供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还更需要凭借“自律”的方式实现意识内省和道德内化。对健康责任的履行就是道德内化的外在表现,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担当,是公共健康伦理“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政府、公共健康专业人员以及公众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健康道德责任意识。

党和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有效维护了社会公众的健康。疫情爆发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健康伦理精神,积极发挥健康责任的主体作用,科学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竭力控制疫情的蔓延,凸显了党和国家的健康责任意识。首先,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竭力救治生命和控制疫情。其次,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科学配置资源,着力安排好武汉等重点疫情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等,维护公众的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并且做到每天及时、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相关信息、防疫举措和进展,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在非常时期积极做好治安工作,维护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医务工作者和公共健康专业人员恪守了“大医”的道德责任和使命。救死扶伤、科学严谨是医务人员、卫生疾控人员等维护公共健康的基本职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时,全国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人员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他们或返岗奋战,或奔赴前线,驰援武汉。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第一时间赶赴防控一线,参与救治,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及时为广大人民进行病毒相关知识的科普和释疑、引导公众进行正确防护。新冠肺炎病毒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医务工作者与传染源会进行直接的接触,面临着极大的感染风险,但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彻夜奋战,在疫情传播与防控的初期,不少医护人员不幸感染甚至为此付出生命,彰显了牺牲自我、大爱无疆的无私和崇高精神。

社会成员个体履行了自觉接受社区等“他律”与个人“自律”相结合的健康责任。在疫情防控中,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进行居家隔离,自觉配合防疫工作,服从政府的统一安排,对社会进行无声的援助,表现了作为社会公民以“不伤害他人和社群、不妨碍公共执法”为准则的“消极义务”;另一方面,各社会组织、个体积极投身防控工作,展现出以维护“公共善”为目的的“积极责任”。在疫情面前,广大人民群众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善之间作出了正确的道德选择,体现出了“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力、社群高于个人”的“公共健康伦理”的要求。

4 新冠肺炎疫情下进一步完善公共健康伦理精神的重点领域——基层卫生的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健康治理体系和危机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此次危机应对中,中国充分彰显公共健康伦理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与赞誉。总结此次基层卫生组织及其行动中公共健康伦理的具体体现,不同程度地仍存在对公共健康伦理的认识和实践参差不齐的现象。基层卫生机构是人民健康的“守门人”,基层卫生应急服务水平与当地的公共健康伦理意识、制度及规范紧密相连。经历疫情的痛定思痛,进一步找准与补齐基层卫生应急的伦理短板,才能更好地彰显党和国家在疫情防治中体现出的公共健康伦理精神。

4.1 基层卫生治理的公共健康伦理短板

基于公共健康伦理的协同合作不够。重大疫情防控的协同合作不仅是基层卫生组织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其还能提高危机治理的效率。马克思认为“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20]。危机治理的效率可以真实地转化为生命自由的拓展空间,效率反映了“时间就是生命”的价值内涵。在疫情防控的早期,基层卫生各组织和部门之间存在职责划分不清或职能交叉,缺少沟通协调与统筹安排、衔接不畅等情况[21,22],如陈婷等人指出,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1至2月底发布的通告,就反映出指挥部在跨区域、部门的协调合作中存在不足[23]。这都不利于及时高效地防控疫情。

轻预防轻健康的倾向比较严峻。在公共健康实践中,“预防”与“健康”的伦理价值在于不伤害任何人地维护和促进公共健康,体现着人道与生命的尊严。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最人道的健康伦理策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临时改建病房,防护物资、医护人员、专业公共卫生人员严重不足等情况,暴露出“重医轻防”“重医轻健康”“医防分离”的现象普遍,“预防为主”理念未贯彻[22,24]。

健康责任仍需进一步强化。基层卫生组织的旨趣不仅在于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公正、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其面临疫情在理念、精神与社会组织及动员上,都要充分担当与体现公共健康伦理的精神及要求,树立并形成公共健康伦理的语境与环境,从而带动社会成员履行个体的健康伦理责任和义务,共同捍卫公共健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些民众存在辱骂殴打防疫人员、拒绝配合、隐瞒行程和症状,聚众聚餐、串门、不戴口罩等健康素养低下和危机意识不足等现象。同时,据统计,疫情期间在线上问诊中,大约有75%的用户最想了解的是新冠病毒的辨别和预防等相关知识[25],而这些知识的宣教工作应该由基层医疗卫生组织承担。这些侧面反映出基层卫生组织在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上存在缺失或不够。在疫情防控的早期,一些基层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散漫,工作不实,作风不实,造成了漏报、误报、迟报、不报、泄露隐私等失职。

人文关怀的道德情感需要内化。中国传统哲学内涵着尊生、守仁的伦理观。仁者生生,医学作为“仁术”内蕴的“生生之德”[26],要求在疫情防治中,高度关切对每一个生命的保护。人文关怀凸显人是“目的”的伦理理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基层防疫人员工作负荷大、压力大、任务重、责任大,承担着更大的社会风险和负担,给其心理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据调查,四川基层精防医护人员75.69%的人感到紧张,45.83%感到烦躁不安,57.64%的睡眠受到影响[27]。同时,基层人员对福利保障和薪酬满意度度偏低[28],基层人员普遍存在社会认同感缺失[29]。因此,应急状态下的基层防疫工作如何进一步彰显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关怀,是基层卫生治理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4.2 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治理的公共健康伦理策略

以公共健康伦理精神提升基层卫生治理效率。在公共健康伦理精神的指引下,以效率准则为指引,建构紧密协作、有效衔接的基层联防联控体系。一方面,需明确基层各部门和组织的防控职责,避免职能交叉,造成人才“浪费”,实现跨界联动,同时建立和完善横向与纵向卫生机构的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和分工协作机制,实现横向联动与上下联动。另一方面,制定公众参与的程序机制,使公众参与具有组织性、自律性和规范性,在基层形成卫生机构防治、社会公众协同与自治的良序互动,实现社会联动。

全面建设基层疫情危机的预防文化。首先,可以建立建全各种危机监测预警预报系统以及响应机制,建立和完善多种危机应急方案;其次,加强基层公共健康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以及加强对社会公民各种危机防御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和培训,树立社会成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健康伦理责任,增强自救能力及援助他人的理性;再次,完善和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配与供应等应急操作程序;以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水平。

强化基层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伦理责任意识及责任机制。首先,加强公共健康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在危机治理中的道德能力和道德责任意识,将积极为民众服务内化为价值选择。同时,其他社会成员也需要人文精神和生命伦理的教育与濡养[30]。其次,需要制定责任机制,对表现突出者进行表扬、奖赏和提拔重用,对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追究乃至惩处。

重视医学伦理与生命伦理的保密原则与尊重原则。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当需要公开感染者个人信息时,为了将个人隐私权的侵害降到最低,有必要规范个人隐私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明确个人隐私受保护的界限,明确信息共享范围,如要求只收集和公布感染者的部分有用信息(姓氏、性别、年龄、感染时间和活动轨迹等),隐匿对疫情防控无关的个人信息,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避免泄露能辨明感染者身份的个人信息。

注重补偿正义原则在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疫情应急单位中的实施。补偿正义原则要求“使受到破坏的不平等的情况尽可能回复到最初的平等状态中去”[31]。在重大疫情危机治理中,社会有义务对基层医务人员给予适当补偿,以此矫正风险分配的不公正。同时,加强与重视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性激励措施,培养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内在动力与积极性[28],肯定其劳动价值,筑牢人文关怀的道德之基。一方面,可发放补助,提高薪酬待遇等物资补偿;另一方面,给予关心、鼓励、奖励、表彰、心理疏导以及提高职业认同感、减少工作压力等精神关怀。

5 结语

重大疫情危机的解决和应对不只是依靠医疗与技术手段,还应当从公共健康伦理学的视角去指导实践、解决难题、开展辩护、作出评价,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公共健康伦理能够从思维与哲学的层面解读与解决各个国家与地区在面对重大疫情危机中的道德难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彰显了中国整体防疫制度措施中的伦理精神,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伦理价值的体现,还是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传承与彰显。新冠疫情防控也反映出基层在公共健康伦理视域需要进一步解决与完善的问题和治理方向。伦理精神、思想观念对基层卫生制度改革、突发疫情应急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公共健康伦理从思想层面解决以生命为核心的健康责任和伦理的意识问题,并进一步指导实践,为完善基层卫生机构的重大疫情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伦理指引与伦理支持。

猜你喜欢

伦理新冠防控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新冠疫苗怎么打?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