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价值、问题与理路*
2021-04-18乔婷李萌
乔婷,李萌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一份子,医学院校既有着同其他类型高校一样的“四个服务”的要求,同时还肩负培育医学人才、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事业、为“健康中国”战略奋斗的重要使命。加强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深化医改中具有基础性定位,而医学伦理教育就是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育人指引下,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育人要求,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将医学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关系国计民生、“健康中国”国家大计的重要举措。明确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所在、分析当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探寻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是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育人要求的题中之义,对于医学院校开好思政课,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医德、医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全方位合格医学人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医德是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职业习惯和优良传统,是调整医务人员与患者、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的总和,具有继承性、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2]。医学伦理学就是以医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作为医学院校思政教育中可挖掘的特色与亮点,将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贯通”和“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双向贯通”的有效实践,也是大思政视域下医学院校值得探索的育人路径。
1.1 医学人才培养基本目标的育人要求
医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学生应当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其中就包括“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3]。医学生有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嘱托,国家一贯重视对医学生的培养,多次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强对医学生培养的要求,对医学院校及医学生培养作出规定和政策支持,并不断强调医学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2001年卫生部与教育部联合共同组织制定了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4];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印发《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增强学生使命感、培育学生道德责任感,“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2020年中国医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其中勉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努力促进医学进步,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中国医师节重要指示精神 进一步加强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通知》,强调深刻认识加强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快建设高质量的医务工作者队伍、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6]。上述这些政策与文件对标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与衡量标准,多次强调医德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凸显出加强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深化医改中的基础性定位,也反映了医学伦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医学人才培养基本目标的育人要求。
1.2 提升医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有力之举
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学领域的特殊表现,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医学伦理教育又与思政教育彼此包含,密不可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一致,都旨在唤起学生向上向善的情感共鸣。我国一直重视医学伦理学建设,1981年第一次医学伦理学会强调了我国医学伦理的基本道德原则;1988年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2010年废止)又对医德规范与医学伦理等内容做出了规定;1997年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医学伦理规范要求;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公布《中国医师道德准则》成为我国目前较为系统完整的医德规范。对于医学院校而言,医学伦理教育不仅是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思政课程中独具特色的育人资源,理应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7],将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政课建设中,就是医学院校开好思政课因势利导的独特亮点。在思政课“一盘棋”的格局下,做好医学伦理教育,将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是对“立德树人”育人要求的回应贯彻,也是开展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有力之举。
1.3 时代要求和现实环境的迫切呼唤
在全球风险社会与互联网交织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的现实环境中,各类矛盾更易凸显,其中医学伦理道德问题被社会普遍关注,医德失范行为被放大聚焦。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医学目的、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医学伦理观念遭到冲击,医学伦理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首先,医学技术的发展加剧了东西方不同医学伦理观念的碰撞,带来了诸如基因编辑婴儿等新的医学伦理问题,西方价值观对我国医学领域的冲击值得关注;其次,匿名、去中心化等网络传播特点造就了个性张扬、众声喧哗又鱼龙混杂的互联网生态,这不仅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也动摇着人们对传统医学伦理和价值观的信任;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效率、效益观念和赢利原则被进一步确认和巩固,医疗领域出现了部分价值观念畸变、个人主义凸现的问题。
医学领域面临的这系列挑战需要从教育源头做好把控,医学生的培养关系“人民健康”这一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再次强调了医生的关键作用,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和价值导向的课程,是厘清谬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而在思政教育中强化医学伦理教育,是医学教育对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下育人路径的回应。
2 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存问题
当前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中存在重知轻行、知行分离、乏实乏新等现象,造成了医学伦理教育缺位、实效性不强、滞后于医疗卫生工作需要的问题。
2.1 人文素养不足,医学伦理教育缺位
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际医学教育界广泛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并将其纳入医学教育的基本标准之中,我国教育部也于2008年出台了《中国医学教育标准》,其中包含了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但当下医学院校的整体育人模式仍存在重视专业课,轻视人文社科类课程、重智育,轻德育、学生创新思维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也是医学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痛点和通病。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专门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医学院校数量较少。我国的医学院校近年来虽然一直在倡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课程设置却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在医学院校中专门设置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校相对较少。一项对我国49所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研究发现,学科门类中,文学、法学、艺术等人文社科类占比较少,仅分别为44.90%、42.86%、4.08%[8]。此外,人文社科类相关课程主要基于于在校学习阶段,实习阶段则被忽视,医学人文课程还面临着不能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的问题[9]。第二,欠缺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通的跨学科教师人才。在高校从事医学人文教学的多为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类毕业生,视野相对局限,缺乏对医学知识的系统了解,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文医分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10]。最后,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2019年的一项关于“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的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相关人文社科类公共基础课程开设的认同度甚至达不到50%,认同度调查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5.2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4.3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1.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仅有38.45%[11]。公共基础类课程的数据尚且如此,医学生“重医轻文”的现实情况可见一斑。“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赋予了医学教育智慧与慈悲的本然底色。”[12]上述因素使得人文素养不足成为医学院校学生素质提升中的突出问题,医学伦理教育作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失语现象,也因此造成思政教育缺少人文性、忽视医学特色、医德教育缺位的问题。
2.2 实践性不足,医学伦理教育流于表面
医德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巩固,具有实践性,医学伦理教育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理论传授,更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养成。从这方面而言,一些医学院校在思政教育中虽然能开展医学伦理教育,但存在将医学伦理教育局限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性的问题,而医学伦理教育脱离了医疗实践活动,就失去了医学本身的特征,成为空洞的说教。以医疗体制改革为例,这一社会实践给医学伦理教育带来了活力,使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医学伦理教育应反映变化了的客观形势,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医疗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改造自己、完善自己。
2.3 创新性欠缺,医学伦理教育滞后
医学院校思政教育中还存在医学伦理教育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不足的情况。医德作为意识形态反应经济基础,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具有继承性,同时它也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与时代精神,但目前医学伦理教育往往更多强调对优秀传统医德的继承,例如呼吁传承发扬传统医德的价值观、治学观、医患观等[13],医德教育认同的建置、执行与评估存在现实问题[14],对当下具有时代精神的医德的凝练挖掘和重视不足,这是医学伦理教育中理念创新不足的表现;手段创新不足则体现在片面将医学伦理教育局限在思政课堂,教育模式单一、育人形式僵化、流于表面,采用传统灌输式、说服式授课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引起学生共鸣等问题。创新型欠缺使得医学伦理教育成果和现实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思政教育中医学伦理教育效果不明显。
基于上述问题,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一体化模式中,探索医学伦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实践理路有其必要性。
3 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理路
梳理当下医学伦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从共振育人效应、深挖育人资源、扩宽育人渠道等角度发力,增强二者融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1 贯彻“三全育人”,共振育人效应
我国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要求决定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群演”,各类课程应当与思政课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15],医学伦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离不开对“三全育人”的贯彻落实,使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教育过程的全部体系。
3.1.1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对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作出具体要求:“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6]。课程思政也是医学院校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医学伦理与思政相结合的育人过程中,不能就仅局限于思政课堂,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还需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要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利用课堂的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全方位着手,把“思政味”带到所有课堂,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培育、科学文化水平提升与思政素质培育有效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全过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医学教学始终。
3.1.2 教育者先受教育,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医学院校要给学生做好医学伦理与思政教育,作为传道者的教育工作者自身首先要明道、信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医学院校的教师在讲好专业课的同时,自身更要具备高尚的医德修养以及对医学伦理教育的深刻认识,这也要求医学院校不断加强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培训提高。此外,充分发挥榜样言传身教作用,树立教书育人楷模、医德标兵、好青年等模范并开展优秀事迹宣讲活动,发挥榜样群体示范引领作用。
3.1.3 创新改革思政理论课,打造优质课程群
医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形成的交叉性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医学生成为既掌握医学技术,又具有较高医学人文素质、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医学人文学科群是探讨医学目的与价值、医学道德规范、医学发展历程和规律以及其他与医学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17]。打造以医学、医学伦理学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学科群,可以使医学生成为既掌握高超的医学技术,同时又具备医学人文素质,是比较好的教学方式。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医学教育是培养具有良好医务水平的医务人员,而医学伦理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良好医学道德的医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务人员,一个好的医务人员,应该同时具备良好的医务水平、医学道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三者应为同一个大目标,相辅相成。
首先,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当代医学生已经不仅是简单的培养良好的医术,新兴生物科技大量涌现,出现了人造生命、基因编辑、基因检测、安乐死、生殖辅助技术等,新的情况日趋复杂化,庞杂而丰富,造成大量医学伦理问题的出现,这要求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必须在学习阶段予以了解和掌握,因此学习医学伦理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立足于科学前沿的意识,对于造就新型的医务人员具有基础性作用,也会加深医学生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实际的深刻理解。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从历史和现实等角度向医学生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和实践基础的知识图景,不仅对医学生自身的政治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基础性作用,而且对于医学生理解医学伦理学的相关问题也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医学生打破知识壁垒,走出学科可能带来的信息茧房,成为通识性医学人才。
从思想政治到医学伦理,为应对复杂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实践,应重点培养多维视角的知识结构,培养既具有社会主义主流道德品质,又具有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前沿伦理知识的医务人员。在社会主义现代阶段,医疗卫生的行风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思政课关于奉献敬业等思想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医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培养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责任感,而医学伦理方面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立足于科学前沿,提高自身的政治法律意识,这两个学科对医学生来说都具有基础性作用。如果二者不能融合,就会形成教师自身的信息壁垒,也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识性医学人才。因此,打造优质课程群,构建医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交叉性医学人文学科群,才能更好地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
3.2 厚植文化根基,深挖育人资源
在医学伦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育人实践中,医学院校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充分利用好我国深厚的文化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的育人资源,同时应当注意积淀高校自身特色文化,培育高校精神,在医学伦理与思政教育中发挥出自身特色。
3.2.1 紧扣医学院校特色文化,拓展育人内涵
医学院校具有与一般高校不同的医学文化景观、医学设备等校内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好诸如校内医学名人雕塑、校史馆陈列、优秀校友事迹展、以及医学科普教育馆等文化资源,在对学生进行校史讲解和伦理教育中涵化医学伦理与思政育人。例如,校史馆作为办学历史集中展示的重要窗口,图文并茂展现了学校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及代表人物,体现了学校深厚的医学人文气质;而“展示生命意义,感悟崇高精神”的医学科普教育馆里,献身医学的遗体捐赠者“无语良师”们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遗体捐献者用身躯继续诠释生命意义的奉献精神;校内的医学名人雕像则以高山仰止的典范精神引导着学生见贤思齐。紧扣校园文化资源,使得学生在对校园文化景观和人文积淀的参观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教育与医学伦理人文教育。
3.2.2 依托地域红色文化,发挥实践教学基地作用
我国红色文化遍布,红色资源基地具有数量大、精品多、区域特色鲜明的特点。红色资源是承载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奋斗史、英雄史的重要资源,它包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展现着革命先辈的鉴定信念,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育人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和鲜活教材。医学院校在育人过程中应当充分依托好地域红色资源,开辟实践教学基地,发挥生动鲜活的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3.2.3 凝练优秀医德文化,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凝练优秀医德文化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批判继承传统医德文化。传统医德文化隶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着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等重要内涵,[18]历经千锤百炼,凝聚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取向、信仰追求及高尚品格,其中优秀医德文化由来已久,例如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详细论述了优秀医者应具备的两种素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我国历代医生言行的准绳,对周边国家的医学伦理观也有影响,诸如此类的优秀传统医德文化值得批判继承,需要善于汲取和利用其中与时代合拍的内容。其二,挖掘凝练具有时代精神的当下医德文化。医德文化在当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批判继承优秀传统医德文化的同时还需注意挖掘凝练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医德文化,将与时俱进的医德文化融入医学的教育和实践中,以富有时代意义的人文精神建构医学伦理教育新模式。通过继承发扬和挖掘凝练,培育生动的医学伦理教育与思政育人教材,开辟医学伦理实践教育基地,以鲜活的榜样事迹,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3.3 增强互联网思维,扩宽育人渠道
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平等、互动、即时等特点的交流模式,也对高校育人模式做出了挑战,呼唤着高校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变革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这也要求医学院校在育人过程中秉承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育人方式方法,拓宽育人渠道。
3.3.1 开辟现场教学,创新对话式、互动性教学形式
创新育人方式,转变固有的单一课堂授课模式,开展富有医学院校鲜明特色的现场教学和新生入学教育等活动,通过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等措施促进教育教学效果提升。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例如依托医学伦理学教学基地探索“感恩无语良师”,利用校园文化景观,为学生现场讲述南丁格尔精神、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孙思邈大医精诚精神等。带领学生真听、真看、真感受,激发其互动性、积极性,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3.3.2 注重社会实践,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注重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躬行实践,知行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赴医院真切直观感受领悟职业担当与素养,赴贫困革命老区开展“健康扶贫”活动,赴社区、养老院参与义诊、卫生知识宣传、医疗咨询等活动,这些不仅是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医学伦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社会课堂,学生在其中体会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内涵,增加职业认同感,培养医德情感。激发学生学会尊重,关心病人、帮助病人减轻疾苦的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3.3.3 以文化育人,主题活动涵化育人效果
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是文化育人的题中之义,医学院校除了利用中国梦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好思想活动外,还可以开展好主题鲜明,形式丰富,格调高雅,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依托主题教育活动,涵化医学伦理育人成效。例如独具医学院特色的“5.12国际护士节”纪念活动、开展“医学人文大讲堂”,立足“医学人文教育”主题,围绕医学生人文素养、人体器官捐献等内容,为医学生进行专业素养、道德规范以及行为准则的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广受学生关注,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平台,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学生主动广泛参与其中,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以及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具有春风化雨般的育人效果。
3.3.4 用好网络平台,打造多维度立体育人渠道
互联网深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教育与互联网碰撞出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年轻化、极具吸引力的教学形式和授课渠道贴近学生心理,极具亲和力。在育人过程中,医学院校应当创新教育模式,利用网络互动、即时、互联互通等特性开辟网络医学伦理教育园地,利用两微一端、即时通讯工具等平台,达到线上、线下育人渠道的有机融合、功能互补。通过搭建融入医学伦理与思政内容的网络教育平台,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巩固多维度立体化的育人模式,搭建医学院校特色鲜明的网络育人载体,充分发挥网络育人亲和力和针对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